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报告汇报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01月08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流行季节如有易感者接触患者后发生多汗、烦躁、感觉过敏、咽痛、颈背肢体疼痛、强直,腱反射消失等现象,应疑及本病。前驱期应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鉴别。瘫痪前期病人应与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弛缓性瘫痪的出现有助于诊断。潜伏期3~35日,一般为7~14日。按症状轻重及有无瘫痪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

隐性感染(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顿挫型(轻型):约占4~8%,病毒侵袭全身非神经组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出现①上呼吸道炎症状,如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咽充血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肿大等;②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③流感样症状,关节、肌肉酸痛等。

症状持续1~3日,自行恢复。 无瘫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且循环神经纤维散布全身,可在发病之初出现此期症状,但多数患者可在前驱期后有1~6日无症状或症状减轻,而后进入此期。瘫痪型:约占感染者的1~2%,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导致肌肉瘫痪。 凡是广泛应用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地方,此病已几乎绝迹。

每个孩子都应在婴儿期早期接受萨宾口服疫苗(口腔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预防三种类型的小儿麻痹症。和其他许多感染一样,孩子在开始发病时觉得难受,有热度和头痛。可有呕吐,便秘或有点腹泻。多数病例不会发展到瘫痪的地步,有些完全痊愈。如果在急性感染结束以后仍有某种程度的瘫痪,孩子就必须继续接受经常的专门治疗。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