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中心组学习发言]xx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全面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指出...+阅读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于中央的这一决策精神,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深入学习贯彻,不断深化认识、更
新观念,提高自觉性,增强责任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中央的部署上来。 这两天,听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辅导报告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专题讲座,听了厅直机关部分负责同志的学习体会和工作打算,听了克刚、志高同志关于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感到都讲得很好,很受启发。下面我作个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水利如何保障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进水利发展对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一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措施。湖北素称“千湖之省”、“洪水走廊”,洪水威胁始终是农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根治水患、兴修水利既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因此,做好水利工作,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是历史赋予我们水利工作者的职责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水利支撑。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华中腹地,境内既有众多的“水袋子”,又有为数不少的“旱包子”;既有水多的忧患,又有水少的困扰;既有十分繁重的防汛排涝任务,又有异常艰巨的抗旱灌溉任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北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省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进一步更新治水理念,转变管水模式,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才能支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二)保障农村和谐生态家园建设,需要良好的水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然而,从当前湖北农村的情况来看,随着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不少地方人居环境令人担忧,“河不象河、水不象水”,“红色的污水象血液流淌、黑色的污水如墨汁翻涌”已不是新闻。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还谈得上什么“小康”、“幸福”?水是生态的核心要素。没有水,万物就不能生存,环境就没有生机。因此,只有加强水环境整治和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需要水利进一步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是贫穷,加之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致使广大农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应有改善和稳步提高。比如,由于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省还有2000万农村人口喝不上干净水,其中有800万血吸虫疫区人口用水受到疫水和污染水的双重威胁,因饮水引发和传播疫病的现象未能得到遏制。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才能解决困扰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当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那时的标准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今天,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字标准,赋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崭新的内容。我理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有三个阶段性目标:近期到2020年前后,实现农村的“五通”,即通水、通路、通电、通气(沼气)、通信息,农民的孩子有学上,农民群众有衣穿、能看病;中期到2050年以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农村目前的发展水平;远景是2100年或更远,实现城乡一体化。那时,人们向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不是城市了。因此,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看到艰巨性,又要充满信心;既不可急躁,又不可畏难;既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紧迫感。要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推进,力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真正建成我们憧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找准水利服务保障12全文查看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水利工作要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省水利建设发展形势很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特别是经过`98大水以来的大投入、大建设,水利的“家底”更加厚实,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但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水污染、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凸现;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水利行业自身的发展基础还需要夯实等等。“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的要求,围绕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将水利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水问题上来,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摆在首位。在巩固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解决我省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要优先实现高氟水地区、苦咸水地区、血吸虫疫区和局部严重缺水地区的饮水安全,使农村居民在获得生存基本条件的饮用水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
二是抓好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在河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统筹考虑水利血防设施建设,并对改建设施增补必要的血防措施。重点抓好四湖、汉北河、富水、陆水等流域的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为彻底“送疫神”作出贡献。
三是加大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搞好主要水源地监测站网建设,建立水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加强水功能区划和排污口监督管理;完成武汉江湖连通等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面积8000平方公里。做好服务南水北调和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试点工作,抓好移民搬迁安置、库区水土保持与污染防治,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这些都是我们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四是搞好泵站更新改造与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完成全省60处、总装机50万千瓦大型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搞好已纳入规划的32个大型灌区和争取纳入国家规划的6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48个重点中型灌区和14个山区万亩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恢复、改造灌溉面积12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200-3600万亩,为农民增产增收与国家粮食安全打好基础。
五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襄樊、孝昌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探索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共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全省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50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48,节水率达到10以上。逐步实现全省农业用水零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300立方米降到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六是搞好水电开发与管理。按照省政府要求规范水能源开发审批,强化对水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重点开发建设溇水江坪河、堵河潘口、汉江干流白河、孤山、新集、碾盘山、清江姚家坪等大中型水电站,发展水电装机4232.7兆瓦;加强电网配套建设和扩大联网,进一步完善、优化县级电网和区域电网结构;基本解决38万人的以电代燃料问题,建设26个小康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
七是抓好防洪保安、防汛抗旱工作。在完成长江汉江防洪保护圈建设的同时,重点完成汉江下游、荆南四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和武汉等连江支堤建设;待三峡和丹江工程建成后,修订相关的防汛调度预案;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重点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277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使现有
二、三类水库全部达到一类标准,97以上水库达到安全运行;加强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难预警预防能力。积极实践人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治水理念和减灾方略,大力推进由洪水控制到洪水管理的转变;科学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报预警预防系统,强化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科学调度水资源,努力将洪涝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把握水利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水利要保障这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历史任务的实现,就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水利要完成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上,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人水和谐的理念,落实到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兴办水利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决不能“竭泽而鱼”,决不能“以邻为壑”,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
(二)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决不能盲目行动。要在做好全省水利发展总体规划及专业规划编制(如高干渠泵站改造问题)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引导各地做好新农村建设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规划要尊重科学、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具有前瞻性。要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设一批农村水利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典型示范的作用,以点带面。要强化水土、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切实做到强管增效,争取最大的综合开发效益。
(三)坚持以稳定投入为保障。没钱就办不成事。光靠农民拿钱办水利,无异于光打雷、不下雨。我国总体上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条件,应当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多予”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建立水利发展基金,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入的长效稳定机制;主动适应中央水利投资重点和投资结构的变化,加强农村水利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中央长期稳定的投资;充分发挥省公共财政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采取不同的投资体制和机制,对保障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等重要领域要加大投入。在注重发挥各级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及其他组织形式,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水利设施建设投资投劳;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方式,采取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兴办农田水利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相关农村水利和水电建设项目,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多渠道,保障农村水利的健康发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要坚持深化改革,找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最佳结合点,运用“两只手”,推进水利“三项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加大乡镇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稳定农村基层水利队伍;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继续推行“两部制”水价,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继续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加快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农民自觉参与、自主管理的作用。同时,抓好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全力打造“智能平台”,以水利的信息化促进水利的现代化,以水利的现代化支撑农业的现代化。加大对水利涉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水利绿色生态产业链,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切实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以水利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四、在推进水利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加强自身建设
水利要完成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艰巨任务,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各方的协同配合、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水利战线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不渝地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激发昂扬向上的斗志、发挥聪慧无比的才智;更需要我们在提供服务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在于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意识,不断提高驾驭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领导集体决策,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搞“家长制”和“一言堂”;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目标和工作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厅机关各职能部门和厅直各单位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新农村建设的形势,确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层层分解,狠抓落实。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党章和中央关于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个文件,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狠抓源头治腐,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群众对干部人事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全面推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用制,做好《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实施人才强水战略,坚持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四支队伍”一起抓,加强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责任感和处事能力。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求真务实,克难奋进,形成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要注重对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的督办落实,克服办事浮燥和搞花架子的现象。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与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打交道,办事态度要好、作风要实、质量要优、效率要高,务求办一件成一件,办一件就办好一件。要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即使是依法办事,也要提倡“人性化”,不能粗暴执法。厅直单位还要注意搞好周边关系,特别是水库、泵站等单位,要把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看成自己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帮邻、富邻、安邻。
(四)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厅直各单位党委必须始终抓紧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壮大主业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以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依托水土、水能、人才、技术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利经济,不断改善水利职工物质文化生活。要注重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全面、协调地推进单位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提升社会形象。要通过发展自身,使服务保障方面的工作既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更好地协调发展。
同志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是基本国情。农民贫穷、农村落后、农业不发达、城乡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三农”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长期复杂而艰巨。能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努力做好水利工作,为保障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12全文查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于中央的这一决策精神,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深入学习贯彻,不断深化认识、更
新观念,提高自觉性,增强责任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中央的部署上来。 这两天,听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辅导报告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专题讲座,听了厅直机关部分负责同志的学习体会和工作打算,听了克刚、志高同志关于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感到都讲得很好,很受启发。下面我作个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水利如何保障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进水利发展对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一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措施。湖北素称“千湖之省”、“洪水走廊”,洪水威胁始终是农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根治水患、兴修水利既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因此,做好水利工作,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是历史赋予我们水利工作者的职责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水利支撑。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华中腹地,境内既有众多的“水袋子”,又有为数不少的“旱包子”;既有水多的忧患,又有水少的困扰;既有十分繁重的防汛排涝任务,又有异常艰巨的抗旱灌溉任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北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省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进一步更新治水理念,转变管水模式,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才能支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二)保障农村和谐生态家园建设,需要良好的水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然而,从当前湖北农村的情况来看,随着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不少地方人居环境令人担忧,“河不象河、水不象水”,“红色的污水象血液流淌、黑色的污水如墨汁翻涌”已不是新闻。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还谈得上什么“小康”、“幸福”?水是生态的核心要素。没有水,万物就不能生存,环境就没有生机。因此,只有加强水环境整治和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需要水利进一步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是贫穷,加之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致使广大农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应有改善和稳步提高。比如,由于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省还有2000万农村人口喝不上干净水,其中有800万血吸虫疫区人口用水受到疫水和污染水的双重威胁,因饮水引发和传播疫病的现象未能得到遏制。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才能解决困扰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当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那时的标准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今天,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字标准,赋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崭新的内容。我理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有三个阶段性目标:近期到2020年前后,实现农村的“五通”,即通水、通路、通电、通气(沼气)、通信息,农民的孩子有学上,农民群众有衣穿、能看病;中期到2050年以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农村目前的发展水平;远景是2100年或更远,实现城乡一体化。那时,人们向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不是城市了。因此,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看到艰巨性,又要充满信心;既不可急躁,又不可畏难;既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紧迫感。要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推进,力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真正建成我们憧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找准水利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水利工作要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省水利建设发展形势很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特别是经过`98大水以来的大投入、大建设,水利的“家底”更加厚实,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但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水污染、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凸现;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水利行业自身的发展基础还需要夯实等等。“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的要求,围绕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将水利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水问题上来,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摆在首位。在巩固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解决我省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要优先实现高氟水地区、苦咸水地区、血吸虫疫区和局部严重缺水地区的饮水安全,使农村居民在获得生存基本条件的饮用水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
二是抓好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在河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统筹考虑水利血防设施建设,并对改建设施增补必要的血防措施。重点抓好四湖、汉北河、富水、陆水等流域的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为彻底“送疫神”作出贡献。
三是加大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搞好主要水源地监测站网建设,建立水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加强水功能区划和排污口监督管理;完成武汉江湖连通等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面积8000平方公里。做好服务南水北调和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试点工作,抓好移民搬迁安置、库区水土保持与污染防治,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这些都是我们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四是搞好泵站更新改造与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完成全省60处、总装机50万千瓦大型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搞好已纳入规划的32个大型灌区和争取纳入国家规划的6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48个重点中型灌区和14个山区万亩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恢复、改造灌溉面积12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200-3600万亩,为农民增产增收与国家粮食安全打好基础。
五是推进节水型社会
延伸阅读: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心组学习会议讲话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快要结束、即将转入分析评议阶段的关键时候,市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交流研讨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牵动、大力推进创业型班子建设问题。...
党委理论中心组六观教育发言材料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和矿党委的统一部署,今天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主要是学习集团公司“六观”教育活动意见和有关“六观”教育材料,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认识、谈打算,谈体会...
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总结讲话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总结讲话 今天,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
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贯彻讲话精神) 同志们: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习近平书记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
在中心组学习时的发言在中心组学习时的发言 在中心组学习时的发言 同志们: 这次市委办公厅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
在集团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在集团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的讲话(2005年7月16日)同志们:在集团公司胜利实现“双过半”、全力奋战下半年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举办集团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的学习...
在全市宣传系统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市宣传系统中心组学习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总结经验,抓好全市宣传...
关于召开中心组根据部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今天我们召开中心组(扩大)专题警示教育学习会。前段时间我们组织观看全省警示教育图片展和马德夫妇忏悔录,今天又学习了警示教育有关文件,部...
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区委召开这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刚才,镇、镇结合实际,谈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发展思路。下面,我也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