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演讲稿

急求一份大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发言稿

01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学习是要看兴趣的,先讲了一遍,好多同学就没有兴趣再听第二遍。但假期上的课不比平时,肯定讲不到那么细,到正式上课觉得像炒冷饭,(炒冷饭其实是最笨的方法)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说,假期里要预习的话也应该自己看,记下不懂的,还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自己看一遍哪怕是很粗略的,也比老师先讲一遍听“懂”了要好得多。 再讲一下平时的学习。

说实话,我平时是相当“悠闲”的。因为我要参加计算机竞赛,平时还会练练电脑,上上网什么的,还看各种“闲书”,比起那些到处“赶场子”补课的同学和死啃书本的同学我真是算不上认真。我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少得多,但最后一次“大考”我却胜出了——事实上我平时考得也不会比别人差。这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学习效率问题。

我们以前班里有的同学晚上补课就要补到九点多,初三时还有大量的作业,大批的讲义要做,晚上常常到十二点多才睡觉,第二天哪会有效率呢?但有些同学就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放弃上课的高效率而寄希望于补课,其实是抛弃到手的西瓜而去追求遥遥无期的芝麻。初中的课程没有补课的必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适量做一些习题就足够了。

据我所知,中考考得好的学生很少有拼命补课的。当然,中等生补课也许会提高成绩,考上高中,但如果要靠补课在中考中胜出——出类拔萃,那是不可能的。平时习题也不要做太多,适量就好。想出类拔萃的同学平时可以花一两个小时攻一下数理化的难题,有时间的话做奥赛题也不是不可以。做不出不要沮丧,因为中考不大会考到此等难度;如果你自己思考做出来了,还会对自己更加自信。

如果老师留的作业已做到很晚,也不要苛求自己了,睡眠太少会得不偿失。记得物理竞赛前那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弄到很晚,十一点以后吧。结果非但物理竞赛没考好,成绩还掉下来一大段,花了好大劲才补上去。所以我明白了睡眠的重要性。上课认真听四十分钟,其效果比回家做一个半小时习题都要好得多。所以习题没时间做就不要做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一样,实在来不及做就不要做,(作业多的话回家先做第二天一早要交的,至于原因嘛,大家心知肚明,嘻嘻)硬撑是没有好处的。

至于记笔记,我个人认为没太大用处。要记也应当记老师讲课的精髓。至于书本上有的东西,就大可以不要记了,语文更是如此。语文的学习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背”这一点上,多看课外书,掌握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就可以一法通而百法通。中考很少会考到和平时一模一样的题目,很多平时很“用功”的同学往往会出现失误。但如果你掌握了有效的思维方式,即使平时的“死题”得分不多,但中考一定会好的。

重要的是中考嘛,平时考得好有什么用? 最后讲一下中考前的复习。从中考前半个月开始,就不应该做难题了。因为在中考中能做出最难的几道题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想靠它们拉分是不明智的。一般来讲,前面会做的题目保证不做错,你的分数就应该不会低了。成绩一贯优秀的同学应开始调整作息规律,使大脑的兴奋时间与中考时间(上午八九点钟和下午两三点钟)基本相符;成绩中下等的同学应该多看课本,把例题弄懂,成绩可以提高不少。

考前一周,主要的工作就是巩固了。把以前做过的题目巩固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就OK了。中考前一天就不该看书了,看也看不进,做做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