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求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03月17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一) 他,生于船,死于船,1900是他独有的名字,钢琴是他终生的伴侣,大海是他灵感的源泉,宽广的大海赋予了他活力、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彻的心灵,他的手随着波涛的摇曳...+阅读

求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观后感。800上

海上的旋律 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32年从未踏上过陆地。这是《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1900的一生。 他是一个孤儿,被一位在轮船上挖煤的黑人收养,从小和这位黑人父亲相依为命。可是命运总是不公平,在他8岁时,黑人父亲由于意外去世,这意味着他又一次成为孤儿。他在父亲的葬礼上第一次听到了音乐。 也许190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他8岁时就意外的弹出了美妙的音乐,没有人教,也没有人知道他弹的是什么,但这旋律美极了。 在他27岁时,已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师,他喜欢用独特的方式,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弹奏。每次集体演奏的时候,他都会弹出他自己的音乐,使指挥无可奈何。 我之所以说是他的音乐,是因为他的弹奏不需要有乐谱,他的乐谱就是他的心,他的音乐也是他的心,由心而生的音乐,活的音乐。

就如在和爵士音乐发明者Jell的“决斗”中,Jell的精彩的第一曲完后,他的第一曲却是一首快乐的圣诞乐曲,他不是故意想给Jell难堪,而是他因为听到Jell的第一曲心中高兴,用音乐表现了出来。Jell的第二曲使1900听得哭了,很明显,1900喜欢这首曲子,因此他的第二曲也是这首曲子——他把这首曲子从新弹了一遍。Jell的第三曲完毕后,1900的灵感充满全身,使他的最后一曲美妙绝伦,他把自己所有的心中的一切集中到了手指与琴键之间,他就是音乐,这就是他的音乐,他的心。他弹完后,全场没有一点声音,每个人都呆立不动。当1900用琴弦放出的热量把香烟点燃后,全场发出了响而长的掌声,这掌声比任何一次都响都长,这掌声即证明了1900,也证明了他的音乐,赢得一点也不勉强。

连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Jell也默默的走开了,也许此时默默的走开是最好的办法。 有一幕使我记忆尤深,就是1900要下船而未下船的那个场景,没有下船的原因很简单,也很 复杂:“因为城市没有尽头。”船是一种人生,城市是另一种人生。有尽头的人生有目的,有知足,有方向:没有尽头的人生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在这两种人生中,1900选择了前者。他说他只在船上弹奏,从不在陆地上弹奏。也许应该说,他只有在这有尽头的人生中才能弹奏出属于他自己的音乐,在那迷茫的人生中,他能弹得出来吗? 用自己的方式选择音乐,选择人生,选择一切。

钢琴师观后感 300子

今天,我看了《海上钢琴师》的电影。1900(主人公)是一个在船上出生的小男孩,他8岁时无意间弹起了钢琴,立刻爱上了它,并爱上了音乐。1900从不按规定的曲子弹奏,脑子里想这什么就弹什么,他会用钢琴与别人对话,从音乐中就可以听出他的快乐或悲伤。1900在船上度过了大约40年,从没下过船。后来因船坏了,得用炸药炸了它,1900也被炸死了。我看完影片后深深的被1900的精神所感动,因为1900在死神要光临时,依然坦然面对,他的心中装着音乐。1900为了音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死使我感到非常伤心,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得一生都有许多条人生道路可以选择,一旦选定了一条,你必须为了实现它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音乐是一种沟通方法,可以从音乐中解开悲伤,从中寻找出快乐。

求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只属于大海的音乐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在完之后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不断的问自己,真的有这样是人吗?如果换做是自己,最后会上岸吗?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洁。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在常人看来也有些奇怪。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电影中最吸引人的,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惊叹的钢琴技巧。尽管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但当他第一次坐着钢琴前,就注定他是一个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对于音乐的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朋友晕船的良药,传达欢乐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方法。

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征。无论是在上层人士聚会的头等舱还是下等人聚会的末等舱,1900弹奏的钢琴音乐总能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快乐,而且音乐大多为即兴成分,都是有感而发得到的。

每次的演奏,都能体现出1900独特的性格:无拘无束的抛开乐队的个人演奏,与爵士乐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飙琴时说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对于女孩弹奏的痴情,以至于最后炸船时依然不愿离开的固执。每一次弹琴都融入到剧情发展之中,表现出1900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能给他安全感。即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试图上岸去寻找她,陌生而又复杂的大陆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心甘情愿的陪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永远沉入海底。

面对死亡的他能够如此从容镇定,微笑着离开人世。我最喜欢1900最后说的一段话:

“我看不见,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也应付得来。而走过跳板,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求钢琴师观后感啊!不要复制的!速度啊!

这部片子是围绕二战展开的,它以揭露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为主线,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人们对二战的反思。希望通过把战争对生命的践踏、对人的尊严的挑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展现出来,从而让人们能够意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期望以此来达到唤醒人们捍卫和平的良知。 伴随影片第一个镜头的,就是这首升C小调夜曲。这是一段什么样的音乐呢?我想这是一段献给情人的音乐。坐在电台的钢琴前向全波兰献奏的钢琴家施皮尔曼,那一刻他也同样是穿越在肖邦的梦中吧。 施皮尔曼只是一个极具才华的波兰钢琴师,犹太人血统,他为波兰电视台演奏,可是他才刚刚起步的职业颠峰状态,还没有来得及开始的恋爱,就被德军的炮火终结了。 梦被撕碎了。

把梦撕碎的是把华沙电台炸得粉身碎骨的炮弹。从第一声爆炸开始,天堂就已经变成了地狱。 我的心也一次次被撕碎了。那个从隔离墙的墙洞中奋力想逃进犹太区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在钢琴家的怀中。他的眼里除了能漫出泪花,还能怎么办呢?他抬头望着我,他无助的眼神中象临风的枯叶那样的无助,也穿透了我的眼,使我没有勇气正视。当他不小心把肩膀上的砖头撒在地上时,德国军官用皮鞭把他打倒在泥泞的地上。那皮鞭抽打的是全波兰最杰出的钢琴演奏家的身体啊,那一刻被玷污的是艺术,被抽打的是全人类追求美好境界的尊严的心。 最让我感动的画面就是钢琴家全家最后一次相聚的场面,那是全家人在等待前往集中营的车站广场一起分享一块指尖那么大的糖块。

老父亲把小小的糖块分成了六份,我想,那大概是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最后一次在人间来分享甜的滋味了。转眼之间,父母兄妹全部都被塞进了开往集中营的列车车厢。当钢琴家穿行在空无一人的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街道上,他撕心裂肺地哭嚎着,为转眼间的人世转变生命无常,那种掩藏在命运背后的时空反覆。我知道,我明白,是那种心无所依的精神空白把一颗曾经是那样高贵和骄傲的心踩在泥泞中反复蹂躏。痛也就痛罢了,为什么无辜的生命可以这样轻易地以这种比草芥还不如的方式从充满爱的怀抱里夺走?!没有尊严,没有亲人,没有食物,没有安全,这样的世界不是地狱又是什么?!而这个人间的地狱是谁造成的?不是外星球的邪恶力量,不是山崩海啸,而是那个比邻而居的曾经哺育出贝多芬,舒曼,海顿这样的一个崇拜古典音乐大师的民族啊! 施皮尔曼在影片之中,渺小身影背后是一副残败的废墟,那么一个深远的镜头,让我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世界末日。

直到一个德国高级军官的出现,源着施皮尔曼苦心找寻来的罐头发出的声响。当德国军官见到眼前这位鲁滨逊式人物,当得知施皮尔曼是一位钢琴师的时候,他倾听了施皮尔曼的演奏。肖邦的叙事曲在德军军官和施皮尔曼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施皮尔曼丧失希望的眼神,苍白的没有任何感情的面孔,修长的只有一个钢琴师才可能拥有的手指,轻轻的触动键盘,陌生和麻木的弹奏。渐渐的音乐传递着人性的力量,施皮尔曼忘记了战争,忘记了疾病和饥饿,忘记了懦弱,飞动的手指触动的每个音符,轻柔的、婉转的、激昂的、如诉如泣讲述着人类生存的意义。 之后,德国军官不断的给施皮尔曼提供食物,甚至于脱下自己的大衣交给这位曾经要被毁灭的犹太佬…… 影片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钢琴家在交响乐队的陪伴下重新回到了他的钢琴面前。

仍然是那首雄伟状阔的华丽大波兰舞曲,这一次他清清楚楚地触键,明明白白地挥洒。没有比波兰舞曲这样的曲式更适合表现波兰民族的性格了,这是肖邦的灵魂,这是钢琴家的灵魂,这是波兰民族的灵魂。不要让我们的钢琴家只能在空中挥舞他的手指,让肖邦在这个缺少爱和宁静的世界里复活吧。让他从镜子的边缘醒来,让他在黑色的钢琴前面坐下。让音乐的天使垂下他那些美妙的手指开始倾诉。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开始暗淡下来,他的手指是他心灵的仆人,在黑键白键上,它们拂过。音乐雨流过我的发,我的额际。仿佛看到了黑色的弧形水面映着岸上闪亮的光影流泻的团团灯火。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肖邦,用钢琴说话的肖邦,贴着泥土和雨水行走的肖邦…… 恶魔已经不是恶魔了,受害者也没有了恨,影片就这样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生存意义的希望,主角都已经没有恨,我们还能说什么,音乐改变了施皮尔曼个人的命运,难道音乐真的可以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 艺术的魔力让一个弱小的男子躲过了战争带来的原本无可逃匿的灾难,这个故事应可以让所有怀疑艺术魅力及价值的人得到了一定的慰藉。

在真实的生活中,总会有尊重艺术的平凡人存在着,这样虚构的事实总是鼓舞人心的。 就让音乐去贯穿人类命运的始终吧!

延伸阅读: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改编义大利小说名家Alessandro Baricco的独白剧,讲述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采不凡且富争议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海上钢琴师读后感 (一) 《海上钢琴师》是朱佩赛·多纳托雷导演《个人回忆三部曲》中的得意之作。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天才钢琴家1900孤寂的一生。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直...

海上钢琴师500字观后感永世的温存 ——海上钢琴师 观后感 The legend of 1900. 郭敬明曾说,当他写下他最爱的导演王家卫的时候,笔尖曾尖锐而敏感的疼痛过。我曾对此一笑置之。但是当我写下被中国人...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00 800爱上钢琴,等于爱上死亡。《海上钢琴师》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是如此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心灵。用生命去爱琴声,用死亡去践前世之约。 1900死了。因为他只爱钢琴。他只为钢琴而生...

求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乔·托那托的《海上钢琴师》终于看了一遍,看过之后总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情绪,不知道是感动还是遗憾。最后,钢琴师与轮船一同被炸毁升天,我始终认为并不符合情理,毕竟一个人的生命就...

求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只属于大海的音乐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在完之后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不断的问自己,真的有这样是人吗?如果换做是自己,最后会上岸吗? 如...

求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观后感。800上海上的旋律 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32年从未踏上过陆地。这是《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1900的一生。 他是一个孤儿,被一位在轮船上挖煤的黑人收养,从小和这位黑人父亲相依为...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谁有《海上钢琴师》不愧为一部经典影片。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只为钢琴而生的人的一生。他将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个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主人翁(名叫1900)...

求海上钢琴师英文影评When 1900 was a baby, he was abandoned in the ship. Since then, he never left the ship. His talents on piano made him welcome. After defeating the black jazz mu...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