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新时期做好统计服务思路探讨

1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语文教师关于学生的教学思路]优秀的孩子,学习认真,积极进取,似乎什么都感兴趣,可以不知疲倦。不过,即便优秀,学习不得法,成绩还是不能名列前茅的。对于学习语文来说,需要掌握的莫过于语言表达。其可分两者,一者口...+阅读

统计服务是统计内在本质的体现,也是统计的职责所在,是统计回馈社会、回馈民众的有效手段,也是体现统计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其得失成败关乎统计的生存和发展。在统计服务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影响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难点问题,深入探索新时期统计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和完善统计服务的新机制、新平台,摸索和拓展统计服务的新方法、新手段,更加

充分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层次,打造服务品牌,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和挑战,也是对统计执政能力一次很好的检验。

一、统计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般说来,统计服务涉及两个层面,即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是基础,统计分析是升华,前者为后者提供条件和依据,后者是对前者内在价值的进一步映证和挖掘,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统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得以显现,统计服务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宽,统计服务的方式在不断改进,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党和国家和需求相比,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是六个“不”。

观念不新。受狭隘统计本位意识的束缚,存在统计服务只能由统计部门独有的地主意识,实行走出去战略、整合一切有利资源,推进统计服务社会化方面思想解放不够,办法不多,步子不大。

机制不活。统计服务的组织、产生、提供方式的改进步伐没有较好地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全方位、高层次的社会需求,专业分割,条块分割,计划经济条件下统计僵化和机械的烙印较深。

效率不高。统计方法制度及数据库应用技术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领导关心和想了解的资料整不了、搞不到、不想要的一大堆,分析建议时效不强,往往成了事后的报道,鼓擂得勤,擂得响,就是敲不到点子上。

载体不够。主要依靠几种有限的固有方式,开展统计服务。这种情况越到基层越明显,以数据库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手段,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为窗口的服务手段太少。

层次不佳。主要受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一般规定动作的服务多,独特有针对应变式的服务少;低水平重复的服务多,高层次、有特色首创性的服务少,传统服务方式多,高技术含量服务模式少。

渠道不畅。统计服务传递存在面广线少的矛盾,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而统计本身的掌控和干预力度较弱,传输链路上“掉线”、“丢包”、“阻塞”的现象并不鲜见。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思想观念、基层基础、法制环境、社会意识、统计手段、人才队伍、信息化水平等七个方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这些原因客观深入的分析,找出当前统计服务中比较突出而又能够较好解决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统计服务的转变和改善。

二、统计服务面对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来规划和思考统计服务,真正把统计服务融入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真正发挥统计服务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力争达到统计服务全面、及时、准确、专业的基本标准,贴近服务,超前服务,做到以下六个“要”。

数字要实。就是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盘好数字,这是统计工作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努力使统计数据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成果,客观准确地描述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这个统计服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夯实,要突破把基层数字加对了就是搞准了统计数字的思想误区,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搞准统计数字决不是做1加1这样简单,更多地是要做实际调查、形势分析、规律判断等基本功课,在做1加1以前,更重要的最要弄清楚到底应该是1加几?

时间要快。要在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时效性上下功夫,这是保障统计服务交通重要环节,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变成电闪雷鸣。有很多经济现象的生命同期再也不能用年、月来衡量,要用周甚至用天作为尺度。滞后的信息不仅无益,还可能留下后遗症,这就要求统计服务反应要灵敏,响应要迅速,做到把握趋势,紧盯苗头,及早介入,醒得早,看得清,行得快。

内容要精。也就是统计服务要针对需求来进行,不能盲目和机械,要因势而转,因时而变。统计任务繁重和统计力量不足的困扰在一个时期内会成为常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领导和社会公众需要12全文查看和关注的方面我们就要强化,不需要或不太需要的要弱化,对统计服务的内容要斟别和筛选,尤其是提供给地方党政领导的,更要做到以“精”为主,宁缺勿滥,切忌不管要不要,我就老一套的做法,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徒劳无功。

分析要深。统计分析是统计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从宏观处着眼,从微观处下手,努力克服坐在办公室开数

字中药铺的陋习。提倡眼睛向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尽可能地贴近基层、贴进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统计分析有数据,有活情况,有典型事例,有事实根据,有说服力,按照常规分析对经济运行趋势要把握得准,专题分析对问题和现象剖析得深,课题分析对规律总结得透,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要求,互为补充,互为佐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社会经济现象和规律。

判断要准。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趋势、行业动向和产业政策,透过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各种统计数据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本质,使分析判断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论直观明了,不偏不倚,合乎情理,要扩大视野,将我们的判断和结论放在全省、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来审视、比较、评价和修正,使之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建议要活。解决问题的对策独到、灵活,思路要开阔,统筹考虑不同事物之间由此及彼、互相制约、互为动因的联系,抓住重点,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要紧贴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避免把对策建议写成放之四海而皆准条文,过于空泛,解决不了问题,实际意义不大。

三、统计服务要面向新跨越

统计服务面临的问题已提出,要求也明确,我们所要做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统计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引导统计服务理念的大转变,推动统计服务机制的大变革,促进统计服务手段的大改善,实现统计服务水平的大提高。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摸索。

(一)努力推进统计社会化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统计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统计业务量的增加与统计能力不足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我们要如何应对?

1、进一步转换思想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转换观念,用新的视角来分析看待统计工作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拓展我们视野,跳出统计看统计,走出统计发展统计,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统计系统这一亩三分地上,要改变一直以来重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轻统计监督管理的意识和习惯,这好比统计的两条脚,短缺了那一条都行动不便。当前,我们更迫切的是要更加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后者的作用,整合一切有利资源为我所用,广泛开展统计与部门、与大专院校、与社会团体、与上下级统计之间的纵横向联合,从机制上基本消除统计人才和调研分析能力不足带来的困扰。这就是我们坚持两条脚走路所期望的,也只有这样,统计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使统计走出系统,走进部门,走进院校,走进公众,融入社会。

2、建立全面统计人才观

要克服只有从事统计工作的才是统计人员的狭隘意识,树立面向所有企事业机关、面向社会的更加全面和宏观的人才观,任何人不管他在那个单位或部门,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他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并且从事过或将来可能从事和开展与统计相关的一些工作,就是我们的统计人才。我们不仅要建立系统内不同层次的人才库,更要注意收集系统外专家学者、各界专业人士,建立分层次、分行业、分领域的潜在统计人才库。通过学会活动、联系会议项目承包、成立课题组等各种灵活的联系方式,以统计本身拥有的巨大统计数据资源和善于收集整理各种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数据的优势为基础,把方方面面的统计人才、经济问题分析专家、学者、部门和行业的精英和代表有机地联合起来,为统计工作和统计服务支招和集智。以为我用,为统计工作和统计服务的开展借力,借智慧,壮大队伍,积蓄力量,

(二)摸索推行调查方法的集约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活动和经济业态的复杂性;地区间社会经济和统计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统计调查方法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允许各地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一些特定的统计数据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这里集的含义是整合资源、约代表合理简便。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往往可以用更小的行政成本,取得与常规方式不相上下的实际效果。严格的统计方法制度有利于规范统计行为,提高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保证统计机器有机、高效运转。但在过多强调同一性和普遍性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差异性和特殊性。对由此而产生的一些弊端也往往视而不见,很少引起关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经常是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动用了较多的社会资源,但得到的结果差强人意,未必符合我们的预期。解决办法之一是变机械算术型统计为调查分析型统计,甚至是科学研究型统计,具体说来,对大型的国情国力调查和普查上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统一,而对常规统计和专项调查则允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为合理便捷的资料收集和汇总办法,走出把报表收齐了,数字加对了,数据就搞准的误区。更多地是要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分析评估的方法,科学推算的方法,使我们得到的统计数据更加准确,更加真实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利于搞准统计数据,有利于统计成本效益更大化,有利于统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积极推动统计手段的多元化

统计服务手段是体现统计能力的重要标志。要始终坚持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统计本身的科学发展,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不断改进和提高统计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

现阶段我们要在改进和完善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积极推进统计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方便、及时、灵活、实用的思路,探索统计服务的新手段、新方法。

一是要实现统计服务载体由以纸介质为主,向利用广播电台、电视、网络、通信等多种媒体形式并重转变,通过联合举办《统计播报》、《数字频道》和建立《统计查询服务中心》等途径,使我们提供的统计产品有声音、有影像、有文字、有数据文件,形式更加丰富生物,提供渠道更多,而且更加畅通快捷,服务范围更加广阔,效果和影响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是要加快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统计信息网与统计调查对象联接,建立不同专业的联网直报单位,使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方式人工报送、手工录入逐步向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过渡,减轻基层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成本,确保数据质量。

三是努力建立以统计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统计数据查询服务平台。这是统计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数据库的建设应以县为基础由下至上的分析,由上而下的开发,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层级间数据的正确装配,满足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同时实现与专业常规统计数据、各种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数据有机联系,做到数据库的动态适时更新,并开发人机接口交互性好,操作简便,查询灵活,后台管理功能强大的统计数据库查询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党政机关和部门的网络联系,使他们能以终端客户的身份,按照各自的处理权限登录并查询所需的数据资料,使我们能通过后台管理的方式向各级领导和部门提供实时、动态的统计服务,把统计服务的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12全文查看统计服务是统计内在本质的体现,也是统计的职责所在,是统计回馈社会、回馈民众的有效手段,也是体现统计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其得失成败关乎统计的生存和发展。在统计服务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影响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难点问题,深入探索新时期统计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和完善统计服务的新机制、新平台,摸索和拓展统计服务的新方法、新手段,更加

充分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层次,打造服务品牌,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和挑战,也是对统计执政能力一次很好的检验。

一、统计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般说来,统计服务涉及两个层面,即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是基础,统计分析是升华,前者为后者提供条件和依据,后者是对前者内在价值的进一步映证和挖掘,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统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得以显现,统计服务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宽,统计服务的方式在不断改进,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党和国家和需求相比,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是六个“不”。

观念不新。受狭隘统计本位意识的束缚,存在统计服务只能由统计部门独有的地主意识,实行走出去战略、整合一切有利资源,推进统计服务社会化方面思想解放不够,办法不多,步子不大。

机制不活。统计服务的组织、产生、提供方式的改进步伐没有较好地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全方位、高层次的社会需求,专业分割,条块分割,计划经济条件下统计僵化和机械的烙印较深。

效率不高。统计方法制度及数据库应用技术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领导关心和想了解的资料整不了、搞不到、不想要的一大堆,分析建议时效不强,往往成了事后的报道,鼓擂得勤,擂得响,就是敲不到点子上。

载体不够。主要依靠几种有限的固有方式,开展统计服务。这种情况越到基层越明显,以数据库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手段,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为窗口的服务手段太少。

层次不佳。主要受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一般规定动作的服务多,独特有针对应变式的服务少;低水平重复的服务多,高层次、有特色首创性的服务少,传统服务方式多,高技术含量服务模式少。

渠道不畅。统计服务传递存在面广线少的矛盾,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而统计本身的掌控和干预力度较弱,传输链路上“掉线”、“丢包”、“阻塞”的现象并不鲜见。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思想观念、基层基础、法制环境、社会意识、统计手段、人才队伍、信息化水平等七个方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这些原因客观深入的分析,找出当前统计服务中比较突出而又能够较好解决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统计服务的转变和改善。

二、统计服务面对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来规划和思考统计服务,真正把统计服务融入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真正发挥统计服务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力争达到统计服务全面、及时、准确、专业的基本标准,贴近服务,超前服务,做到以下六个“要”。

数字要实。就是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盘好数字,这是统计工作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努力使统计数据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成果,客观准确地描述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这个统计服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夯实,要突破把基层数字加对了就是搞准了统计数字的思想误区,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搞准统计数字决不是做1加1这样简单,更多地是要做实际调查、形势分析、规律判断等基本功课,在做1加1以前,更重要的最要弄清楚到底应该是1加几?

时间要快。要在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时效性上下功夫,这是保障统计服务交通重要环节,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变成电闪雷鸣。有很多经济现象的生命同期再也不能用年、月来衡量,要用周甚至用天作为尺度。滞后的信息不仅无益,还可能留下后遗症,这就要求统计服务反应要灵敏,响应要迅速,做到把握趋势,紧盯苗头,及早介入,醒得早,看得清,行得快。

内容要精。也就是统计服务要针对需求来进行,不能盲目和机械,要因势而转,因时而变。统计任务繁重和统计力量不足的困扰在一个时期内会成为常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领导和社会公众需要[]和关注的方面我们就要强化,不需要或不太需要的要弱化,对统计服务的内容要斟别和筛选,尤其是提供给地方党政领导的,更要做到以“精”为主,宁缺勿滥,切忌不管要不要,我就老一套的做法,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徒劳无功。

分析要深。统计分析是统计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从宏观处着眼,从微观处下手,努力克服坐在办公室开数

字中药铺的陋习。提倡眼睛向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尽可能地贴近基层、贴进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统计分析有数据,有活情况,有典型事例,有事实根据,有说服力,按照常规分析对经济运行趋势要把握得准,专题分析对问题和现象剖析得深,课题分析对规律总结得透,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要求,互为补充,互为佐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社会经济现象和规律。

判断要准。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趋势、行业动向和产业政策,透过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各种统计数据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本质,使分析判断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论直观明了,不偏不倚,合乎情理,要扩大视野,将我们的判断和结论放在全省、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来审视、比较、评价和修正,使之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建议要活。解决问题的对策独到、灵活,思路要开阔,统筹考虑不同事物之间由此及彼、互相制约、互为动因的联系,抓住重点,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要紧贴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避免把对策建议写成放之四海而皆准条文,过于空泛,解决不了问题,实际意义不大。

三、统计服务要面向新跨越

统计服务面临的问题已提出,要求也明确,我们所要做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统计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引导统计服务理念的大转变,推动统计服务机制的大变革,促进统计服务手段的大改善,实现统计服务水平的大提高。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摸索。

(一)努力推进统计社会化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统计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统计业务量的增加与统计能力不足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我们要如何应对?

1、进一步转换思想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转换观念,用新的视角来分析看待统计工作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拓展我们视野,跳出统计看统计,走出统计发展统计,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统计系统这一亩三分地上,要改变一直以来重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轻统计监督管理的意识和习惯,这好比统计的两条脚,短缺了那一条都行动不便。当前,我们更迫切的是要更加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后者的作用,整合一切有利资源为我所用,广泛开展统计与部门、与大专院校、与社会团体、与上下级统计之间的纵横向联合,从机制上基本消除统计人才和调研分析能力不足带来的困扰。这就是我们坚持两条脚走路所期望的,也只有这样,统计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使统计走出系统,走进部门,走进院校,走进公众,融入社会。

2、建立全面统计人才观

要克服只有从事统计工作的才是统计人员的狭隘意识,树立面向所有企事业机关、面向社会的更加全面和宏观的人才观,任何人不管他在那个单位或部门,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他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并且从事过或将来可能从事和开展与统计相关的一些工作,就是我们的统计人才。我们不仅要建立系统内不同层次的人才库,更要注意收集系统外专家学者、各界专业人士,建立分层次、分行业、分领域的潜在统计人才库。通过学会活动、联系会议项目承包、成立课题组等各种灵活的联系方式,以统计本身拥有的巨大统计数据资源和善于收集整理各种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数据的优势为基础,把方方面面的统计人才、经济问题分析专家、学者、部门和行业的精英和代表有机地联合起来,为统计工作和统计服务支招和集智。以为我用,为统计工作和统计服务的开展借力,借智慧,壮大队伍,积蓄力量,

(二)摸索推行调查方法的集约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活动和经济业态的复杂性;地区间社会经济和统计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统计调查方法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允许各地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一些特定的统计数据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这里集的含义是整合资源、约代表合理简便。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往往可以用更小的行政成本,取得与常规方式不相上下的实际效果。严格的统计方法制度有利于规范统计行为,提高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保证统计机器有机、高效运转。但在过多强调同一性和普遍性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差异性和特殊性。对由此而产生的一些弊端也往往视而不见,很少引起关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经常是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动用了较多的社会资源,但得到的结果差强人意,未必符合我们的预期。解决办法之一是变机械算术型统计为调查分析型统计,甚至是科学研究型统计,具体说来,对大型的国情国力调查和普查上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统一,而对常规统计和专项调查则允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为合理便捷的资料收集和汇总办法,走出把报表收齐了,数字加对了,数据就搞准的误区。更多地是要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分析评估的方法,科学推算的方法,使我们得到的统计数据更加准确,更加真实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利于搞准统计数据,有利于统计成本效益更大化,有利于统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积极推动统计手段的多元化

统计服务手段是体现统计能力的重要标志。要始终坚持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统计本身的科学发展,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不断改进和提高统计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

现阶段我们要在改进和完善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积极推进统计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方便、及时、灵活、实用的思路,探索统计服务的新手段、新方法。

一是要实现统计服务载体由以纸介质为主,向利用广播电台、电视、网络、通信等多种媒体形式并重转变,通过联合举办《统计播报》、《数字频道》和建立《统计查询服务中心》等途径,使我们提供的统计产品有声音、有影像、有文字、有数据文件,形式更加丰富生物,提供渠道更多,而且更加畅通快捷,服务范围更加广阔,效果和影响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是要加快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统计信息网与统计调查对象联接,建立不同专业的联网直报单位,使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方式人工报送、手工录入逐步向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过渡,减轻基层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成本,确保数据质量。

三是努力建立以统计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统计数据查询服务平台。这是统计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数据库的建设应以县为基础由下至上的分析,由上而下的开发,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层级间数据的正确装配,满足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同时实现与专业常规统计数据、各种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数据有机联系,做到数据库的动态适时更新,并开发人机接口交互性好,操作简便,查询灵活,后台管理功能强大的统计数据库查询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党政机关和部门的网络联系,使他们能以终端客户的身份,按照各自的处理权限登录并查询所需的数据资料,使我们能通过后台管理的方式向各级领导和部门提供实时、动态的统计服务,把统计服务的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延伸阅读:

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也涉及多个方面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完...

学习是个人成长阶梯建设学习型队伍探讨xx煤监局党组《关于建设“七型”队伍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分局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收获颇多,《实施意见》本身就是一篇值得学习的经典文章,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笔飞扬,读...

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和谐社会的价值分析 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

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文章标题: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却在残疾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也不是真正的小康。所以,农村残疾人是...

存在的缺陷及完善思路【关键词】误工损失日;评定标准;缺陷 【中图分类号】d9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2一os13-02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 (gafr521—20...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探讨关键词:农民增收 现状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其核心是...

关于病历所有权的探讨【摘要】本文从病历的内容、形成等来区分病历所有权的归属,笔者将病历分为三部分:客观部分、主观分析部分、治 疗部分,分别归属于患者、医方所有、治疗部分归患医方共用的观点,...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及策略文章标题: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及策略 __是西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行业收入差距明显,农村通水、通电、通路的形势严峻,群众借助...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探讨一、更新观念,加强自身思想建设 提高数学素养首先要深刻领悟数学素养的涵义,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