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教师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心得体会

07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2017医保科工作心得体会]2017年,在医院的医保科工作,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应用理论结合实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医保科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医保科工作心得体会ƪ1 今年以来,...+阅读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保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教师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心得体会1】

教师,从古到今,一直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阳光最崇高最伟大的职业。还有:教师是指航灯,为学生的人生道路洒下一片光明;教师是播种机,把知识与智慧播种到每个学生的心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厚爱和尊重。

然而,也有少数师德低下甚至品质恶劣的教师,如郭跑跑、陈在鹏之辈。但是,我相信教师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他们才是人民教师的真正代表!所以,真正关心关注关爱教育的还是应该关注主流,别老拿少数没守住底线的人或事来说。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的师德底线主要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试想,如果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灵魂肮脏、品德低下,又怎么能够培养出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

教育的底线最基础的是德育。德育,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把关,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教育,要启迪学生的智慧、熏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教师自己也要让孩子守住道德底线,坚决不做坏人,努力做个好人。

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的差异而出现教育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以便能因材施教;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我们的学生,都应该得到我们应有的关怀和教育,这一点是没有差异的。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教师决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一些教师在工作之余或节假日,为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得到家长一些物质回报,看起来似乎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静下心来仔细地想想,这样做确实损害了我们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它要求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学生在学校没有掌握好你所教的知识和技能,你完全有责任和义务让他掌握,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部分学生的培优补差。这本来就是教师应该做的分内之事,不能把这分内之事当作分外之事来做,还要学生家长多掏腰包,那样的话,可以理解为利用职权谋求私利。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被赋予了很多责任。教育部也提出了关于所有教师都要接受五年一次的注册考核,划定师德红线,打破教师铁饭碗,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等等措施。所谓红线就是高压线,逾越就要受到问责惩罚。对越过师德底线的违纪教师坚决严惩,情节严重者清理出教师队伍,决不能姑息迁就。教育部为师德划红线,纯属多此一举,忌惮红线不如敬畏法律,前提必须是将教育真正纳入法治轨道,全面落实有关教育和教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与法规制度,尤其是要以依法治教的威慑力切实守住教师底线,这才是遏制师德沦丧、致力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这或许能从制度和机制上督促教师守住师德底线。另外,教育管理部门只需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规施教,即可把握方向,整治乱象,实在无需法外设线,诸如办24小时经得起看的学校、校长必须24小时开机、集体外出必须请示等。

作为一个教育人,必须守住教育的底线!因为我们肩上扛着的是国家,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民众。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守这样的底线:不误人子弟,至少不伤害任何一位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成长。

在真和假之间,选择真。做真人,说真话,对待学生更要如此。

在成绩和身心健康之间,选择身心健康。因为身心健康关系学生一辈子的幸福。

在知识和方法之间,选择方法。方法才是让学生不断获得知识的法门。

在爱和冷漠之间,选择爱。爱他人,也爱自己,心中有爱,才会幸福。

在富贵和清贫之间,选择清贫。眼里没有名利的喧嚣,心里自然清凉淡泊。

在随波逐流和坚守之间,选择坚守。只有默默坚守,才能找到真我。

在原则和让步之间,选择原则。原则信念不倒,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并影响一大批人。

在职责与现实面前,要负起责任。对现状不满,要忍得住,而不是不负责任的在学生面前大发牢骚,发牢骚人人都会做,但教师不可以做。

在尊严与人情之间,要挺拔起腰板,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有可能尊重自己的学生,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真正的爱源于尊重。只有教师自己有了最起码的人性的尊严,才有可能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杀人犯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伤心得不得了。正在伤感之际,忽然听脚底下有人唉声叹气。杀人犯很吃惊,就问:下面什么人?你在什么地方?下面的人回答:我是教师,住在地狱的第十九层。杀人犯更吃惊了,说:不是地狱只有十八层吗?怎么出了个第十九层?下面说,这是阎王特设的。杀人犯说,杀人就是最重的罪了,你的罪难道比杀人还要重吗?那人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人有两条命,一是性命,二是慧命,杀性命只伤肉体,杀慧命毁掉的可是灵魂啊。就因为我生前误人子弟,杀了许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就被下到第十九层了。

伤害学生身体健康(性命)的是禽兽,没伤害学生身体健康(性命)的而杀了学生慧命的是庸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是良师。我们起码要做个良师!

再有,教师也是人,谁也没有权利要求每个教师做圣人。教师不是圣人,老师只是普通人,教师也有内心的苦闷和委屈。教师也是公民,教师的言论自由也受法律的保护。不能因为个别禽兽校长、禽兽教师的无耻行为就打破教育规律。不能让教师躺着也中枪!

其实教师很难当,过去有句话“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既然做了孩子王,我们教师的头等大事是发展自己并与学生共同成长。我们不能原谅自己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只有我们教师发展了,才有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和整个教育的发展。

发展自己,唯有学习。学习是立身之本,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工作业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才是唯一持久的竞争力。

发展学生,唯有坚守。坚守让课堂成为欢乐的家园,要让校园成为幸福的乐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成长方式,允许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底线。

【教师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心得体会2】

针对目前在学校工作中存在少数教师:法纪意识淡漠、政治意识弱化、从教行为失德失范,师德师风不严不实、纪律观念不强,迟到脱岗时有发生、中途出校不打卡、在岗不用力、守岗不尽责、不时传播负能量等现象。上一次专题讲了懂规矩,敢担当。今天,再讲规矩意识,目的是把大家思想统一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

什么是“规矩意识 ”

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们发自内心、以规则为行为准绳的意识。具体到干部教师而言,规矩意识就是其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政策原则、社会公德、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

明朝理学家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立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一词。可见,按规矩办事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人民日报》)在论规矩时提出:坚持慎思、慎微、慎初、慎独,养成规矩意识,即使抽走那块规矩的 “玻璃”,每天也会自由地生活、快乐地工作,臻于“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也必能干成事。人无“规矩”则废,国无“规矩”则乱。认真审视近年来在教育系统少数教师出现的不守规矩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人们的“规矩”意识淡薄,无视“规矩”,甚至是践踏“规矩”所致。如今,“规矩”意识回归社会,这将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

古人说得好;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成者,无有也。让规矩意识成为一种观念上的习惯,是一种自觉的纪律底线观念。十八大以来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教育部颁布的师德师风要求和七条规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都是规矩。

我们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如果外在的制度转化为内在的遵从,那么,我们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就会降低,治理效果却会更好。这种对规则制度的敬畏与遵从,用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讲规矩。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如同杯子,干部、教师的政治、事业生命如同水。杯子漏了,水迟早是要漏光的。规矩意识不仅是一种政治觉悟,更是一种现代治理素养。处处不讲规矩,治理往往就会失序。事事不守规则,法治就是镜花水月。如果对约束自己的规矩都去突破,那么面对规范制度,就会因觉得“束手束脚”而出格变通。如果只想当“手电筒”,用规矩“照”别人不“照”自己,最终就会凌驾于规矩之上。这样的干部、教师,又怎么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要求?

为什么要规矩?

因为,它是学校有序运行的基础设施,是和谐校园的底座,是学校公平公正的尺寸,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底线。无数事实证明;人不依规矩则废,家不依规矩则殆,国不依规矩必乱。强化规矩意识是形成学校良好的政治生态,师生和谐,教学双优的纪律保证。

纪律是成文的规矩。

它不仅是评判一个人工作最终结果的最重要的标准,而且还有另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公平公正,守住它就是守住了学校基本的纪律底线和红线。大家要懂得规矩是一种约束,是一种准则,是一种尺度,是一种境界。因此,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道德上的纯粹人,专业上的引领人,纪律上的规矩人,这是学校新常态下必然要求。适应得快,收获越多,成长越快。反之,你将整天生活在郁闷之中,失去就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在五方面强化规矩意识:即规范学习行为,不让不良风气在自身身上出现;规范工作行为,不让细节出差错;规范从教行为,不让谋利思想萌芽;规范生活行为,不让自身行为败坏学校声誉。用优秀的习惯力量筑起规矩之墙,用“尊重生命价值。涵养生命能量”的生命观铸就规矩之剑。

对下面这些行为必重拳出击:

教师的天职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向教师“失德”行为亮红灯,这是区委区府教育工作会上在文件中作了硬性规定的。它不仅是一个道德呼吁,更是教育改革的制度化。唯有立法与监督并重,方能让教师真正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开启智慧之门。

划定禁行“范围” 剑指师德“走样”

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近期渝北少数教师的失德行为,严重损害了渝北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教育行政部门将进行明暗督查,清理失德之人。

“行为世范”成“失范”,背后暗藏资源“寻租”

教学敷衍,兼职盖过“主业”。一些老师忙于“串场子”、乐于“找资源”,身兼校内校外各种培训机构职务,——滥用资源,化身招生“掮客”。背后掌握资源伺机寻租或进行有偿家教,对有这种行为的人作了规定,教育行政纪检部门将追溯以往,依法严惩,清理出教师队伍。这些问题虽不是主流但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削弱了学校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承者、开拓者、建设者的引领的功能,削弱了教师作为社会风尚引领者的角色地位,整体公信力失信。去年渝北教育在市里教育评价整体排位处于后三甲。

守住制度红线 上好师德修养“第一课”

教师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其中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师德修养是教师入职培训的“第一课”,这不仅是道德的呼吁,更是制度建设的需求。

“守住师德红线,长效机制是依法治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需严格按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清理校规中与法律冲突的条款;对于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一律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不能姑息迁就、为维护所谓的声誉而有报不查,让“红线”成为“遮丑”的虚线。陈校长在开学讲话中谆谆告诫,教师们一定要守住师德底线:(八不、四严禁)不得与学生发生暧昧关系、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和有偿辅导、不得体罚和羞辱学生、不得乱订教辅资料、不得在公众场合打牌赌博和中午酗酒带酒意上班、不得迟到早退脱岗漏岗、不得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得从事反党反社会的言论和活动。学校为教师划定的教师教学工作的红线有4条;严禁教师脱岗漏岗;严禁体罚和侮辱学生;严禁不备课上课;严禁不批改学生作业。这既是陈校长对教师的保护性措施,又是陈校长对底线、红线的坚定宣示。

规矩戒尺需高悬,红线底线莫去破,违者必究;规矩意识新常态,植根灵魂先垂范,规矩做人。

延伸阅读:

大学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思修是大学里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

团课心得体会800字此次团课,我们邀请到了本院07级辅导员郭老师为任课教师,郭老师在百忙之中还为团课学员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郭老师打破了常规的单调的论述性的党团历史类型的教学方法...

供给侧改革读书心得体会供给侧改革的读书笔记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呢?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通过提高生产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实质市尊重市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供给侧改革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2017教育实践心得体会实习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它教会了我许许多多大道理,把我从幻想中一下子带到了现实的生活中,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2017教育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2017教育实践心得体会范文一...

最新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

教师群众路线的学习心得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下面是教师群众路线的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教师群众路线的学习心得体会1: 党发展壮大的...

路遥人生读书心得体会路遥《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路遥人生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读路遥人生心得体会范文篇1...

生产实习心得体会集锦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心得体会,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呢?生产实习的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 生产实习心得体会篇一: 生产实习已经告一段落,在生产实习中透过对生产机械...

医生医院实习心得体会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医生医院实习心得体会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生医院实习心得体会1 从新生命诞...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