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阅读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 郑)人。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尊号为“诗 魔”。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进士及第。 贞元十九年,白居易与元 稹以书判拔萃同登科,同授秘书省校书郎,两人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任期满后, 二人又一起应制举,制举登科后,白居易被任命为盩厓(今陕西周至)县尉。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被召回长 安,任翰林学士,第二年改授左拾遗,仍任翰 林学士。 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奏论,引起了旧 官僚集团的不满,以越职言事之罪被贬为江州 司马,三年后改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 穆宗即位,白居易被召回长安担任尚书司门员 外郎,接着又改任主客郎中、知制诘。
白居 易不愿卷入党争,于是请求外调,长庆二年 (822年)出任杭州刺史,三年后调任苏州刺 史。 在任苏州剌史回洛阳后,在宰相裴度和韦 处厚的推荐下,白居易相继出任秘书监及刑部 侍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辞 去刑部侍郎职,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名义回 到洛阳。白居易胸怀“兼济”的理想,却又由 于党争激烈而对仕途失望,在这样矛盾苦闷的 心情中度过寂寞的晚年。
白居易一生中结识了 很多朋友,大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政治家,如韩愈、张籍、王建、徐凝、李绅、牛僧孺、裴度、韦处厚、崔群、令 狐楚、李建、元宗简、崔玄亮、李宗闵、沈传师等。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散文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 誉。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 的诗篇,但反映现实的诗歌并不是他作品的全部。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 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他最为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反映了人民 的苦难,揭露统治者的罪恶,控诉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如《卖炭 翁》、《红线毯》、《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 人》、《后宫词》等。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近,他将白话融入诗中,甚至连乡下的老婆婆都能 懂,被誉为第一 “白话诗人”。
他的诗在当时已经广泛流播,上自宫廷,下至 民间,甚至声名远播到朝鲜、日本、泰国等地。白居易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巨 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诗歌的启 示。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现存诗近三千首。
延伸阅读:
大诗人顾城是怎么死的顾 城 追忆早逝的诗人 诗人早夭似乎是文学史的一个定律,海涅、拜伦、普希金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徐志摩、戴望舒、殷夫也在年轻时代就告别了生命。这些诗...
求白居易琵琶行读后感《琵琶行》读后感《琵琶行》表现出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沦落命运,并由此关合到自己的被贬遭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特别真诚...
白居易长恨歌的读后感长恨歌》的主题: (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 (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
求一篇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三到五百字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个凄怆悲凉的爱情故事!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
白居易的长恨歌另选一角度读后感读书一定要读完,不然你不会读到书的精髓,读到书的精华。就像小时候读《水浒》,读的时候十分的吃力,捏着鼻子读下去,有一种要死的感觉,但是读到最后,读到李逵战死沙场依然对宋江大哥...
白居易的长恨歌读后感不得少于五十字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个凄怆悲凉的爱情故事!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
求白居易的观后感“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玉容寂寞...
读了白居易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1、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简直是一场悲剧。 2、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3、参加追悼会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
白居易叙述苦学有哪些人生感悟自述苦学 原文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