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二则

07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李尔王读后感]FANWEN51向大家推荐一份李尔王读后感供参考 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老葛罗斯...+阅读

范文一:

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老葛罗斯特伯爵不事暴政、弃暗投明以示忠贞不二,不折节操,因此惨遭挖眼酷刑,饱受流放自然的落泊颠沛,甚至求死不得求生无望;他虽认识到自己的轻信之罪,终因得知被迫害的儿子仍在人世并陪伴保护着困苦无援的自己,又得到了真相后,由于承受不了悲喜交集之情的重荷而逝。这似乎是自咎之因所致,但似乎也属善无善终之例。这与李尔王不察善恶不分真假而导致无处安身,浪迹荒野,与乞丐为伍,最后在悔恨的刺痛中,在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中,在失去所爱而无法承受的悲哀中结束他八十岁的生命相比,二者都令人同情,促人思索,可见官场的邪恶,可知人心的险恶了。

世事无常至于使悲喜在瞬间交替,而命运无常至于使乞丐与国王一夜之间换位。恩将仇报,认敌为友,美貌黑心,丑相热肠,魔性假语,佛性真言,这就是人类的智愚善恶,这就是生物的弱肉强食,这就是宇宙的相生相克。

苍苍者天,茫茫者地,轮回之中,皆循真理。善报者恶尽,恶报者善哉。今世前因,后世今果。得等于失,善同于恶。迷于五行中,醒于三界外。苍苍者生,茫茫者命,存亡谁握,贵贱何别,人物非异!

范文二: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看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李尔王。不知道别人读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每个人读后应该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能去将莎士比亚这一伟大的悲剧故事去定性为某一种思想定性,所以我对那些所谓专家做出的研究全是作为参考的态度,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专家.他们有自己去理解这篇文章的权利,却永远不能将其强加给每一位读者.我建议每一位懂英文的读者去用莎士比亚的原文读一遍,因为中文里面多多少少会有翻译者的一些思想感情.

莎士比亚这一著作确实有令人深深回味的价值!将其联系在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合适的!它体现了一种人性的丑恶与人性的美丽!

莎士比亚是一个语言大师。在文章中,第一幕第一场葛罗斯特与肯特的一段对话,葛罗斯特就用了低俗语言,这种流行于社会底层的俗语,却更能揭示葛罗斯特真实的内心世界,这种低俗语言的运用消解崇高,降低了高雅语言虚伪的自以为是,起到了引导观众洞悉真实而远离虚假的作用。

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种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会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在这个价值迷失的时代,李尔对整个社会贫富悬殊的愤怒和批评,表达了人们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莎士比亚在这里向我们表达了人的激情,他以一个疯狂国王所有的可怕威风怒号出来,同猛烈咆哮激动的自然相抗衡。这种激情和自然界的暴风雨亲和成一体,使剧情悲愤达到高峰

故事中许许多多的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我们身边的官场里,职场里!为了得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溜须拍马的小人随处可见,然而所谓的领导就喜欢这样的小人,有多少刚步入社会的正义学子们,被这种风气“感化了”,最终改变了自己立志已久正义之梦.不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风气造成的还是这就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又有多少的老人被自己的儿儿女女女抛弃,又有多少为了争夺家产的亲兄弟,最后反目成仇!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又有多少好人得到了好报?还不是有许多坏人逍遥法外!

也许莎士比亚正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象,才用纸和笔去批判.很多人都说这篇文章些的好,可又有多少人从中感悟到了它的真谛,又有多少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有多少人在认识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后改变了自己.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