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评语评价

如何评价先秦道家中华文化概论

0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阅读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这种局面是空前的,也许将是绝后的。这一时期,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史称百家。经过了历史的选择淘汰,到汉代时,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有六家:儒、墨、名、法、道、阴阳。 当时的思想界虽然门派林立,但是归结起来,大家所建设的都是“修己治人之学”,宣传的都是“内圣外王之道”,主张的都是“经邦济世之方”。

“修己”的目标是达到“内圣”,治人的目标是实现“外王”,总之是要把社会治理好。 人格层次的定位 “修己”是一切思想流派主张的起点,大家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圣人”,赋予人们一种理想的人格。这里所讲的人格,指的是做人的层次、格调。例如,儒家的理想人格定位是“圣人”、“至人”,要求人们都自觉地当“君子”。

人格不是商品,人们很难主观地去得到或改变它。人格的形成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例如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经历、知识结构,不同的天赋禀性,都能影响到人格的塑造。在这众多的条件中,知识结构是影响人格模式生成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其他条件的主要因素。例如陶渊明有《归去来兮辞》,王羲之有《兰亭集序》,苏轼有《赤壁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追求和情趣都是由他们的经历和知识结构所决定的。

由于生活内容的缠绕,恐怕很少有人能自觉地就自己的人格层次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人格的层次序列是什么样的?理想的人格层次是什么?我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什么?我的人格处在什么层次?我的自我满足体系处在什么层次?如果人们能多想想这一类问题,那么这对于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实现人类行为的分流,开放出满园的人格奇葩,都是大有裨益的。

道家思想的灵魂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形成了自己对人格层次序列的论证,儒、墨、道、法各有千秋。如果我们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将道家的灵魂、儒家的形象、法家的技巧有机而完美地结合,那就应该是最为理想的人格典型了。 为什么要选择道家思想作为人格的灵魂?这是因为在先秦诸子中,老庄思想所达到的哲学层次是最高的。

汉代的司马迁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先秦六家中的其他五家(包括儒家),都一一指出了不足,唯独对道家的思想全面肯定。从道家思想中提取一些有益的成分作为人格的基石,应该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道家对于人格层次的序列论证,集中体现在《庄子·逍遥游》开篇的一部分里。在这段文章中,庄子列出了4个逐级递增的人格类型:一般的人——民众、官吏和君主,圣人——只为社会和大众谋利而不追求个人名誉的人;我行我素的人——宋荣子一类的人;神人——列子一类不追求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人;至人——实现了精神彻底自由的人。

在庄子看来,一般人乃至圣人都属于人格层次中的最低级别,这类人数量最大,但统统都是名与利桎梏下的奴隶。客观地讲,名与利的追求刺激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也在不断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道家人格的特点就是鄙视名利,追求个人精神的彻底解放。在这方面,庄子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庄子·秋水》中讲到,楚王要封庄子为宰相,庄子说:“我宁愿做一只无拘无束的龟,拖着尾巴自在地游荡在路上。

” 庄子所谓的“另类” 庄子所讲的“另类”(即我行我素的人),具有不同于常人的价值观,其行为不受社会潮流和舆论的影响。他们所追求的是不同流俗的个人意志的强行发挥,其情趣肯定具有一些超凡脱俗的成分。这种人并不多见,从历史上来看,大致有3种人符合这种类型:认为社会黑暗而当隐士的人;追求思想自由而行为不羁的人;淡薄名利而追求特殊成绩的人。

对于社会现状不满,想洁身自好,因而产生退隐避世的念头,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连儒家的祖师爷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也讲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名言。真正的隐士退出了社会名利的角斗场,安贫乐道,由愤世嫉俗而转向逍遥自在,比起利禄之徒而言,应该说是实现了人格层次的一种升华。 从战国时代起,在士人阶层就出现了一批旷达不羁的“另类”。

他们对人生和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明确认识到名利是枷锁,礼法是桎梏,其行为往往表现得放纵怪诞,其实是在追求精神的一种发泄,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撞击。例如《庄子·大宗师》中讲到的孟子反、子琴张两个人,在其朋友子桑户的尸体前弹琴唱歌,羡慕朋友的死去。这类人都具有活泼生动的思想,常有惊世骇俗之举,尤其鄙弃权贵利禄,其思想和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失为一种可取的人格模式。

古往今来,有一种人格典型是最值得我们提倡和效仿的,那就是一些放弃了庸俗的名利目标而追求做出特殊成绩的人。这种人脱离了庸俗趣味的羁绊,孜孜不倦地做他们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例如马克思为了《资本论》的写作在贫困中死去,曹雪芹为了《红楼梦》而穷困潦倒,陈景润为了一个“猜想”而痴迷一生。他们义无反顾...

延伸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读后感800字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个季节的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