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浅析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11月28日 编辑 fanwen51.com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内容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来源于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人民群...+阅读

[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伯明翰学派

[论文摘要]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截然不同。20世纪30一5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占据主导地位。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后,主张文化主义的伯明翰学派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上,经历了从批判到理解的视角转换过程。

西方大众文化是2O世纪初期在美国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日渐发达而最早兴起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蔓延至欧洲大陆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西方大众文化始终是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对其概念尚没有达成共识。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中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对象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注重满足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较,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商业性、世俗性、技术性等特征,并且已经影响到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该研究领域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产生了不同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二是伯明翰学派,以威廉姆斯、霍尔等人为代表,对以往有关意识形态的经典论述进行了批判和分析,借此对大众媒体与国家、个人的关系,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和阐释,提出了新的理论。本文将着力分析两大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理论观点,梳理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转向。

一、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30一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及其对国内学术界的禁锢,1935年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机构的社会研究所迁往美国加州。在当时许多欧洲学者的眼中,美国是文化自由生存的最好空间。然而随着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深入,他们渐渐发现,欧洲法西斯的高压统治,在美国以另外一种和缓的强求一致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高压在文化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基于此,到了40年代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重心转向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研究。

在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中,阿多诺是最早将眼光投注到大众文化的人,他最早把大众文化和高等文化同时纳入到现代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1947年,他和霍克海默在阿姆斯特丹一起出版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著作《启蒙时期辩证法》,其中文化工业:作为欺骗受众的启蒙一章是社会批评学派对大众文化发出的第一记重炮,不仅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尤其是媒介文化批判的基调,而且文化工业一词也成为传播学批判学派在论战中最广泛使用的词汇之一。

文化工业是阿多诺自创的,后来,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一文中,他谈到:1947年,我们的原稿中用的是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后来我们决定用文化工业取代它,因为大众文化和它字面上鼓吹的涵义是有所区别的。大众文化一词总让人误解为文化是从大众中产生的,而事实上它只是在大众中自发产生的类似文化的东西,是流行艺术的短期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必须用文化工业一词来与大众文化划清界限。

对于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法兰克福学派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第一,文化工业时代是一个文化沦落为商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文化工业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行的,文化工业的主控者揣摩大众(即消费者)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对文化产品在生产环节上进行不同的设计加工。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借助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致,这就是文化工业中所谓的管理。文化产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商品交换。文化产品的价值由其所能实现的价值即交换价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特殊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工业生产体系中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备一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特点:商品性、标准型和批发性。文化工业里工业一词指的就是文化本身的标准化。文化工业的整体运作将利益动机赤裸裸地编织到文化市场中,但却假以文化的标签在文化市场贩卖。这些文化形式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为生产者谋取银两,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品质。在阿多诺等人看来,这类文化产品偏离了正常的文化轨道,它以大众消费为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一步步趋向物化,直到沦为纯粹的商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大批量生产批发到人们生活中的精神麻醉剂。 第二,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备隐蔽的欺骗性,这是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特质。文化工业利用新技术重新加工耳熟能详的旧有的文化形式。它对大众的需求体贴入微,根据大众的消费小心翼翼地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口味的文化产品。尽管并不遮掩对利益的追求,但表现出温情脉脉。阿多诺等人分析了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手段:首先,它声称为了让上亿人平等地享受文化工业的产品,一定的重复是必须的。而数额有限的文化产品生产中心与为数众多且需求不一的消费数额之间的矛盾使得有组织地计划和管理文化的生产过程成为必然且合理的选择。然后,它以貌似的自由代替不自由,以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阿多诺说:文化工业的面貌是一个混合体,一方面是流水作业,具有如照片一样的精确和硬度,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残余,多愁善感和早已理性地安排好的浪漫主义。

文化工业的生产原则是:制造最能打动人的,即使它是一个骗局。文化工业信奉的信念是:大众社会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娱乐行业提供消费品就是为了让社会享用。文化工业表面的华丽与热闹掩饰了它的阴谋。它用令人兴高采烈的预购,来代替现实中禁欲的痛苦。隐私是大众文化的卖点,情感成为谈论的话题。在大众文化中,人最终被文化工业异化和同质化,成为一个个原子。植根西方文明发祥地欧洲,哲学思辨和社会批判的思想模式深深植入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中。他们始终站在思想精英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鞭辟入里的批判:在文化工业时代,人们真正值得骄傲的理性被技术理性所取代,从而越来越脱离人类自然本质,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则是种种异化的集合体,人已经变成了缺乏内省和批判意识,缺乏创造力、进取欲望的单向度的人。

二、伯明翰学派:从批判到理解

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转折点。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几乎进入了高度发达的阶段,市场高度完善、资本走向国际化,福利制度和物质生产的丰富在技术上消灭了饥饿和贫困,工业制造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支配和利用达到了前所末有的地步,物质流通和信息传播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物质的丰富和制度的弥补消解了过去社会中的主要冲突形式。与这样的时代相呼应,后现代文化形式诞生了。

20世纪50年代以后所形成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状况使得讨论大众文化的历史语境发生了根本转变。这体现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面临批判的尴尬。此时人们会发现,过去所说的大众文化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文化彻底走出了象牙塔。正是基于这种情况,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发生了转变,即从20世纪上半叶的批判视角转向了理解的视角,从彻底的否定转向了接受和融合。在理解和接受的立场中,颇有代表性的是以威廉姆斯、霍尔等人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

伯明翰学派是指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以理查德霍加特和斯图尔特霍尔为代表人物,他们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方面展开研究,建议将传播活动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该中心的宗旨是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可以说,伯明翰学派引领了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代新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

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着眼于大众文化的异化不同,他们的研究更加关注文化与意义的关系,强调大众文化的能动,认为在大众文化活动中,大众不只是在消费文化商品,也是在利用和改造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不只是大众消费、接受的对象,更是大众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和材料。大众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利用以及利用的程度,体现了大众在文化活动中的积极能动性。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尔引入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将文化的概念从威廉姆斯的整体的生活方式改造成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领域。霍尔把大众文化看作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意识形态对抗、谈判的领域。并进一步指出,大众对大众文化的解码、接受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异质的过程,其中既包含意识形态结构对大众传媒意义的编码的介入和作用,也包含受众在解码过程中对结构的抵抗和解构。然而,大众接受和欣赏大众文化,其过程并不完全取决于大众文化的经济本质和政本.其结果也并不一定是大众对大众文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完全认同,从而接受其意识形态的控制。

三、结语

两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从法兰克福学派到伯明翰学派经历了从批判到理解的转换。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缺乏精英文化的那种批判维度,也缺乏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否定的维度,而且大众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施行着一种全面的文化控制。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具有骗性、操纵性,大众文化并不是大众的文化,而是资本主义文化业的产物。

伯明翰学派最大的批判价值在于借助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大众面对大众文化时批判性接受的主体能力,从而扭转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主体性的偏见,这样统治阶级的意志不再自然延伸到文本生产领域,各种声音可以在文本中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锋。这正体现了伯明翰学派的民主与人本的思想:弱势群体可以经过意识形态的斗争发言,从而到达政治与社会实践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伯明翰学派完成了对法兰克福学派无望的救赎的救赎

浅析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延伸阅读:

电视专访节目《看见》中的大众传播功能又到了大四毕业季,看似轻松好玩的大四生活其实也暗藏着无限的压力,找工作、考研,谋出路的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确保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下面就由FANWEN51小编为大家推荐一...

大众传播学个人简历个人信息姓 名: xxx性 别: 女民 族: 汉族政治面貌: 团员出生日期: 1988年01月婚姻状况: 未婚学 历: 本科毕业院校: xx师范学院毕业时间: 2009年06月所学专业: 广告学外语水平: 英语 (CE...

试析文化研究为例略论现代文学批评的过度发展大学,是绝大多数的童鞋第一次开始写论文的时期。因此,小编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篇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论文摘要:现代文学批...

浅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又是一年毕业季!论文这个字眼对于上过大学的人来说都不陌生,甚至有的人提起它仍心有余悸,而那些没写过的听之闻风丧胆。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论文关...

从文学理论到文化研究的精神脉动在文论界近20年的追新逐后中,文艺 理论 和文化理论 问题 已经变得相当棘手了。在前沿学术问题上的纠缠,使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个现成答案,而是很多困惑。这些困惑往往和真正的问...

中国影视艺术的大众化品格又到了大四毕业季,看似轻松好玩的大四生活其实也暗藏着无限的压力,找工作、考研,谋出路的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确保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下面就由FANWEN51小编为大家推荐一...

试析巴赫金的狂次亿理抢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亿研究临近毕业,很多大学生最忧愁的就是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好了,小编送福利的时间到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广大毕业生们阅读参考!论文...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理论的区域价值观研究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对各因素有详尽讨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场”本是现...

国内部分航空公司消头等舱转型实现大众一向是身份象征的飞机头等舱,最近遭到了冷遇,从6月至今,已有天津航空、南航、中联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宣布取消头等舱,并代之以超值经济舱、商务舱等。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八项规定下...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