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赵建成水墨人物画的中西方元素

12月11日 编辑 fanwen51.com

[写意人物画造型中融合中西艺术论文]学院教育伴随中国美术近百年。国画在其潮汐中匍匐,甘苦得失自待梳理。写意人物画历经传承,是融西法最多的画种。 宗白华先生曾言将来的世界美学自当不拘一时一地的艺术表现,而...+阅读

又是一年毕业季!论文这个字眼对于上过大学的人来说都不陌生,甚至有的人提起它仍心有余悸,而那些没写过的听之闻风丧胆。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赵建成的作品有着对中国传统儒家雄伟、充实之美的继承,以及西方崇高美学的特征,我们常提到中国画理论的经典谢赫六法在赵建成的作品中也得以展现,他认为没有内在精神品质的作品,无从谈品格,粗笔恶墨或小笔小墨的纤巧柔弱的笔墨亦无法承载其内涵。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 写实性 意象性 西洋画

(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绘画艺术也同样令世人叹为观止。我国的绘画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承载着历史,也承载着文化,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和彩陶纹样中可以感受到原始人记录自己的生活、狩猎、舞蹈等等,这是翻开中国人物画历史最早的篇章,到了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人物绘画大量的出现在了青铜器上;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物画,以战国《龙风人物图》、《御龙图》为当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独幅人物画作品;到了六朝时期是人物画成熟时期,画家辈出。唐代绘画以人物画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宋代人物画也一直延续着唐、五代时期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人物的肖像画也是盛行一时,那么到了近现代水墨人物画家更是人才倍出,例如任伯年《吴昌硕像》、《虚谷像》、徐悲鸿《愚公移山》、《泰戈尔像》、蒋兆和《流民图》、周思聪《人民和总理》、方增先《粒粒皆辛苦》、刘国辉《民工潮》等等诸多的代表作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中国人物画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传承能够达到今日这一成就实在令人赞叹!

西方最早的绘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他们的绘画是绘制于洞窟之中的壁画,那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经过了新石器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世纪、还有现代美术等多个阶段的不断演变,也发展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体系,西方的绘画门科多以人物画或肖像画为主,较为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达芬奇、伦勃朗、席勒等等。

在中国,人物画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写意的方式进行绘画,注重的是笔墨和线条;在西方传统的人物画大多都是以写实为主,注重的是造型、结构和光感。那么,我们将如何能把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艺术语境结合在一起呢?如何让中国画与西洋画放在一起的时候能并驾齐驱、等量齐观呢?这也是多年以来一直困扰诸多专家、学者的难题。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位艺术家,他能将这个难题处理的比较巧妙、比较精到。他就是水墨人物画家赵建成先生,赵建成从事中国人物画创作20余载,毋庸置疑,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翘楚,赵建成在继承徐、蒋体系的同时,在王子武先生对笔墨技巧的研究及更加自由的多维空间探索下,他继承与实践,将中西绘画的优点相结合,从而形成他今天的人物画创作新貌。

(二)

我们分析赵建成的绘画艺术,他早年的两种经历对其日后的艺术创作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四年的临摹传统山水画工作,是对赵建成的极大锻炼,他在临摹山水画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三十多种不同的皴法、不同点线面的形态,在他后期的人物画创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次,在中央美术学院三年的西画严格训练,赵建成对人物的造型、结构、体感,有着准确的认识与表达。赵建成曾经说到:50年代美院引进苏式的和西方的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训练手段,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能力的总体性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素描的功绩不可抹杀。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中西方绘画是否能够结合而争论不休,艺术界持有的观点也都是五花八门,大家总是在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怎么能和西方的焦点透视相结合呢?还有中国画的精髓,笔墨精神、书法用笔,如何与西洋画的严紧造型、体块空间、光感表现碰撞出火花呢?从而产生新的绘画语言、新的生命力?

在面对这样的问题面前,赵建成回答到我认为中国画界对写实性与意象性的判断,尚存片面。在观摩研究了西方绘画原作之后得出结论写实性、意象性不属于那个画种的专利,且不说法国印象派及后期印象派及之后的绘画,即使在欧洲古典绘画中意象性亦是随处可见,他们用极具意味的意象性甚至抽象性的笔法、结构塑造出极具写实性的人物形象。

赵建成的这一艺术观点在他创作的先贤录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拿先贤录中的齐白石先生像来举例说明:这幅画作的亮点之处就是在齐白石老先生的头部刻画上,首先赵建成先生运用他的西画造型基础能力将白石老人的形象特征画得栩栩如生,把白石老人的重要形象都给抓住了,赵建成在画头像时有注意到人物头部结构的准确性以及一些体块转折的表现。在画人物头像的过程中也注重光感的处理,统一了光源,他对面部细节的刻画也是相当精彩、细致的,很多小细节他都画得很到位,像眼睛瞳孔的光感、鼻头的高光、嘴唇的唇纹、以及老人面部的皱纹与老人斑都画的细致入微。这些表现方法大多都是西洋画的功力在这里发挥着作用。在头像的绘画上赵建成先生也特别注重笔墨的变化、头像线条的质感。在面部的用笔上,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笔墨的微妙变化与落墨成形的点线面同时构成了和谐的乐章,在线条方面,我们也能感觉出来他很多地方运用了书法用笔的方式进行绘画。应该说他对头像的刻画相当严紧的、相当讲究的。那么相对头像而言,在人物画身体的刻画方面就显得轻松多了,枝干的放松与头部的严紧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画老人身体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虚实的变化关系处理的较为明显。当然整幅画相对比的地方不仅仅只有这些,例如画面干与湿的对比、线条疏与密的对比、墨色浓与淡的对比,还有点线面的对比等等,这也符合了中国传统哲学阴阳辩证的理法。赵建成在画身体部分的时候也是非常注意结构的准确性,每个地方都画在点子上基本没有什么偏差,很多地方做到了笔不到但意到的效果,这点颇为难得,这样即保证了形体的准确性又保持了画面的灵动性与松动感。我们再仔细看看衣纹部分的线条处理,有些地方会用几根排列有序的线条组成,有些地方又显得颇为随意,再看用笔,多为中锋或者侧锋用笔,基本上每一根线条我们都能看出墨色的变化,干湿的结合。在衣服另一些地方的处理上赵建成将其处理成面,用了破墨法完成的,或是淡破浓亦或是浓破淡,表现的相得益彰。当然画面还有运用了很多其它的国画方法,如:积墨法、皴擦法、宿墨法等等。在画面里我们同时也能看到其它西洋画技法的运用,比如说:整体画面的构成感,有些地方画面成了切块或某种形状的构成,还有背景的放空无疑是为了突出人物画的对比效果,使得观赏者一眼便能捕捉到白石老人的肖像,顿时目光将会聚焦到老人的脸上,而后才回到白石老人的身上,这一欣赏过程也是画家事先设计好了的,但是想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我拿以上此画进行分析,就是为了说明赵建成先生能够很好的将中西方绘画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在齐白石老人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四年临摹传统山水的成效,又能感受到他三年中央美术学院素描训练的功力。像赵建成这样一位能够在写实性与意象性,传统国画与当代艺术中相互穿梭的艺术家实为少见。

赵建成有着对中国传统儒家雄伟、充实之美的继承,以及西方崇高美学的特征,我们常提到中国画理论的经典谢赫六法在赵建成的作品中也得以展现,他认为没有内在精神品质的作品,无从谈品格,粗笔恶墨或小笔小墨的纤巧柔弱的笔墨亦无法承载其内涵。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赵建成对中西绘画融合的优点,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传统文化与精神内涵的注重。

(三)

接下来我想谈谈与赵建成先生画风不同的两位画家,首先是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精神有所延续的范扬先生,其次是在人物画中发扬西洋画精神的毕建勋先生。那么我们在观赏范扬先生的画作时,我们常常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延续,首先他的画作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佛学、神话故事等成分,当然作品中也能看到很多现当代艺术的元素。范扬先生的画基本上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线条、笔墨、美学等精神。他的人物画中多以中锋行笔,线条纤细而流畅,在人物的设色方面也都是以平涂为主,画面充满着高雅、复古、空灵的特征,无疑他是中国传统人物画里杰出的传承者。

而毕建勋先生由于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过油画,所以他在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时大多是以西洋画的方式进行绘画,当然这个现象也并非全是,在他的一些单个的人物画作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人物的造型把控是很准确的,对人物头、手、脚以及衣纹的刻画也是相当细致的。从头到脚几乎每个部位的结构及其空间转折的关系都表现的很到位。包括衣服的起伏关系、光影的明暗变化等等。他的画面有很多地方运用了皴檫的方法进行,在画完人物的轮廓线以后就用皴擦法来表现人物的明暗关系。所以毕建勋先生的人物画特别的厚重、有体感、空间感,并且画出来的人物也很写实、活灵活现。在他的人物画作里西洋画的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回过头来我们再对比赵建成先生的画作,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位真正能将中西绘画较为完美地融为一体的画家,并且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意识,作为徐、蒋学派的第三代传人,他不仅具备了文学的素养,而且还担负着中国人物画创新的重任。他虔诚地对待艺术、严肃地对待创作、冷峻地对待生活,我们相信他这一中西合并的人物画画风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赵建成水墨人物画的中西方元素

延伸阅读:

写意人物画造型中融合中西艺术如今的全球化导致了很多中西结合的产物,在写意人物画造型也融合了中西艺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了解写意人物画中的中西艺术吧。学院教育伴随中国美术近百年。国画在...

谈戏曲人物画的创作取材与艺术表现的方式大家对于戏曲人物画感兴趣吗,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戏曲人物画的论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关键词:戏曲人物画 写生 艺术创作中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戏曲舞台表演中的人...

中西方设计艺术本质特征的比较马上就是一轮毕业生,但是好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不知道该怎么写,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艺术理论毕业论文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摘要:设计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也是最广泛存在于人...

试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毕业论文,多少人心中的痛,过来人都体会过那种滋味。为了表示小编对毕业生们的无限同情,在这里直接送上文化毕业论文一篇! 论文摘要: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取向和高语境交际居主...

浅谈国画人物画与现代时装画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黑色的六月,顺利考入大学,转眼间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活就这么过去啦!又是一年的毕业季,毕业成绩单:毕业论文,总是让人头疼。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美术学毕业论文,供大家阅...

关于洋节盛行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大学毕业论文,可能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们还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那么小编话不多说,直接给大家带来文化论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毕业生们哦!论文摘要:近年来,以圣诞节为代表的一系...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电大毕业论文不知道怎么写?没关系,小编给你搜集整理了一篇电大毕业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下喔! 摘要 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

中西方油画艺术中国的美术学注重“意象”的表达方式,讲究以事实为基础所衍生出的带有作者主观情感,寄托精神的意境。西方的美术思维及审美则偏向对于具体细节如实刻画的秉承,其强调客观物质世...

关良京剧人物画在艺术形式上对中外艺术的吸收很多学生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往往有盲目性和轻视心理。不知道如何入手写论文,也不清楚格式要求。加之临近毕业都在忙着找工作或者到处找实习单位,而无暇顾及编写论文,最后往往导致...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