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法院应否受理

11月13日 编辑 fanwen51.com

[劳动争议案件研究]摘要:劳动争议案件是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类型民事案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审判实践...+阅读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②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对仲裁前置的诉讼案件,究竟应适用哪个法定期间?我国《仲裁法》则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法》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没有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就适用该规定的行使权利的法定期间。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是有联系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寓于仲裁时效之中。

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仲裁时效即丧失胜诉权。就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只要当事人申请了仲裁,仲裁裁决书送达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不应当通知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如果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仲裁委裁定不予受理,而法院以其未超过诉讼时效受理,并对其实体进行了裁决,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2条对仲裁时效为60天的规定就失去了意义,劳动争议仲裁也就形同虚设。所以,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即丧失了胜诉权。

延伸阅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XXX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 X劳仲案字[ ]第 号 申诉人: 委托代理人: 被诉人: 委托代理人: 申诉事由及请求的情况: 调解达成协议的内容: 申诉人: 被诉人: 仲裁员: XXX劳动争议仲裁委...

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有什么区别监察和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劳动监察机构是劳动行政部门纠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法行为、主管劳动监察的工作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多方代表组成、处理用人单位和劳动...

统一劳动争议责任摘要:最高人民法院9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解读最新司法解释。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是最新司法解释的重点所在,司法解释主要界定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明确规...

处理劳动争议工作流程我国劳动争议有哪些处理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

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程序 一、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诉书的七日内,决定受理立案与否。决定立案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诉书副本送...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76次部务会审议通过,2011年11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公布。该《规定》分总则、协商、调解、附...

劳动争议中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案例1】原告张某原是天津市某食品厂下岗工人,于1997年1月到被告单位下属某康乐园工作。1998年12月原告与原单位天津市某食品厂解除了劳动合同。自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均领...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粤高法发[2008]13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劳动争议仲...

劳动仲裁时效1. (1993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