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学习方法学习技巧

关于茶的文化知识

05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防火安全小知识]11·9消防日的来历世界各国的火警号码都不一样,但每个国家都选取了让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数字来组成火警号码。美国火警号码为911,我国火警号码为119,那么,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阅读

关于茶的文化知识你知道多少?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很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就是茶的文化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茶的文化知识【1】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据唐代陆羽《茶经》所载,我国唐代以前已经出现了不少茶叶文献。

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后,茶业专著更不断出现,直至近代,不下近200种。

其中唐代至清末,茶业书籍已发现的就有100余部,既有综合类的如《茶经》、《茶谱》、《大观茶论》等,内容涉及茶树栽培、茶叶采制、茶叶审评、制茶工具等多方面;也有就茶事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专门论述的专著,如讲述烹茶用水的《煎茶水记》,介绍制茶、饮茶器具的《茶具图赞》等;还有一类是专门论述某一地区、某种名茶的历史、生产情况和茶叶特色的地方性茶书,如《东溪试茶录》,专门记述福建建安茶叶等。

现将茶书择要介绍如下:

《茶经》唐陆羽撰,成书于公元758年前后。

内容分3卷10节。

上卷3节: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

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

二之具谈有关采制茶叶的用具。

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

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

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中卷1节: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

详细叙述了28种烹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

下卷6节:五之煮写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

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叙述占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

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

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7种工具。

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作者详细搜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茶经》除唐代陆羽最早撰写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后)、张谦德(公元1596年)和黄钦(公元1635年前后)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经》。

此外,宋代周绛于1012年前后曾撰《补茶经》1卷.明代孙大缓于1588年辑《茶经水辨》和《茶经外集》两书。

清代陆廷灿于1734年曾撰《续茶经》3卷、附录1卷(见后)。

潘思齐撰有《续茶经》20卷。

《煎茶水记》唐张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后问世,1卷。

《采茶录》唐温庭药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约失传于北宋,仅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记事不足400字。

《十六汤品》唐苏囱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约在900年前后。

原文佚,引自《清异录》第四卷茗弃部。

从全书文字看,似一篇游戏文字,但对烹茶方法、茶具、茶汤审评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茶录》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

蔡襄自序:因陆羽《茶经》没有记载福建建安之茶,丁谓《茶图》独论采制之事,至于茶的烹试未曾有闻,遂写《茶录》。

分上下两篇,全书不足800字。

《东溪试茶录》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后写成。

作者因丁谓、蔡襄写的建安茶事尚有未尽,因此写成此书。

全书约3000字,首为序论,次分总叙、焙名、茶病等8目。

《品茶要录》宋.黄儒撰,成书于1075年前后,全书约1900字。

作者对于茶叶采制不当对品质的影响及如何鉴别审评茶的品质,提出了十说。

《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撰,成书于1107年。

大观是徽宗的年号,大观初年徽宗著《茶论》,后人于是名为《大观茶论》。

全书约3000字,内容包括茶树的种植方法,采茶的时期、方法、蒸茶、榨茶、制茶方法,以及鉴别茶品方法,并根据陆羽《茶经》为立论基点,再结合宋朝的变革而详加讨论。

关于茶的文化知识【2】饮茶方法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

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

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

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里,茶是药。

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

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佐料,煮做粥状。

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

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

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

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末、冲沸水。

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

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葱、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

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

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

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

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

宋人以饮冲泡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

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饮茶的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

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

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

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

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

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

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

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端。

延伸阅读:

高中化学九大易错知识点总结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

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 和谐世界是继走和平发展道路之后,我国在国际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2005年4月,******参加亚非峰会时第一次提出这个理念。同年7月,******出访莫斯科,“...

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难点,同学们都掌握了吗?对一次函数知识点有疑惑的同学可以收藏,随时复习巩固哦!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

经典中国文化常识有哪些经典中国文化常识有哪些,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中国文化常识,欢迎阅读! 经典中国文化常识大全 第一部分: 1. 第一位女诗人...

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中学历史课内容繁多,时空跨度大,同学们普遍反映学时容易记时难。其实只要展开想像的翅膀运用特别的方法,就能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下记忆知识。现简单列举以下几种方法: 一、单字...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

中国茶艺文化基础知识中国茶艺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茶道艺术,下面是文书帮小编为你整理的茶艺文化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哦! 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1】...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