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学习方法技巧常识

捕捉蟋蟀应该掌握什么技巧

01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在一般情况下,究竟应该选择什么地方才能捉到好虫呢?在宋朝贾似道的《秋壑促织论》 中,有这样一段话:“出于草上者,其身则软;出于砖石者,其体则刚;生于浅草瘠土砖石深坑向阳之 地,其性劣他指出了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蟋蟀的不同特性,可作为捉虫、选虫的总的依据。 除此 之外,根据当前的情况,介绍以下几点规律性的体会,供捉虫时参考。

在农民经常耕耘的农田里或者近期内耕耘过的土地上不宜捕捉。因为这些农田土地大多喷洒 过农药化肥,化肥农药对作物有利,但对蟋蟀来说却是“催命符”,以致在这些地方生长的蟋蟀多为 小、弱、残、薄之物。 再者,由于经常翻动地表,蟋蟀的生栖场所受到侵扰,使之不能安静生长,导致 个体衰弱。另外,在农作物田地中捕捉蟋蟀,特别容易损坏庄稼,这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

此 外,在浅草中、贫瘠土里、瓦砾堆内、粪坑近旁,以及垃圾堆和畜舍旁边,不会有好虫生长。 同时,在 小水沟附近、腐草堆里,也绝少有上将名虫。但是,如果在墙脚边和干燥高敞的地方捕捉蟋蟀,大多 会有上品之虫入手。特别是在荒僻的石坑、岩缝、城墙根、大石板下、废寺弃宇、野家、河畔等人迹罕 到之处,常有体质刚健的珍品异虫。

此外,在以下两种环境里也可能有佳虫隐伏:一种是在体质特 别肥壮的“棺材板”蟋蟀特别多的地方;另一种就是蟋蟀的密度特别小,即在正常情况下,蟋蟀的鸣 叫声特别稀的地方。 在这两种环境里,常常能捉到超乎寻常的上上佳品虫。如能选择好以上诸地, 只要静下心来,慢慢搜捕,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选好了时间、地点,还要有好的捉虫技巧,才能保证一只上等虫手到擒来。

一般到了野外,四下 里都是此起彼伏的虫声,这样就需要从中听出虫的优劣了。 总的来说,要选择那些声音洪亮、雄浑 的虫下手,要找准这种声源。随着季节的不同,它们的声音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早秋时节,应以鸣声苍劲刚烈的作为捕捉对象;若其声抑扬顿挫并呈间歇性以及鸣声虽不 高,但其声调坚实有力,属于“实声”的,更是不可轻易放过;长衣、阔翅之类的蟋蟀\鸣声多宽大、沙 哑,它们的声音特别容易区分,这也是捕捉对象,不可轻弃。

实践证明,那些上好的蟋蟀,往往是鸣叫快捷有力、震动人心,它每振翅一呼,捕捉者的心跳也随之加快,这是因为听到好虫的声音而令人 兴奋所致。至于那些鸣声尖小、连续不断,或声音虽高,但听上去给人一种空洞感、全无节奏的声 音,则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到了中秋时节,虫鸣声要以响亮、刚烈的为好,但是那些发出宽大而沙哑声的,往往是日趋苍老 的垂暮之虫,对它也不必再操劳了。

上品佳虫的鸣声不但具有上述短暂、快捷、有力的特点,而且每 次连续鸣叫的次数,总是单数,即每次急鸣三声、五声、七声,这也是一种区别蟋蟀优劣的依据。如 果在白天听铃声捕捉,方法也大致相同。早期以铃声缓慢、略带沙哑、个头儿较大者多为上品之虫, 那些铃声急促、声音清脆的多为小个儿劣种。 在对虫的鸣声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捕捉对象之后,紧接着就要实施捕捉了。

这时应尽可能地将 动作放轻,一步一步地向声源靠近。然而那些上品名虫也是非常狡猾的,一旦觉察到对自己不利的 些微动静,马上就会销声匿迹。这时,捉虫者应定下心来,在原地或立或坐,静候其鸣声的再次出 现,一旦再闻其声,就立即轻快无声地小步趋近。 必须如此反复斗智斗耐性,最终方可“直捣黄龙”。 当接近目标时,轻轻拧亮电筒,即可看到掩盖着的洞穴,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看到洞穴中的蟋蟀,或头 或领,清清楚楚,扣人心弦。

在这关键时刻,千万不可盲目躁动,以免功亏一篑。 首先,要细心审视洞穴周围的情况,找到蟋蟀的退路,做到万无一失之后,方可下手。 可先用网 轻轻罩住洞口,然后用细草从它的另一个洞口捅入,或者用铲刀在距洞口约7-10厘米处插入地表, 抖动几下,蟋蟀受惊后就会跳出洞穴,落入网中。如果在临近白露时捕捉,洞穴较深,不便用草驱 赶,也可用水灌法促其离穴,尔后捕之。

大凡昆虫都有趋光性,蟋蟀也是如此。 当发现蟋蟀踞伏在利石坚壁之中,可望而不可即时,不 妨用一只小型或微型手电筒拧亮放于洞口,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其是否出洞,它一旦离开洞穴,也就 容易捕捉了。 同时,也可用食物诱捕。其方法是将嚼烂的生蚕豆或有清香味的水果置于两头锯通的大竹筒 中,放在蟋蟀可能会出人的洞口,待至稍晚,蟋蟀出洞觅食时,遇此美食、良穴,必然“乐不思蜀”,藏 宿其中,及至天明,用手轻捂竹筒两头,即可将其捉住。 。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