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学习有什么方法和知识要点]首先,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阅读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列举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物理方法 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 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ClO3 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 2 化学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练习3 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NO3)2〕 B.NaCl〔KNO3〕 C.NaNO3 [NaCl] D.Ca(NO3)2 [AgCl] 2.2 化气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4 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 B.NaCl [Mg(OH)2] C.KNO3〔K2CO3〕 D.Na2SO4〔MgSO4〕 2.3 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练习5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A.Zn B.Fe C.Cu D.Mg 练习6 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份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净置过滤,结果是 A.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 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 C.滤出了一些铜粉 D.什么也没滤出 2.4 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2.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法及题型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图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和以前相比2004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推断题的命题水平更高,试题的灵活度也更大。
一、解题步骤 1. 审题 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 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 解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 检验 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 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1. 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2)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3)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浅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4)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 以物质物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l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3. 以物质特征反应为突破口
(1)分解生成两种或3种物质的反应
(2)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
延伸阅读:
如何推进初中化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初始入门学科,实验多,学习内容多而杂,学习时间短,但所学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密切联系...
有哪些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强记方程式,越多越好,再联系数学方程的思想大题一般就没有问题了,我刚高中毕业,化学考得就是方程式,很多题目都以方程式为基础再加上一些化学性质就成了一道很不错的题,记方程式也...
学习化学的好方法!一、学习中要掌握化学的学科特点 首先,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有文科的特点:基本内容很多、杂而乱,背诵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某位高考状元说过学化学就是背书。只有把书本上的诸...
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怎样提高观察能力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觉得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与环境、材料以及幼儿与幼...
怎样的情境创设能让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更有效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觉得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与环境、材料以及幼儿与幼...
学习化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
与化学因素试述作业场所物理因素具有的特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有哪些你还在害怕做推断题吗? 调查:你认为哪种题目最难 托福阅读中的推断题一直是考生心理的阴影和恐惧,尤其是“推断”两个字,瞬间会让大家联想到柯南, 福尔摩斯之类带有悬疑色彩的东...
化学推断题目解答的秘诀是什么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推断题与无机推断题,主要考察学生深厚的化学功底,只是网络清晰,对化学所有知识点了如指掌。 具体思路分为2大类: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最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