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优秀作文素材作文

作文素材人物林徽因

03月28日 编辑 fanwen51.com

人物生平【1】

林徽因,原名徽音,曾以徽音为笔名,英文名Phyllis。

闽县(今福州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

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

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

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

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

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

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

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

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

在此後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

这是一本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

以後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後发表了几十篇作品。

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

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

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

当时,她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

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

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

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

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

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名的闽籍女作家。

人物作文素材:林徽因【2】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学界的一代才女,人们印象中的她贤淑文弱,瘦削而多病,但她为了和丈夫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却甘愿风尘仆仆辗转于乡间小道,在艰苦的条件下徒步考察。

此时的她肺部和肾脏已经严重受损,但她为了完成最后的工作,不惜将整个生命赌上去,从死神那里夺取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最后的三次拼搏:第一次是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绘图、试做、讨论、修改都在病中完成,1950年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大会上,在毛主席提议下全体起立鼓掌通过这个设计,那时她已经病弱得几乎不能从座椅上站起来;

第二次是抢救景泰蓝,她带学生跑工厂作坊,才使得这种国宝工艺不致失传并且发展壮大,这时的她,肺布满空洞、肾切除一侧、结核菌已蔓延到肠了,一天只吃二两饭,只睡四五小时觉;第三次拼搏是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主要承担纪念碑底座装饰浮雕设计。

1955年4月1日,因为长期积劳,病情恶化,她在同仁医院走完了51年的生命历程,这位柔弱女子就这样勇敢地与死神奋战到最后一刻,从它那里多争到了十年时间,给我们新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林徽因的宽容与血性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占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旦,林徽因在一次聚会上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

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着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素材解读

为了保护文物,林徽因可以超越国家恩怨、家族仇恨;同样为了保护文物,她据理力争、痛斥吴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柔弱女子身上所进发的无穷力量,那力量的源泉是责任。

作文素材人物林徽因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