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事迹材料

农村流动党员先进事迹

1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中职招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我叫李子涛,是三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名数学教师20xx20xx年度是我校九(2)班的班主任,在中职招生中,个人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就我本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所做所想,...+阅读

有这样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脱贫致富,他只身作为农民工走出大山,凭借自己的执着、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步成长为市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他致富不忘乡亲,为乡村输出劳动力1500多名,全乡因此每年人均增收800多元,他就是县乡村外出党员。

解放思想走出致富路

在1988年到1997年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尽管

他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门路,想带领乡亲们尽早拔穷根,奔小康,但是因为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人们思想等方面的限制,付出的辛苦收效甚微。在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后,1997年他毅然决定自己外出寻找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之路。开始,他经人介绍到市鑫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十四项目部打工。在建筑工地,什么重活、脏活、危险活,别人躲着看,抢着干,他从来不叫苦,不喊累,一二月的,寒风刺骨,工地像被冻僵一般,可硬是在连手都不敢拿出来的楼房里忙着安装附属设施;七八月的桑拿天,烈日烘烤着工地,人们连呼吸都显得困难,可硬是在让人窒息的十多层楼房的顶端忙着焊架子浇灌水泥。正是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任劳任怨的朴实,使他赢得了工友的尊重、老板的认可,也使他从小工一步步升任到副总经理。

,公司承揽了驻京部队66325部8000平方米营区建设工程,部队要求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所有的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老板考虑再三,决定把这一重任交给了能干硬活、能打硬仗的负责。在异地施工,费用高,一旦把握不好就会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深感责任重大,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任务。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工程高速进展的时候,“非典”疫情无情地袭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对疫情的防控更是敏感,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要求工程提前完工。这种非常时期要完成非常的工作任务就必须用非常的决心和方法办事,决定要与“非典”和时间赛跑,他针对工程进展情况,认真分析工程形势,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同时还召集了公司里仅有的6名党员,建起了党员先锋示范岗,发动他们带头带领其他工人们加班加点抢抓工程进度。在施工中,他们不仅每天要督促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还要亲自参加一线劳动,抡锤、铲土、搬砖,和泥,哪里人手紧张,他们就出现在那里,几个月下来,脸黑了,人瘦了,手上也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在他的带动下,如期高质地完成了工程任务,赢得了部队领导的赞赏和公司老板的肯定。

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苦干,为自己在建筑行业赢得了一席之地,个人财富积累也一天天地多了起来,成为了全村全乡乃至全县小有名气的致富典型。他的成功创业路让家乡无数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之动心,“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年,还达不到外出几个月的收入。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自己工地上的工人每年需要数十人甚至几百人,为何不能让自己的乡亲们也出去打工挣工钱呢?为此,他一回乡,就根据本村的剩余劳动力情况,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在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当地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抽调一部分人出去打工挣钱。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踊跃跟着他走出了大山,加入了农民工行列。

心系乡亲共同奔小康

在群众眼里,既是一个能人,更是亲人。

在外致了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离家时对全村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带领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当我看到乡亲们一双双渴望富裕的眼睛,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决不能辜负故乡人的期盼”。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村里刘举、郭玉峰、郭占广三名党员,每年靠耕种十几亩薄田的收入艰难维持生活,子女念不起书,老人看不起病,一年到头只能有在过年才能吃到肉。听说后,从专门回到村里,主动邀请他们三人到自己的工地打工。通过几年辛勤劳动,他们不仅还清了全部外债,还成了全村的富裕户。他连续多年带领村民进城从事建筑行业;还通过各种关系把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北京、天津、内蒙、包头等地。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乡每年都有1500多人通过劳务增收致富,平均每年创收14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全乡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多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全乡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没有满足,在他心里还有一个结,那就是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依然耕种着几亩薄田,收入甚微。知道,村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也卖不上一个好价钱,是在家群众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北京及市场上每斤土豆价格在六毛钱左右,而家乡的土豆只能卖到三毛左右,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多次跑市场,终于找到了比较固定的销路。销路有了,人们种植土豆的积极性高了,规模也扩大了许多倍。现全乡每年外销土豆200多万公斤,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0元。

情系故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能自己致富也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义务和责任,乡百姓们谈起时,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

不忘党恩组织聚人心

外出务工期间,深深感到外出务工的农村党员,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大多具有一技之长,是新农村建设难得的人12全文查看才资源,但他们分散在各个建筑工地并处在流动状态中,对这些党员,难管理,难服务,让他们发挥作用就更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务之急是把他们收拢起来,凝聚起来,让他们成为个人致富和带动家乡致富的主要力量,是多好的事呀。于是他积极向乡党委建议在东窑子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0月,乡东窑子流动党员党支部正式成立,他多方协调,使支部有了固定的

办公及活动场所,又自己出资购买了桌椅及办公用品。针对流动党员特点,制作完善了《流动党员管理档案》、《流动党员学习活动计划》及《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制度》等档案资料,逐步建立健全了切合实际的一整套服务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自己多次捐资作为支部的活动经费,并积极灵活组织“三会一课”、晚间党课、网上思想交流等各种组织活动;主动为外出人员特别是失业或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积极安置或慰问处于困境的乡亲。

魂牵故乡人,用爱、用真诚、用行动,为离家在外的党员们搭建起了一个时时依恋的家。

人比山高,脚比路远。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为了逐步把事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进一步拓展了工作领域,又在内蒙赤峰大型便民超市、桥梁维修等多个打工岗位上谋划到了挣钱的营生。当地乡亲们都说,是好样的,他这个党员当的值。

12全文查看

有这样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脱贫致富,他只身作为农民工走出大山,凭借自己的执着、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步成长为市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他致富不忘乡亲,为乡村输出劳动力1500多名,全乡因此每年人均增收800多元,他就是县乡村外出党员。

解放思想走出致富路

在1988年到1997年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尽管

他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门路,想带领乡亲们尽早拔穷根,奔小康,但是因为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人们思想等方面的限制,付出的辛苦收效甚微。在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后,1997年他毅然决定自己外出寻找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之路。开始,他经人介绍到市鑫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十四项目部打工。在建筑工地,什么重活、脏活、危险活,别人躲着看,抢着干,他从来不叫苦,不喊累,一二月的,寒风刺骨,工地像被冻僵一般,可硬是在连手都不敢拿出来的楼房里忙着安装附属设施;七八月的桑拿天,烈日烘烤着工地,人们连呼吸都显得困难,可硬是在让人窒息的十多层楼房的顶端忙着焊架子浇灌水泥。正是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任劳任怨的朴实,使他赢得了工友的尊重、老板的认可,也使他从小工一步步升任到副总经理。

,公司承揽了驻京部队66325部8000平方米营区建设工程,部队要求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所有的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老板考虑再三,决定把这一重任交给了能干硬活、能打硬仗的负责。在异地施工,费用高,一旦把握不好就会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深感责任重大,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任务。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工程高速进展的时候,“非典”疫情无情地袭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对疫情的防控更是敏感,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要求工程提前完工。这种非常时期要完成非常的工作任务就必须用非常的决心和方法办事,决定要与“非典”和时间赛跑,他针对工程进展情况,认真分析工程形势,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同时还召集了公司里仅有的6名党员,建起了党员先锋示范岗,发动他们带头带领其他工人们加班加点抢抓工程进度。在施工中,他们不仅每天要督促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还要亲自参加一线劳动,抡锤、铲土、搬砖,和泥,哪里人手紧张,他们就出现在那里,几个月下来,脸黑了,人瘦了,手上也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在他的带动下,如期高质地完成了工程任务,赢得了部队领导的赞赏和公司老板的肯定。

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苦干,为自己在建筑行业赢得了一席之地,个人财富积累也一天天地多了起来,成为了全村全乡乃至全县小有名气的致富典型。他的成功创业路让家乡无数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之动心,“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年,还达不到外出几个月的收入。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自己工地上的工人每年需要数十人甚至几百人,为何不能让自己的乡亲们也出去打工挣工钱呢?为此,他一回乡,就根据本村的剩余劳动力情况,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在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当地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抽调一部分人出去打工挣钱。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踊跃跟着他走出了大山,加入了农民工行列。

心系乡亲共同奔小康

在群众眼里,既是一个能人,更是亲人。

在外致了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离家时对全村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带领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当我看到乡亲们一双双渴望富裕的眼睛,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决不能辜负故乡人的期盼”。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村里刘举、郭玉峰、郭占广三名党员,每年靠耕种十几亩薄田的收入艰难维持生活,子女念不起书,老人看不起病,一年到头只能有在过年才能吃到肉。听说后,从专门回到村里,主动邀请他们三人到自己的工地打工。通过几年辛勤劳动,他们不仅还清了全部外债,还成了全村的富裕户。他连续多年带领村民进城从事建筑行业;还通过各种关系把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北京、天津、内蒙、包头等地。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乡每年都有1500多人通过劳务增收致富,平均每年创收14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全乡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多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全乡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没有满足,在他心里还有一个结,那就是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依然耕种着几亩薄田,收入甚微。知道,村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也卖不上一个好价钱,是在家群众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北京及市场上每斤土豆价格在六毛钱左右,而家乡的土豆只能卖到三毛左右,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多次跑市场,终于找到了比较固定的销路。销路有了,人们种植土豆的积极性高了,规模也扩大了许多倍。现全乡每年外销土豆200多万公斤,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0元。

情系故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能自己致富也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义务和责任,乡百姓们谈起时,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

不忘党恩组织聚人心

外出务工期间,深深感到外出务工的农村党员,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大多具有一技之长,是新农村建设难得的人[]才资源,但他们分散在各个建筑工地并处在流动状态中,对这些党员,难管理,难服务,让他们发挥作用就更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务之急是把他们收拢起来,凝聚起来,让他们成为个人致富和带动家乡致富的主要力量,是多好的事呀。于是他积极向乡党委建议在东窑子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0月,乡东窑子流动党员党支部正式成立,他多方协调,使支部有了固定的

办公及活动场所,又自己出资购买了桌椅及办公用品。针对流动党员特点,制作完善了《流动党员管理档案》、《流动党员学习活动计划》及《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制度》等档案资料,逐步建立健全了切合实际的一整套服务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自己多次捐资作为支部的活动经费,并积极灵活组织“三会一课”、晚间党课、网上思想交流等各种组织活动;主动为外出人员特别是失业或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积极安置或慰问处于困境的乡亲。

魂牵故乡人,用爱、用真诚、用行动,为离家在外的党员们搭建起了一个时时依恋的家。

人比山高,脚比路远。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为了逐步把事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进一步拓展了工作领域,又在内蒙赤峰大型便民超市、桥梁维修等多个打工岗位上谋划到了挣钱的营生。当地乡亲们都说,是好样的,他这个党员当的值。

延伸阅读:

“三等功”个人事迹材料我叫xxx,男,19 年9月出生,19 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 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教育教...

最美学生事迹材料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践行社会主...

敬业事迹材料一个80后组工干部的代表,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对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他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 敬...

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走进下我们的墩村,就会看到完善的基础设施,靓丽的村容村貌,繁忙劳作的村民,呈现出一派蓬勃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墩村全村土地6930亩,5506亩林地,35亩耕地,4个村民小组,167户,686...

小学优秀党员教师代表事迹材料——优秀党员代表郭曦老师事迹材料 郭曦,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保定市高新区小学体育教师兼德育处副主任。从教以来,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直坚持"以德...

三好学生个人事迹材料张娟同学现任扬州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扬州大学旅游烹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她于2004年九月入学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要求进步,积...

小学生环保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我叫宋涛,是个快13岁的小伙子,是六年级的小学生。 我热爱劳动。在家里,我努力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我就经常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每到中...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王能明,男,35岁,金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所维修班电工。自20XX年进入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所以来,从对路灯系统工程的一无所知到全面掌握各项技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工和...

师德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李地秀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我校的李地秀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典范,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