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节日大全

中秋节为什么要烧塔

04月20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中秋节为什么放花灯]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 三、七巧节、中秋节...+阅读

中秋节为什么要烧塔

烧塔是中秋传统节日潮汕地区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相传它是汉人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起义信号。元朝统治中国以后,采取种族歧视的政策,蒙古贵族没收了汉人的马匹和兵器。剥夺人民游神赛会的权利,甚至不容许百姓夜行和夜间点火。为了监控老百姓活动,元统治者把五户人家编成一甲,由元政府派一名蒙古贵族当甲长,甲长由五家轮流供养,甲长到每家受供养前后,都要秤体重,如果体重减轻,负责供养的那一户就要受惩处。元朝贵族在各乡村作威作福,勒索百姓财物,奸淫良家妇女。他们做贼心虚,怕受百姓报复,规定每甲五户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其余的没收。元朝末年,黄河连年水灾,物价飞涨,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因此,韩山童、刘福通等白莲教领导人便利用宗教作掩护,发动起义开展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元未了顷帝至正十一年(1352年)夏天,刘福通领导的白莲教——红巾军在皖北预南一带举起反元旗帜,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潮汕人民为与周边统一步调,按事前密约,于八月十五这一天,在空旷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烧猛火,作为行动信号,一齐动手,宰杀那高居人民头上的蒙古贵族“鞑子”。从此,烧塔便成为中秋习俗相沿下来。

烧塔这一民俗活动,府县志多有记载。清顺顷治《潮州府志》载:“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儿童烧塔为乐。”光绪《潮阳县志》载:“中秋煨芋,制团圆饼,号‘月饼’,晚间玩月以为乐。儿童则聚瓦片结小塔燃之。”

潮汕烧塔多为青少年玩乐活动,中秋前几天,青少年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据积聚瓦片的多寡及参与者的年龄层次而定,10岁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两三尺高。青年砌的规模较大,因为他们年龄大些,会从四方八面搬来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对的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作为竞赛项目,塔建得高、烧得美和旺的,经群众评议后给予奖励。

解放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中秋烧塔在乡镇已基本消失。

然而,汕头旅游景点中信度假村酒店却弘扬和发展了潮汕这一民俗活动。中信度假村独处海滨,拥有广阔的海滩,是举办烧塔活动独一无二的好去处。该度假村已连续三年举办潮俗烧塔贺中秋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欣赏,受到游客热烈称誉。中信度假村把原来低档次的瓦塔发展为红砖塔,在中秋节前一周就请数名专业泥灰工,在海滨的沙滩上用红砖条搭建高八米的砖塔,工人按“品”字规格和塔的模型,如同建筑房屋一样,用水泥拌细沙把砖条粘紧,以保证塔身稳固。远远望去如同碉堡或楼的砖塔需用红砖2800 多条。中秋夜晚,度假的与专程 前来观赏烧塔的群众簇拥海滩,堆满塔内的树块与木头经点燃之后,火苗迅速窜起,在海风的助燃下,火焰从塔口冲出数丈高,烧至高潮,塔身通红,泼上盐巴之后燃起一道道火星,如一束烟花喷起,与明月大海交相辉映,极为壮观。观赏的人群,欢呼雀跃,也有抑制不住激情的,在火塔之旁,大海之滨,围成大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中信度假村酒店的烧塔活动,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为外地游客了解潮汕民俗文化开辟了—真窗口。

中秋节的由来五百字

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从习俗上看,过去中秋节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现在送礼更兴旺。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延伸阅读:

为什么要有中秋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10月3日中秋阴历八月十五(中秋、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团圆节) 今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两节成双”,假期长,喜庆多。老人与儿孙晚辈们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是人生的...

为什么有中秋节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在中秋节吃月饼是因为,古代时人们把月饼作为一种祭拜“月神”的供品,待祭拜活动结束后,将其作为一种节日食品赠送亲友或与家人一起食用。之后将月饼作为一种中秋习俗,主要源于一...

为什么人们要庆祝中秋节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中秋赏月起源于人们对于月亮的崇拜,自周朝就有拜月仪式,后面又有了祭月的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减淡,欣赏的态度逐步加强,到唐代,中秋节正式形成,中秋赏月也...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节目都有美丽的传说。这些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现了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

元宵节过后为什么要烧龙元宵节过后为什么要烧龙,为什么要舞龙?【草把龙】 原是一种祈神驱瘟、防火、降雨的活动,后演变成一种健身娱乐活动。清同治《来凤县志·风俗志》载:“五六月间,雨阳不时,虫或伤稼,...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