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如何推动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02月21日 编辑 fanwen51.com

[城乡一体化农村对联]济水开源,源远流长,千重波浪千重锦; 民生为本,本深叶茂,一体城乡一体春。 楼台簇绿,燕剪裁春,画里诗中何所似; 电脑下乡,新车入户,农村城市最难分。 梅柳万家春,济源有若桃源美; 城乡...+阅读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 提升村庄、 城乡互融、 协调发展, 最终消灭城乡差别。 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 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 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 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 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 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 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 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 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农民进城与否, 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 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

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 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 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

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 政策为前提, 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 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 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领导重视 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领导重视 领导 党政领导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寻找各种方式途径,向“三农”输血、向“三农”倾斜,努力在财政预算、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兴办社会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 坚定不移地把农民作为受惠中心, 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 同时,政府职能要准确定位,必须针对管理幅度小、机构交叉多、资源共享差、职能不配套 的问题, 对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

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使财政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结构趋于合理,把更多的资源尽快投向农村。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核心是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 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在统一规划中,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 设施配套到农村。

(五)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

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 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 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 对沿交通干线、 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

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 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 展之路。

延伸阅读: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取得哪些进展2018年8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

如何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要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升农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撑能力,促进城乡各个产业互动发展,...

简述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和结合状况...

如何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如何协调发展诉调随着以基层司法所为平台的基层大调解格局工作的推进和开展,亭林司法所立足“社会矛盾预防在先,矛盾苗头排查在先,纠纷发生调解在先,群体事件防激在先”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快捷、...

如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 推进新型...

坚持协调发展重点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什么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培育有全球...

为什么说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1、县域经济是县域间经济社会协调与发展的切实内容,对省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根本的促进作用. 2、县域经济的启动,不仅单在经济方面,同时也要求在其他方面如生产计划、生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个巨 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努力。必须在深入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加强对区域发 展的协...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