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工程经济学答案

02月24日 编辑 fanwen51.com

[求发展经济学答案]1. F(λK,λL)=(λK)½(λL)½=λK½L½=λF(K,L)=λY,可见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2. 人均生产函数y=Y/L=(K½L½)/L=(K/L)½=k½,即f(k)=k½,其中k=K/L为人均资本。 3. 根据新...+阅读

工程经济学答案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50000-2800+2000)/5=9840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第一年折旧额:50000*2/5=20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50000-20000)*2/5=12000(元) 第三年折旧额:(50000-20000-12000/5=3600(元) 第四年、第五年折旧额:(50000-20000-12000-3600-2800+2000)/2=6800(元) 年数总和法: 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第一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5/(5+4+3+2+1)=16400(元) 第二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4/(5+4+3+2+1)=?(元) 第三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3/(5+4+3+2+1)=?(元) 第四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2/(5+4+3+2+1)=?(元) 第五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1/(5+4+3+2+1)=?(元)

工程经济学习题答案要求详细解答

这是一个典型的货币时间价值问题,,不过由于每年的收入和支出额都不一样,所以要分步计量,收益应该是在每年年末得到的吧,算终值也是14年年末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

(1)现值,第一年折现P1=-1000(P/F,12%,1) 1 (由于是支出,所以是负的,以下同理) 第二年折现P2=-1500(P/F,12%,2) 2 第三年折现P2=200(P/F,12%,3) 3 第四年折现P2=300(P/F,12%,4) 4 第五年折现P2=400(P/F,12%,5) 5 第六到十年折现(折到第六年年初)P6-10=500(P/A,12%,5) 然后再把这个值折到第一年年初=P6-10(P/F,12%,5) 6 第十一年折现P11=450(P/F,12%,11) 7 第十二年折现P12=400(P/F,12%,12) 8 第十三年折现P13=350(P/F,12%,13) 9 第十四年折现P14=400(P/F,12%,14) 10 然后把这十个式子的值加起来就好了,P/F是复利现值系数,P/A是年金现值系数

(2)终值 F14=450 F13=350(F/P,12%,1) F12=400(F/P,12%,2) F11=450(F/P,12%,3) 第六年到第十年的终值折到第十年年末 F6-10=(F/A,12%,5) 再折到十四年末=F6-10(F/P,12%,4) F5=400(F/P,12%,9) F4=300(F/P,12%,10) F3=200(F/P,12%,11) F2=-1500(F/P,12%,12) F1=-1000(F/P,12%,13)把这些加起来就好了(F/P是复利终值系数,F/A是年金终值系数)

(3)这个应该就=1000(P/F,12%,2)+1500 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呵呵...

有会工程经济学的吗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这就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在两个以上技术方案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使它们“可比”,因此要掌握4个可比原则,资金在运动中会产生价值(随时间变化),其增值部分就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随时间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资金金额可以折算为某一时间点上相同的金额,这就是资金的等值计算。除了识记部分,应用部分重点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公式。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识记)

1、工程实践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是“产出”同“投入”的比较。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相对值)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绝对值)

2、名词:劳动耗费指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可以看出,有两种劳动消耗和两种劳动占用,活劳动消耗是人的脑力体力消耗,物化劳动是指原材料、燃料等一次性消耗和厂房、设备等的渐损消耗。物化劳动占用就是原材料等使用前的储备;劳动力占用就是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数量。)有用成果就是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注意是有用的成果。

二、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识记)

1、三类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对照下图回忆各指标的含义及其表达公式,识记各类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具体指标。...

延伸阅读:

经济学基础习题跪求答案资源配置是指根据社会需求,组织物资资料、设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求两道经济学问题的答案谢谢1.: (1)满足一段时期的进口用汇需求。根据经验值,一个国家保持相当于3—4个月的进口总额,或相当于GDP20%的外汇储备较为适宜。(2)保证外债还款的外汇需求,一国的外汇储备应至少满...

华理西方经济学。。求答案1、b 若MC=AVC,该点称为停业点。 2、a 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其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B 科斯定理 (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

求西方经济学答案一、1.A 选项都是财政政策,没有货币政策,题目错了吧。2.A 3.A 4.D 5.A 6.D7.D 45度线,纵坐标等于横坐标收入,所以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就是储蓄8.A 9.C 10.B 二、...

西方经济学急求答案1谷贱伤农,是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小于1造成的。粮食供给多了,导致价格下降(竞争造成的,根据需求曲线,价格与数量的反比关系)。但是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小于1,降低价格,反而会带来总收...

工程经济学计算题首先需要画出企业每年的现金流: 把0-5年的现金流转换为0年时的净现资产:NPV NPV=-2000+(-1000)/1.1+(-1000)/1.1^2+(-2000)/1.1^3+(-2500)/1.1^4+(-1000)/1.1^5=-7566.62 万...

工程经济学的图书目录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含时间因素的货币等值计算 一、利息公式 二、等值的计算 三、电子表格的运用 习题 第三章 投资方案的评价判据 一、投资回收收期 二、净现值、将来...

工程经济学研究什么内容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

经济法案例答案(1)社会公众股所占股本总额比例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中,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须达公司股份总额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