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生:(高举小手)我!我!…… 生:老师叫我!叫我!叫我!…… (课堂上热闹非凡。有的学生站了起来,有的学生甚至冲到了讲台边,把手 举到了老师的面前) 师:下面请***说!(老师不得不提高嗓音,加大音量)...+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马卡连柯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那么,我们目前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呢?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认为: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主要是知识性德育,即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校德育的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虽然在某些方面也说明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是很难实现德育目标的。而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性。她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成长是幸福的,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的,克服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样是幸福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孩子往往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幸福,而家长给他们的也往往只是物质的幸福,这样,即使他有了很多物质的幸福之后,仍然体会不到精神的幸福。还有一些孩子,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变态的心理,他们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幸福。
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幸福
一、课前准备——幸福伊始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不在状态。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准备不足,被迫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点,老师是在强迫学生学习准备不充分的知识,我想这堂课的过程肯定不会是幸福的!学生的准备应分为以下两种:
1.思想准备
高中的数学是迈入大学的一道门槛,高中的学生都必须精通所学的内容。高中数学充当的角色就是一个守门员。很多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在父母的督促和鼓励下,在课前及课后请家教补习,做很多练习。以便能跟上新的课程。学生就会在课前给自己心理暗示:这是我必须要学会的东西。大量这样的暗示,最后“成功的学生”都是怀着对数学的恐惧和诅咒来完成学校的教育。
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同学课前曾这样对我说:“老师您告诉我,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若干年后说不定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函数?但是我也会生活得很好啊!”
Paul
Tillich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害怕无意义为特征的时代。”这是一种对精神的渴望。每天吃早餐时,你想过它的营养成分搭配吗?在上课时,你想过坐在什么位置才能最清楚地看见黑板吗?上学路上坐公共汽车遇到堵车,你想到尽快消除堵车的方案吗?这些都与数学知识有关吗?数学是让你的生活和精神都得到极大满足的课程,你会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幸福。
2.知识准备
提前对要上的课有所了解。课前给学生时间预习,知道这节课将会用到什么以前的知识又会学得什么样的知识点。让学生知道“用后而知不足”,学生想从这堂课中真正的学到什么东西。
二、课堂教学——幸福的爆发
1.笑对学生,激情上课
我们的感觉从来不会欺骗我们。当学生坐在课堂里,教师笑对他们激情飞扬的讲解与苦脸并毫无激情的讲解而言,我们会非常乐意地接受前者,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在这样的数学课上感觉到快乐、幸福。
在我的教学中,前辈们总是会告诫我要对学生很严厉,不要对学生露笑脸,这样学生就会怕你。我想这样的课堂可能只会让学生更加紧张害怕,又何谈开放学生的大脑?
2.情境教学,调动气氛
心理学指出:情境记忆是最难忘记的。数学课堂情境会为学生打开学习数学的明亮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学生会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很多学生上了初高中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其实数学课上的欢乐不应从小学(小学的课堂都是讲故事的情境引入为主)就结束,其实高中的课堂也应是充满乐趣的。高中数学有很多的情境活动,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了解这些活动的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降低,幸福感随之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学生的幸福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教师的认知水平。
情境教学给出一种实际情景和需求,以解决现实困难为标志。
笔者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1)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录像、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
3.将课堂“还”给学生——活动单导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数学其实是一个“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的过程。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有趣的数学活动就成为了数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在强大惯性的作用下把已然当做必然。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给予适时恰当的点评,但不能把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成为有需求的人(对数学有需求),有需求的人愿意而且能够促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
三、课后作业的布置——幸福延续
作业的布置也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数学课的延续。在笔者的教学中,一堂课前面的步骤都做得很好时,但老师一布置作业就会露馅,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就会减弱。
传统的数学教师布置作业,是以高考为参照标准,通过布置习题来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通常作业的形式非常单一:作业不鼓励合作,不重视过程,对作业的评价也是被动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数学内容的分类: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数学作业也应是创造性的、开放性的。如:自选作业(开放题型),研究性作业。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它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来承担。”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时,我们会倾向于认真地对之加以探究。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将数学幸福还给学生,最好的数学课堂是幸福开始的地方。
班主任如何提高育人智慧享受教育幸福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正是这个组织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处于核心地位;班主任老师是班集体中的一个特殊成员,是班级建设的舵手,在班级建设、班风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是学校进行各项工作的骨干,是联系本班任课教师的纽带,更是协调学校和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的枢纽。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学生,还要担不少责任,实在不容易呀。但做好班主任工作,对自己本身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自己用人、识人能力,规划、计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个很好的锻炼。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呢?
一、如何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
(一)何谓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是各种专业素质在教师身上综合实现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做出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往往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格,他的教育工作能够达到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境界。教育对于这样的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教育智慧使教师能够从繁杂、枯燥、沉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抽身,进入幸福美妙的教育生活境界,不仅解决了自己专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 我想,作为学校中坚力量的班主任,成为一个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更是一个义不容辞的发展目标。
(二)理念智慧
1、关于人的本质探索 马克思理论:先有衣食住行,才有上层建筑。 美国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追求有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爱的需要(关心),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国古代理论: 一类是“善”性。对于人类的“善”,孟子有过论述,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认为追求真善美是人的天性。 二类是“恶”性。对于人类的“恶”,荀子有过论述,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伦理亡焉。”同样,我认为,荀子也是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但人生性贪婪,好逸恶劳,喜声好色,确是体现了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本性。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理论: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向一口充满了各种欲望的沸腾的大锅,要求尽快达到满足,不顾现实。自我要考虑现实,像一个骑马的人,不能任马由缰。超我是人追求的最终目的,根据道德理想至善的原则。 我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想说一个道理,人有假恶丑,也有真善美,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弱化学生的假恶丑,发展学生的真善美。
2、教育的重点在哪里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有一个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项智能,但是,这七项智能在具体人身上会表现出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这方面是“特短”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是“特长”。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某些短处耿耿于怀,而应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长处上。 人的智慧发展是不均衡的,总有智慧的强势和弱势。教育的重点就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强势,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个学生都能熠熠闪光。没有不成才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秘诀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3、怎样对待学生的错误 一个经常给你添乱的学生和一个常常让你惊喜的学生你更喜欢哪一个?答案不言自明,但是,哪一个学生又不犯错误呢?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有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是《未有天才之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好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怎么理解幸福心理学倡导下的快乐学习教育理念
幸福教育理念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和保障,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人的一生所获得的幸福的高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生活所获得的幸福的高度和深度。教育能为人的物质生活幸福奠定必要基础,能为人的社会生活幸福打下一定基础,能为人的精神生活幸福打开广阔的空间。幸福,需要教育。教育能带来幸福。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为教育内容,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培养师生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性质,师生在教育过程是幸福的。教育的过程本身是体验幸福的过程,并使人在体验幸福的过程中领悟幸福真谛。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对人生而言,幸福是不可以存储和转移支付的,教育不能以牺牲今天的幸福为代价换取明天的幸福。
学生享受幸福是现时的,当下的,此时此地的。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同时,教育也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做准备。通过教育,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定基础。幸福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目的回归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关照,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育学生如何得到幸福生活。道德教育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要途径。进行幸福教育,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内心情感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健康人格是幸福教育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幸福教育的起点。幸福教育,要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的、精神的、心灵的幸福生活。
因为学生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幸福能力主要从老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 幸福教育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能动的教育实践。幸福教育思想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认识和事件的主体的理论,特别是人的主体性的理论是幸福教育的哲学基础。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工不同。左半球侧重逻辑思维能力,右半球侧重直觉的形象思维功能,只有两半球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念的逻辑的大脑左半球的训练而忽视了右半球的功能。幸福教育引入情感因素,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以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充分发展。 最新脑科学对神经系统和大脑中枢的研究发现表明,幸福有科学证据:爱的激素、迷走神经、前额叶皮层活动左右着或反应着人的幸福感。
这是幸福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由认知操作心理系统和情意动力心理系统的协同活动而构成的,学生学习活动同样也是由这两个系统构成。幸福教育中加入情感因素对学生认知操作活动具有增益或减耗作用。另外,情感还具有心理上的享受功能,幸福产生于身心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并能在享受现实生活中实现幸福教育的目的。这是幸福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人们重新解读进化论发现,直立人的骨盆变窄、大脑皮质比重大、裸露皮肤多等,表明人需要保护、爱、触摸、沟通。进化决定了人类本性是善良、友爱、相互支持的,人类具有善良的天性,具有获取幸福感的生物基础。这是幸福教学的生物学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幸福教育紧扣了教育发展的主题。这是幸福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延伸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讲,对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听、...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其它解法,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怎样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
怎样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勤奋读书、充实自己的好时机,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
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它是在先天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的长期影响,逐渐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将会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地说自信、坚强、乐观、求实创新、...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活泼开朗,奋发向上,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与人友善,自信乐观,做事认真负责,有创造性,从而健康成长。那么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一、精神鼓励法 或许有不...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从课堂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
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化,将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