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03月03日 编辑 fanwen51.com

[从社区工作的角度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2

如何发展中国农村经济

民主。没有这个,中国再多的发展成果都只会变成官员的美食。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但反观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其它比较:教育投入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占GNP的比例为5.1%,发达国家为5.3%,撒哈拉的南非国家为4.6%,印度为3.5%,最不发达国家为3.3,中国为2.3%(成为世界上投入最少的国家?)。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1%,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逐年减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受教育人口的中国,只用了占世界各国教育总开支的1.5%;美国两亿人口,教育经费为7千亿美圆,中国十三亿人口,教育经费仅0.4千亿。

一个以公有名义占有了国家财富的裆派,垄断分配财富的权力,其结果就是产生世界上最大的腐败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29年以来,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亿万农民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28年以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容貌欣欣向荣;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不到1/10(9.3%),却解决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20.5%)的人口吃饭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贫困人口比例占世界总数的1/4,减少到目前的1/20,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也就是说,中国用了20年的时间,解决了2亿2800万农民脱贫(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5年的2148万),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为世界消除饥饿与贫困做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和国际有关组织认为:世界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供应实现历史转变。我国目前有七种农产品产量(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和水果)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 几大农产品增长情况是:粮食1949年为2264亿斤,2005年达到9680亿斤,增长3.3倍,人均占有量增长0.8倍;棉花产量1949年为44.4万吨,2005年达到571.4万吨,增长11.9倍,人均占有量增长4.3倍;油菜籽产量1949年为73.4万吨,2005年达到1305.2万吨,增长16.8倍,人均占有量增长6.4倍;花生产量1949年为126.8万吨,2005年达到1434.2万吨,增长10.3倍,人均占有量增长3.7倍;茶叶产量1950年为8.2万吨,2005年达到93.5万吨,增长10.4倍;水果产量1952年位244.3万吨,2005年达到16120.1万吨,增长65倍,人均占有量增长28倍;猪牛羊肉产量1952年为3430.7万吨,2005年达到7743.1万吨,增长1.3倍,人均占有量增长10.6倍;水产品产量1952年为166.6万吨,2005年达到5106.1万吨,增长29.6倍,人均占有量增长46倍。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343亿元,2005年达到39450.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7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中国。我国农产品的供应已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三、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952年的73元提高到2005年的3255元,增长43.6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解放初期的60%下降到45.5%。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多,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的29.7平方米,其中55.9%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90.6%的农户住房拥有卫生设备。2005年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1辆,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84台,电话机58.3台,电风扇146.4台,电冰箱20.1台,家用计算机2.1台。

四、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和现代化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农业机械化总动力1978年为11750万千瓦,2005年增加到68397.9万千瓦,增长4.8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978年为557358台,2005年增加到1395981台,增长1.5倍;小型拖拉机1978年为1373000台,2005年增加到15268916台,增长10.1倍;农用排灌柴油机1978年为2657000台,2005年增加到8099100台,增长2倍;有效灌溉面积1978年为6亿7447万亩,2005年扩大到8亿2544万亩;化肥施用量1978年为884万吨,2005年增加到4766.2万吨,增长4.39倍;农村用电量1978年为253.1亿千瓦时,2005年增加到4375.7亿千瓦时,增长16.3倍。

谈谈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

1.我国经济或是农业经济转型从长期来讲是没有失败的,只是从很多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整体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滞后于国名经济整体发展,当然这和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有直接的联系。

2.农业经济结构转型,首先我们都知道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其实就是要让小农经济转变为产业化的科技含量高 的大生产,但是,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有很大区别,工业有很大的增加值,而农业发展没有增加值,这也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差距越来越大,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滞后于工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所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把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定位为滞后,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

3.那么要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型也就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只有靠我国现阶段发展超前的工业反哺农业,工业财政反补贴农业财政,这样来做,。现阶段我国虽为农业大国,但是实际上2010年粮食总产量是两千多亿斤,,全年向国外进口粮食120万吨,这说明我国农业还是不能满足本国市场,,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耕地流失,荒芜严重。解决方法只有国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合理补贴,来吸引鼓励已流向工业或其他领域内的劳动力来继续发展农业。另外不能因为我国农业产量无法满足本国市场而采取限制出口的政策。这样我国农业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得到缓解,但是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与国民经济整体达到平衡。

延伸阅读:

概述物流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一、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 物流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众多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产业结构,以及成千上万种产品,必需依靠物流把它们联结起来,就象血管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含义生产发展,这里的生产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而且应包括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农村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要稳...

怎样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文明是社会高度发达的标志,生态是自然状态美好的标志,生态文明则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大计、上升为国家意志,是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明确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工业化、城市无节制的扩张以及交通的现代化正在大规模地吞噬着土地的精华——耕地。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大规模的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的速度远远高于土壤再生的速度(即使是在...

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什么1)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

技术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繁荣和进步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和支撑。当今世界,随着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技术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论述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什么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这样思考:1.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论;2.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发展和...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