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数学问题假设法

06月11日 编辑 fanwen51.com

[小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数学问题]1\因为任意一个自然数除以6的余数的可能结果有:0,1,2,3,4,5共6种 ,而有7个数,这样会产生7个余数,那么在7个余数中至少有两个余数相同,找出这两个数作差,刚好就可以把余数减掉,那么...+阅读

数学问题假设法

1、一批邻居,师徒合作12天完成,师傅因故停工5天,所以共用15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师傅独做多少天?

解:设共有120个零件。

工效和:120÷12=10(个/天)

假设师傅没休息可做:10*15=150(个)

师傅每天做:(150-120)÷5=6(个)

独做需要:120÷6=20(天)

答:师傅独做需要20天。

2、一项工程计划50人做30天完成,现在先由24人做10天,假定每人的工作效率相同,要按其完成,以后每天要安排多少人?

解:设每人每天做1个。

一共有:1*50*30=1500(个)

已经做了:24*10=240(个)

还差:1500-240=1260(个)

还剩:30-10=20(天)

需要:1260÷20÷1=63(人)

答:以后每天需要63人。

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步骤

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步骤:

(1)(归纳奠基)证明当 取第一个值 时命题成立;证明了第一步,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但仅靠这一步还不能说明结论的普遍性.在第一步中,考察结论成立的最小正整数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考察几个正整数,即使命题对这几个正整数都成立,也不能保证命题对其他正整数也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 时命题也成立;证明了第二步,就获得了递推的依据,但没有第一步就失去了递推的基础.只有把第一步和第二步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普遍性的结论;

(3)下结论:命题对从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都成立。 注:

(1)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时,“归纳奠基”和“归纳递推”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2)在第二步中,在递推之前, 时结论是否成立是不确定的,因此用假设二字,这一步的实质是证明命题对 的正确性可以传递到 时的情况.有了这一步,联系第一步的结论(命题对 成立),就可以知道命题对 也成立,进而再由第二步可知 即 也成立,…,这样递推下去就可以知道对于所有不小于 的正整数都成立.在这一步中, 时命题成立,可以作为条件加以运用,而 时的情况则有待利用归纳假设、已知的定义、公式、定理加以证明,不能直接将 代入命题.

数学归纳法怎么正确使用

数学归纳法主要分为第一数学归纳法,第二数学归纳法,倒推归纳法,螺旋式归纳法

(一)第一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有如下步骤: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

对于某个与自然数 有关的命题 ,

(1)验证 n=n0时 P(n)成立;

(2)假设 no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 n(>n0),命题P(n)都成立; (三)倒推归纳法(反向归纳法): (1)对于无穷多个自然数命题 P(n)成立; (2)假设P(k+1)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推出P(k)成立, 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 n(>n0),命题P(n)都成立; (四)螺旋式归纳法 P(n),Q(n)为两个与自然数 有关的命题,假如 (1)P(n0)成立; (2)假设 P(k) (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 Q(k)成立,能推出 P(k+1)成立; 综合(1)(2),对于一切自然数n(>n0),P(n),Q(n)都成立; 已知最早的使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出现于 Francesco Maurolico 的 Arithmeticorum libri duo (1575年)。Maurolico 利用递推关系巧妙的证明出证明了前 n 个奇数的总和是 n^2,由此揭开了数学归纳法之谜。 最简单和常见的数学归纳法证明方法是证明当n属于所有自然数时一个表达式成立,这种方法是由下面两步组成: 递推的基础: 证明当n = 1时表达式成立。 递推的依据: 证明如果当n = m时成立,那么当n = m + 1时同样成立。

数学归纳法一步两项问题

数学归纳法解题 数学归纳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类比与猜想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所体现的比较突出的思想,抽象与概括,从特殊到一般是应用的一种主要思想方法. ●难点磁场 (★★★★)是否存在a、b、c使得等式1•22+2•32+…+n(n+1)2= (an2+bn+c). ●案例探究 〔例1〕试证明:不论正数a、b、c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当n>1,n∈N*且a、b、c互不相等时,均有:an+cn>2bn.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错解分析:应分别证明不等式对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均成立,不应只证明一种情况. 技巧与方法:本题中使用到结论:(ak-ck)(a-c)>0恒成立(a、b、c为正数),从而ak+1+ck+1>ak•c+ck•a. 证明:

(1)设a、b、c为等比数列,a= ,c=bq(q>0且q≠1) ∴an+cn= +bnqn=bn( +qn)>2bn

(2)设a、b、c为等差数列,则2b=a+c猜想 >( )n(n≥2且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2时,由2(a2+c2)>(a+c)2,∴ ②设n=k时成立,即 则当n=k+1时, (ak+1+ck+1+ak+1+ck+1) >(ak+1+ck+1+ak•c+ck•a)= (ak+ck)(a+c) >( )k•( )=( )k+1 〔例2〕在数列{an}中,a1=1,当n≥2时,an,Sn,Sn- 成等比数列.

(1)a2,a3,a4,并推出an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的结论;

(3)数列{an}所有项的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数列、数学归纳法、数列极限等基础知识. 知识依托: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采用的方法是归纳、猜想、证明. 错解分析:

(2)中,Sk=- 应舍去,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技巧与方法:通项可证明{ }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进而得通项公式. 解:∵an,Sn,Sn- 成等比数列,∴Sn2=an•(Sn- )(n≥2) (*)

(1)由a1=1,S2=a1+a2=1+a2,代入(*)式得:a2=- 由a1=1,a2=- ,S3= +a3代入(*)式得:a3=- 同理可得:a4=- ,由此可推出:an=

(2)①当n=1,2,3,4时,由(*)知猜想成立. ②假设n=k(k≥2)时,ak=- 成立 故Sk2=- •(Sk- ) ∴(2k-3)(2k-1)Sk2+2Sk-1=0 ∴Sk= (舍) 由Sk+12=ak+1•(Sk+1- ),得(Sk+ak+1)2=ak+1(ak+1+Sk- ) 由①②知,an= 对一切n∈N成立.

(3)由

(2)得数列前n项和Sn= ,∴S= Sn=0. ●锦囊妙记

(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命题,若 1°P(n0)成立(奠基) 2°假设P(k)成立(k≥n0),可以推出P(k+1)成立(归纳),则P(n)对一切大于等于n0的自然数n都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具体常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中计算问题,数列的通项与和等. ●歼灭难点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f(n)=(2n+7)•3n+9,存在自然数m,使得对任意n∈N,都能使m整除f(n),则最大的m的值为( ) A.30 B.26 C.36 D.6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k≥n3(n≥3,n∈N)第一步应验证( ) A.n=1 B.n=2 C.n=3 D.n=4

二、填空题 3.(★★★★★)观察下列式子: …则可归纳出_________. 4.(★★★★)已知a1= ,an+1= ,则a2,a3,a4,a5的值分别为_________,由此猜想an=_________.

三、解答题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 +3n+2能被13整除,其中n∈N*. 6.(★★★★)若n为大于1的自然数,证: . 7.(★★★★★)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

(1)数列{bn}的通项公式bn;

(2)设数列{an}的通项an=loga(1+ )(其中a>0且a≠1)记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试比较Sn与 logabn+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8.(★★★★★)设实数q满足|q|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解:假设存在a、b、c使题设的等式成立,这时令n=1,2,3,有 于是,对n=1,2,3下面等式成立 1•22+2•32+…+n(n+1)2= 记Sn=1•22+2•32+…+n(n+1)2 设n=k时上式成立,即Sk= (3k2+11k+10) 那么Sk+1=Sk+(k+1)(k+2)2= (k+2)(3k+5)+(k+1)(k+2)2 = (3k2+5k+12k+24) = 〔3(k+1)2+11(k+1)+10〕 也就是说,等式对n=k+1也成立. 综上所述,当a=3,b=11,c=10时,题设对一切自然数n均成立. 歼灭难点训练

一、1.解析:∵f

(1)=36,f

(2)=108=3*36,f

(3)=360=10*36 ∴f

(1),f

(2),f

(3)能被36整除,猜想f(n)能被36整除. 证明:n=1,2时,由上得证,设n=k(k≥2)时, f(k)=(2k+7)•3k+9能被36整除,则n=k+1时, f(k+1)-f(k)=(2k+9)•3k+1

延伸阅读:

数学问题初一下册数学导学练1.S1=a+b=1 S2=a^2+b^2=(a+b)^2-2ab=3 S3=a^3+b^3=(a+b)^3-3ab(a+b)=4 S4=a^4+b^4=(a^2+b^2)^2-2(ab)^2=7 2. Sn-2+Sn-1=Sn 3.S7=S6+S5 =S5+S4+S4+S3 =3S4+2S3 =21+8=29 两...

小学数学排列问题这好象不是排列问题,是数列问题,在小学叫找规律问题 (1,2,3,5,8,3,1,4,5,9,4,3,7,0, 7,7,4,1,5,6,1,7,8,5,3,8,1,9,0, 9,9,8,7,5,2,7,9,6,5,1,6,7,3,0, 3,3,6,9,5,4,9,3,2,5,7...

数学问题陷阱数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

有关高中数学问题回代发就是将直线方程直接代入原来的圆锥曲线方程了;从而得到韦达定理。 点差法可以举个例子给你:假设是椭圆方程:x^2/a^2+y^2/b^2=1;直线ax+by+c=0;两个交点是(x1,y1); (x2,y2);...

如何建设法治校园法治班级法治宿舍人人关注,各方参与,平安校园建设深入人心。在各方努力下,全县形成了“高位推动、部门落实、学校跟进、家长参与”的人人关注、全员参与法治平安校园创建的浓厚氛围。一是高位推...

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翻译英文原文: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 Mathematics situation establishment and put forward a mathematical problem 或 Cre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contex...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那...

数学问题实际应用这是一个空间问题,在三角形BCD的BD边上取一点A*,连结点C和点A*,使∠DCA*为直角,设边CA*为X,边CD长为根号 √3X,则∠CDB为30度,DA*边长为2X,接着开动你的空间想象力,塔A就座落于A*点,塔...

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1)以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勾股定理的开头可简介其历史. (2)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