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自主性

09月27日 编辑 fanwen51.com

[如何有效开展小班区域活动的策略]区域活动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和实验...+阅读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自主性

一、为区域活动创设物质环境 我们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领域、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逐步设立了“娃娃家”、“理发店”、“医院”、“农家小院”、“美工区”、“图书区”、“语言区”、“建筑区”。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我们将建筑区、图书角、娃娃家、小医院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

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必须创设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二、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主活动的,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都独立地参与,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在区域活动指导中,要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

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如:在玩“钓鱼”的游戏时,将钓来的鱼送到娃娃家,做菜,然后再送到数学区,引导幼儿有规则的排序,还可以送到小超市。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相应的知识。

三、在做做、玩玩中,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活动过程是适应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主动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

做做、玩玩的活动,适应幼儿知、愉快、探究、体验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被激发,便使幼儿的主动活动有了可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内在动力,使幼儿充分地投入到活动中,如:在探索区内,学习“沉与浮”的小实验,当幼儿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能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放在水里能沉下去,孩子对这一现象感到非常好奇,不同材料的物品,猜猜将这些物品放在水里,哪些会浮在水面上.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进行实验。

给幼儿一张记录卡,让他们给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打“√”,给沉入水中物品打“*”。幼儿打得非常认真,当幼儿将空瓶子放在水里是浮的,灌满了水就沉下去时,他们更加激动、兴奋,后来,他们又将橡皮泥捏成一团放入水中会沉下去,而把它做成―艘小船时,就能浮在水面上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很快就掌握了沉与浮的道理。

四、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有助于幼儿学习的环境 教育是特殊的社会环境,是―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幼儿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动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幼儿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将教育环境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促进身心的发展。陈鹅琴先生倡导: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世界。

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索。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注重幼儿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不断发现问题,扩大思路,培养学习兴趣。

五、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时间,让幼儿在活动中满足独立的需要 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中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的―个好时期,这一年龄孩子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范围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知欲。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愿望,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1.空间的安全性 虽然中班孩子具有一定自我保护的能力,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不需要时时处处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但毕竟是个孩子,减少和清除环境不安全因素是对区域环境的最基本要。 2.空间的方便性 提起卫生人们就会与干净、整洁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幼儿的活动环境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采光。

光线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视力,增设的区域空间必须光线充足。 3.空间的动态性 区域活动具有动态性,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增设的空间必须方便幼儿进出。 在时间安排上,一方面,要将完成新活动自主权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一周内完成新活动的时间,只要他们完成即可,教师不作硬性规定。另一方面,除每天安排的集体区域时间外,其余只要是非集体活动、游戏、课间、饭后,幼儿都可以自由进出各区域,或玩新活动继续未完成的探索…开放的区域活动,既使教育目标在活动中实现,又满足小幼儿探索的愿望和独立的需要。

重视幼儿自主性,特别要强调调动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教师要更新观念,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反思,加以改进,要深入到幼儿中去,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了解和发现他们...

怎样培养幼儿区角游戏的自主能力

【内容提要】 自选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组织合理的游戏情景,提高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投放丰富材料,发展自主运用的能力;注重游戏指导,增强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重视评价过程,发挥主体取向的评价等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 自选游戏、培养、自主能力、幼儿我国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入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学前教育界越来越充分地意识到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对一些涉及基本理论的问题如:游戏与教育、教师主导与幼儿主体、教与学、管与放、自由与约束等仍存在着认识上的混乱。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的开展不尽人意,存在着导演与放任并存的问题,同时还有一种仅重于游戏的创设材料的提供,而忽视其效果的倾向,对游戏缺乏切实必要的指导。我认为必须对游戏如何开展,如何对游戏中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及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从而真正落实《规程》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的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幼教改革的深入。 自选游戏属游戏的一种,是"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兼有教育性,与自主性。

自选游戏又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而自然结合的活动小组,以区角形式出现,它注重游戏活动本身,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个活动区(如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索的、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提供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因而它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育,能激发幼儿主题的内在活动时机,产生积极体验,激发幼儿自主性、积极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其个性潜力的发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自选游戏可以说是充分意义上的游戏,它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身心获益,同时对幼儿的个性、情绪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较大。 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展开想象,逼真地扮演着各种成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但自选游戏并非是无目的性的游戏,虽然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但通过教师的指定目标、计划及精心投放材料,老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引导幼儿操作、体验、探索、发现学习,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参加创造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每一个活动区内部渗透着目的要,例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努力去想办法解决,学会协商角色分配。每一个小小的"突破",都会使孩子产生成功的愉悦,激起自信心,增强自主性、独立性和坚持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鉴于自选游戏的这些特点,游戏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一、组织合理的游戏情景,提高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特定的教育环境。

我们相信孩子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信教师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与计划者。只有为幼儿创造自选游戏条件,组织合理的情景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但由于老的游戏规则在小朋友的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如今把"自主"或"自由"还给孩子时,他们却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所以,首先要从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设置各个活动区,考虑材料与活动的搭配。如不仅设益智区、美工区以发展操作能力,还设置玩具区(与娃娃家相结合),以促进社会性发展,积木区则有助于书、形结构能力的增强及社交能力的发展,还有语言区、自然区等。活动区的创设要考虑幼儿实际经验与兴趣,依据其年龄与身心发展水平提供环境材料,并有计划地投放或变换适宜材料。

同时注意环境创设、自选游戏的开展与其它环节和活动的相互配合联系,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例如,通过合理组织积木区游戏情景,幼儿开始学着安排自己的活动,从不成功到成功,从独自一人到合作游戏,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尽情地玩耍,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和喜悦,他们学会了安排自己的活动。随着活动内容的变化,游戏主题也不断更新。有一次,居至诚用智高乐积木搭了一辆自行车,完成后很得意地拿着自行车在桌边转来转去。突然,发现语言区的小朋友在表演《小熊过桥》的诗歌,于是他停下来,走到他们面前说:"这辆自行车送给小熊吧!省得它害怕,它在电视里(上海野生动物园里有过小熊的表演)不是会骑单车表演吗?让它骑过去不就行了吗?"就这样,一...

如何促进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社会交往

幼儿通过交往,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协调等社会交往技能。《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也说道:“儿童早期的游戏,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可见,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园中,角色游戏是最具社会性的一种交往形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体验并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排除自我中心,积极参与交往得与环境的融洽和谐。 【正文】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更趋多元的社会,这时仅仅靠智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具有良好身心发展和较强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因此,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已得到我们的普遍关注。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交往能力的迅速发展时期,是其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通过交往,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协调、助人等社会交往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德国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福禄贝尔在他的《人的教育》中说道:“儿童早期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的非常严肃,而且具有深刻的意义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正如福禄贝尔所说,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游戏发展的需要,是最具典型、最具特色、最具有社会性的一种交往形式。角色游戏中,儿童的角色游戏水平和他们在同伴心目的地位对他们社会性技能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关系。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体验并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排除自我中心,积极参与交往得与环境的融洽和谐。同时,游戏中出现的冲突又可能导致儿童认知过程的不平衡,引发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并从中得以新的学习和发展,以进一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中班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此时,无论是认知发展水平,还是交往的兴趣和需要都趋向于成熟。幼儿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自我为中心的小世界里,他们会因为在游戏和同伴一起嬉戏而感到快乐;他们也会因为在游戏中成功地为同伴服务感到高兴。他们渴望与同伴交往,但是,很多时候却不知道怎样与同伴交往。发现这样的问题后,我仔细思考,最后决定从幼儿最乐于接受的角色游戏下手,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学习交往,掌握一些有效的交往方法。因为,角色游戏突出的特点在于,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等都是依照幼儿的兴趣、意愿、经验进行的,它非常符合幼儿交往的需要。可以说,角色游戏就是幼儿交往的乐园。

一、角色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交往中,幼儿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与要,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学习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角色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活动。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自己分配商量角色,谁来当妈妈,谁来当爸爸,谁来当宝宝。爸爸负责烧饭,妈妈负责带宝宝。每个人各尽其责,像一个家庭一样活动。再比如,玩小吃店游戏的孩子必须在选择游戏之后,互相商量决定,谁来扮演老板,谁来扮演服务员。必须自己商量决定老板负责做什么事,而服务员又应该负责做什么事。在这样共同商量决定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互相谦让,也发展了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只有在角色游戏中,才可以让幼儿有这样相互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并且,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模仿成人的交往行为,体验着他们的交往中成功或不成功的感觉,来从中不断地积累,分辨正确的交往方式,从而有选择性地内化为自己的交往经验。

二、言语的发展,也为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条件。 维果斯基认为幼儿早期的自言自语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具有交往意义。他认为这种自言自语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简练,但不会完全消失,只会变的更加内隐,最后转换成内部言语来调控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班幼儿,语言发展已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这就为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幼儿的整个交往过程中,伴随着最频繁的就是语言间的交往。中班幼儿已经能意识到在和同伴交往时,要想让对方明确自己的行为意图,必须去用语言表达。而在角色游戏中,这种言语上的表达也是在幼儿已经具备一定表达能力经验基础之上的。通常,会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幼儿会模仿一些生...

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索活动

探究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是一种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学习和活动方式。“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阶梯”。 探究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知欲,拓展幼儿的现实生活视野、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学实的态度、和谐发展的个性。幼儿园自主性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主体活动。 我们从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入手,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将科学教育活动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并创设自然化的科学教育活动环境,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科学事物和现象,从不同方面入手,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技能;精心观察幼儿的探索情况,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学会表达。 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中,由研究教师的“怎样教”转变为幼儿的“怎样学”已成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也就是,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而课程的实施又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即以学定教,那么究竟如何组织与指导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索活动呢?

一、体现主体性 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幼儿从出生之日起,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幼儿主体性发展是幼儿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幼儿的主体性是幼儿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幼儿是学的主体,科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的双主体作用。教师的主体作用更多地体现于物质和心理环境的创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恰如其分地把幼儿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而幼儿的主体地位则体现于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和自主建构。如中班探索活动《有趣的洞洞》:刚开始让幼儿探索用一张纸如何变出洞洞的秘密和中间的环节利用大的羊角球来钻幼儿两个手臂变出的洞洞。刚听到要时,很多幼儿都立刻发出“啊?”并摇头表示不可以,作为教师我推迟评价,让幼儿自主猜想、动手尝试,在等待幼儿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中。我发现幼儿在探索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主动参与性相当高。很短的时间,就有幼儿举手表示有办法了,接着,大部分幼儿都主动相互说明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办法;在《种子的秘密》一课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让幼儿自由选择种子,然后,自己观察、记录去寻找它的秘密;大班《沉与浮》,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有一些不同材质的的玩具(如塑料、木头、铁钉、石头等)让幼儿自己一一放在水中,观察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什么东西沉下水底,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是自主的,以幼儿自己操作探索尝试为主的学习方法,并能满足各种各样不同层次发展的幼儿的活动需要。

二、体现探索性 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与其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是分不开的,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它对幼儿形成对周围事物世界的积极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 《有趣的洞洞》中,我以用一张纸变洞洞为导入,引导幼儿在找洞洞、变洞洞、玩洞洞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洞洞”无处不在,引起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奇的发现和无穷无尽的探索欲望。我们身体上有洞洞吗?平时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洞洞等,孩子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找洞过程中要充分放手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寻找和探索的机会,和孩子一起从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环境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洞洞,探索发现洞洞的大小、深浅,比较洞洞的不同特征,了解洞洞的不同用途,初步帮助孩子获取更多有关“洞”的直接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孩子的主动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三、体现操作性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纲要》指出: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由此可见操作法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在操作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必经之路。 “找洞洞”重点是发展孩子的观察、比较、探究、分析、表达等能力,那么“变洞洞”的过程就是要孩子们去思考、尝试“运用不同办法,变出不同的洞洞”,在实际的操作探究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孩子的大胆想象能力、大胆尝试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洞洞的“围集”概念,发展孩子的空间智能。探索活动《看谁站得稳》的操作之前的提问:“这些东西都能站起来吗?”幼儿的答案很多。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在探索活动《不同的车速》中,操作材料——小汽车,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幼儿知道如何操作,在说明了用三种不同材料(毛巾、绒布、丝绸)制作成的车道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发现了因为材料粗糙程度不同,造成车速不同,从而对三种材料特征有了一定的认知。幼儿对小汽车的喜欢,使幼儿对材料产生“试试”的想法,进而形成探索操作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为了解决问题,寻答案,真正的主动去尝试、去操作。因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情境”,设疑,创设了问题情境,在情感上具有吸引力,使幼儿产生“操作”...

延伸阅读: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一)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首先从自然起步一切好的习惯都应从自然起步,小班幼儿要学习良好的常规和习惯。首先要让幼儿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下学习一些简...

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发挥幼儿在的自主性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每个幼儿可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材料,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

如何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你好,希望可以帮到你。 户外体育活动是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发挥幼...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如何创设一个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良好的区域环境呢?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曾说过:人离开环境,便无行动可言。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

如何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如何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餐习惯: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如何让小班幼儿轻松自主地学画如何让小班幼儿轻松自主地学画,小班美术小小填色家教案咋写:美术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意义不完全相同,美术常常是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

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的说法有无语病:户外体育活动是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

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园大班桌面区域记录:不同地域、不同材料,自由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的不同需要,使得每位幼儿的自主性得到最大发挥,个性得到最大发展。...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园本教研活动纪实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园共育教研活动的活动记录:我班幼儿从不同的家庭来,受到的启蒙教育不尽相同.有的活拨开朗、乐于助人;有的胆怯、性格孤僻;但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遵守...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