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苏东坡诗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阅读
1、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3、相传宋代苏东坡与黄庭坚有一次在松树下弈棋,苏东坡见松子落于棋盘上,脱口道:松下弈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即以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应对,天然工稳,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绝。
4、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 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 好吧! 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 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5、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 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 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 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 什麼字啊! 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 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禾字。 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 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 苏东坡说: 那还是念苏啊: 佛印按著说: 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 嗳,那可不行啊! 佛印哈哈大笑说: 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6、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 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 苏东坡回答说: 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 佛印问: 不知上联是什麼? 苏东坡回答说: 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 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连呼: 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 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延伸阅读:
苏东坡的诗有哪些苏东坡的诗有哪些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