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剧本《重振雄风》]班长:同学们,同窗们,同志们,同胞们,同。。。同。。。同什么们!请大家听我说一句! 三人:说吧。 班长:你们听不听啊? 三人:听着呢! 班长:真的听? 三人:真的! 班长:确定? 三人:确定。 班长:不反悔?...+阅读
原武盘鼓起源于唐代,盘鼓艺术源远流长。据《原武县志》记载:唐武则天皇后陪高宗山封禅,途经原武,时值隆冬,原武百盘大鼓十里相迎,打得出神入化,惊天动地。则天皇后观后凤颜大悦,亲封原武盘鼓“大得胜”。后经历代发扬光大,长盛不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原武盘鼓曾一度低落,自上世纪中叶,人们已经听不到他雄浑豪放的鼓声,寻不到他遍及四方的足迹,原武盘鼓艺术几近失传……
原武盘鼓缘何能重振雄风
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幕式上,时任河南省长的马忠臣鼓鸣三声,全省首选的原武盘鼓队似烟火冲天,又似猛虎下山,以锐不可挡之势,打出“五朵金花”、“大鹏展翅”、“蛟龙出海”、“狮子舞”、“满天星”、“子母圈”、“金三角”等艺术样式,动则蛟龙腾跃,阳刚葳蕤,静则鸟翔空谷,万籁无声……场内时而阵阵叫好,时而掌声雷动。马省长也连连点头,称赞不已……
'96泉州民间艺术节及闽南新春民俗广场艺术节,原武盘鼓以其整齐有序、摇曳多姿的队列变化,粗犷不羁、雄壮火爆的整体风格,婉约娇柔、风行水上的局部韵昧,博得观众连声叫好。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贾作光 中央电视台及省、市报刊争相报道,纷纷转载,一时间,原武盘鼓把原武镇乃至原阳县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传向中州大地,名扬四海。正如市委党校一位学者所说:原阳有两个拳头,一是原阳大米,二是原武盘鼓。
一 在此基础上,站长杜学修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萌发了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整合文化资源,发扬光大盘鼓艺术,以特色文化促经济发展的大胆设想,他对村中好友杜学仁一说,两人不谋而合。于是,一份以文化促经济,组建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的报告放在了原镇党委书记郝天平、镇长刘宗永的案头,尽管当时镇里的财政状况不佳,但还是挤出4000元作为盘鼓队的启动资金。
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更坚定了杜学修干事创业的信心。尽管区区4000元与组建鼓队的3万多元资金相差甚远,但他们不等不靠,一边自筹,一边另寻出路。当新乡市群艺馆馆长王存信提出“企文联姻”的建议后,俩人茅塞顿开。几经周折,原武盘鼓队终于与新乡市逐鹿有限公司结成了对子。当时国家一级企业、逐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兴慷慨地说:“公司先赞助2万元,但原武盘鼓队必须把逐鹿公司打响!”一句既让人感动又让人负重的话,使得他们暗下决心,不把盘鼓队打出个样子决不罢休!
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开始招聘队员了!一时间,消息不胫而走,杜学修这个不在品级的镇文化站长竟招来百余名年轻人。经过严格选拔,一支由50余人组建的“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成立了。
虽然鼓队成立了,但传承历史文化不是件容易的事,原武盘鼓鼓谱失传多年,老人们的记忆支离破碎。怎么办?杜学修不愧在文化站干了几十年,电视屏幕上开封盘鼓队的击如雷、动如涛、舞中有鼓、鼓中有舞的豪放风格早已在他脑海打下深深的烙印。于是,经多次联系,终于在1993年11月的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他们用一辆旧吉普请来了古都开封的盘鼓大师,从此开始实现他多年的梦想。
隆冬,寒风凛冽、雪花飘飘,他们排练在野外的打谷场……盛夏,烈日炎炎、雷雨交加也没能阻止他们排练……队员包洪标岳父家盖房,他没有工夫到场帮忙,就连自己感冒发高烧,也是稍有好转就拔下吊针头跑到排练场:指挥师合战的爱人将要临产,为了支持丈夫打鼓,在阵痛中仍对他说:“你去吧,鼓队不能没有你。”队员杨莲香、刘爱风都是将3岁的孩子托付给别人,坚持训练。为弥补鼓队的经费不足,王振美把为父亲买
棺材的钱献了出来,孟东成把自己积攒的彩礼钱拿了出来……这样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盘鼓队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所有队员。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什么事情比打鼓更重要!有了这种团队精神,何恐盘鼓打不好、打不精?!
一靠精神,二靠毅力。经过两年的艰苦排练,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首场亮相就声名大震。1994年9月在新乡市民间艺术大赛中,他们以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雷霆之势,技压群芳,脱颖而出。 “'95北京第九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的表演时而像黄河之水天上来,时而像狮吼密林虎出山,时而像万众一心挥铁拳,时而像无边稻菽千层浪。抒情的快慢板,透出团队人员心中多少喜悦,多少梦想;勇猛的搏击,震撼山河,风云变幻,使在场数万名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这次演出,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独领风骚,一举夺下花会大赛金杯奖。接着,在“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封国际风筝节”、
“首届新乡市锣鼓大赛”演出中,每次都捧回金杯。
1996年新春,正是万家团圆、游子归乡的时刻,然而,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却告别亲人,带着父老乡亲的美好祝愿,作为省文化厅的派出队,应邀参加“96泉州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厦门举办的“96闽西南新春民俗广场艺术节”,与来自德国、美国、日本、南韩、马来西亚、新加波、菲律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文艺团体同台演出,真可谓群英荟萃,高手如林。在晚8点开幕式上,原武盘鼓队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鼓艺,如虎的气魄,绚丽多彩的造型,把“得胜鼓”的雄浑豪放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一旦挎起盘鼓,立刻就幻化成了龙,幻化成了虎,幻化成了一种旷古的阳刚之气,幻化成了浩荡万里的黄河之风。日出的喷薄,日落的散荡,风雨的淘洗,四季的感怀,都在鼓声和舞步里舒展;荷锄的怡然,挥镰的爽快,春种的希望,秋收的满足,都在鼓声和舞步里演绎。鼓是心跳,鼓是语言,鼓是问候,鼓是召唤,鼓是宣泄,鼓是爱恋,鼓是图腾的崇拜和快乐的呐喊!泉州人激动了,泉州轰动了,掌声、喝彩声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泉州电视台当晚对盘鼓队的表演作了现场报道,《厦门商报》头版头条打出通栏标题“声震发霄云雾开,盘鼓摧来幸福年”进行详尽报道。这次演出,原武文化站盘鼓队不辱使命,一举捧回两节设置的全部四项大奖。同年9月,他们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浙江金华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群星奖”广场舞蹈决赛,荣获了文化部最高奖——“群星奖”。从此,“鼓魂”的强音不仅响彻了中华,而且响誉海外…… 2003年春节,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应邀参加北京第二届天坛文化周演出。鼓队一登场犹如雷霆万钧从天降,疑似百万神兵来,龙腾虎跃,惊雷滚滚。随着队列的变幻,时如蛟龙出海,惊涛拍岸,时如鱼翔浅底,潇洒悠闲,时如山涧流水,轻柔婉转,时如金轮飞转,一往无前。他们以崭新的组合,激越的鼓点,雄劲的舞姿,鲜艳的服饰汇成了一首进入新时代的交响乐章。这次演出,他们一举夺下四项大奖。
……
这就是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他们在连获殊荣的同时,又以喧天的鼓声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以铿锵的节奏奏响了庆祝澳门回归大型文体表演的序曲,由此,原武镇文化站也被评为全国“百强文化站”。
原武盘鼓不再仅仅代表原武,而是代表了原阳代表了新乡,它把乡土文化带进了全国各地,带出了国门……
三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鼓声越千年,梦里说悲欢。仅十来年光景,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就打出了风度,打出了气魄,真正成了“中华鼓魂”。
在我们驱车赶往原武采访时,原武盘鼓队正在西安大堂芙蓉园演出,履行着签约四年的演出合同。屈指算来,他们已经在西安演出240多天了。在此期间,他们迎接过台湾原国民党主席连战、民进党主席宋楚瑜,迎接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凡观看过他们演出的领导,无不拍手叫好。
采访要结束时,领队杜学仁风尘仆仆从中国石油化工总部赶了回来。他说,原武镇文化站盘鼓队应邀与中石化签约即将举办的“五一庆典”活动,出场队员达100名之多。
当谈到如果签约单位多,会不会发生冲突时,杜学修和杜学仁两人都自信地笑了。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不少村成立了盘鼓队、高跷队、背阁队等,因缺乏组织领导,大部分演出队只能在周边乡村演出,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原武镇文化艺术协会”,杜学修出任会长,杜学仁出任副会长,外出演出由协会统一部署,他们把盘鼓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来经营。这样,不但大大增加了原武盘鼓队的综合实力,也为促进原武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1995年至今,原武镇文化艺术协会共组织参加国际性演出70场次,省级演出105场次,市级演出150场次,夺回国家级金、银、铜奖及其它大.奖多次。
十年来,原武盘鼓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面向市场,寻找自己的定位。每当走上领奖台,杜学修和杜学仁就会想到盘鼓队成长中的苦辣酸甜,不禁热泪盈眶。实践证明,市场要靠打拼,不能坐以论道。正如市委党校一位学者所言:“原武盘鼓表演得这么好,应像原阳大米一样,作为品牌宣传出去,加大力度,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美好的艺术。”
原阳盘鼓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全国各地盘鼓爱好者的目光。前来借鉴和学习者有之,要求指导和培训者有之,我们坚信,只要踏实去做,与时俱进,创新求精,把“得胜鼓”的品牌打响,原武盘鼓把“原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带向世界的夙愿一定会早日实现!
困难面前不低头,踏平坎坷成大道,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更是原武盘鼓队奋力拼搏的写照!
“原武盘鼓,中华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