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法律制度

人们在合同订立前怎样才能防范相应的法律风险

01月16日 编辑 fanwen51.com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或分立的如何确定其责任]当事人的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成为个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合并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由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 当事人的分立,是指一个法人...+阅读

合同的达成往往需要经历交易双方的多轮谈判,特别是内容重大、结构复杂的合同。双方在讨价还价中会不断调整各自的最大利益和退让底线,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使不合自己利益初衷的意思表示产生法律约束力。如果发出条件的目的只是想探询对方是否有合作的意愿,则应斟酌词句,避免使其成为要约,因为,要约不得任意变更和撤销,对方一旦接受,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中的内容便成为要约人在合同项下的义务,若不履行,即构成违约。

1、预约合同及法律风险防控 预约合同是当事人为缔结本合同而达成的合意,只能发生在本合同的磋商过程中。本合同已经达成的话,自然没有缔结预约合同的必要和可能。但是预约却不属于本合同缔结过程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合同,与本合同的成立与否并无必然的联系。 预约合同通常包括已决条款和未决条款,是双方当事人在洽谈合同过程中,将已经确定的合同内容以预约合同形式予以确定,而双方存在争议的内容以示决条款形式约定在预约合同中,待将来进一步磋商后确定本合同的剩余条款。预约合同的这种特性,使它既不同于要约承诺的缔约过程,又不同于普通的合同。 这种本合同订立过程特殊的形式,随着经济交往的复杂,特别在当事人之间拟签订的是非常重大的合同时,运用越来越广泛。 产生于本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预约合同,在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正确运用预约合同能够降低法律风险,将当事人已经确定的事项明确在预约合同中,避免重复讨论同一问题,浪费过多的精力、时间,而且也避免了普通合同订立时,合同最终确定前,双方不便为履行合同做准备,贻误最佳的商业时机。 但由于预约合同的特殊性,其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未决条款的法律风险防控。未决条款是预约合同的特点之一,不少企业在处理复杂的合同时,将双方反复磋商不能确定的条款作为未决条款,避免难以达成一致。然而,双方反复磋商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条款,在双方实际履行过程只能让磋商更难实现。 除非企业认为这些条款不是特别重要,否则未决条款带来的不确定性法律风险应当予以避免。衡量未决条款的法律风险是较为复杂的工作,当未决条款是由于客观条件尚未确定而不宜明确约定时,法律风险则较低;由于双方为快速达成意向而未涉及协商的未决条款需要具体看待条款内容衡量法律风险;属前述双方多次磋商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条款,则法律风险较高。

(2)已决条款的法律风险防控。一些企业认为预约合同或合同意向书条款较少,内容概括,因此存在轻率对待的问题,这种方式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多数需要签订预约合同的事项都是比较复杂的交易活动,有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而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粗线条的大方向由领导直接负责,各专业部门负责合同的细则,结果是预约合同直接由领导签订,而具体事项只能在既定的框架下组织谈判。 一旦将磋商讨论的内容写入预约合同,企业则不能再行反口,若在洽谈未决条款时,发现需要修改已决条款,按照合同法规定,必须征得对方同意,难度就非常大了。尤其遇到对方是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将重要事项以概括方式模糊约定在预约合同里,正式协商本合同时明确了预约合同已决条款的详细内涵,才让企业了解到约定对自己不利。

2、缔约过失责任及法律风险防控 缔约过失责任是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违反合同订立的注意义务。 按照目前法律规定,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恶意磋商。《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

(一)款规定“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属于此类。

(二)欺诈谛约。如《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违反人格和人格尊严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缔约。

(四)擅自撤销要约时的缔约过失责任。

(五)合同订立过程未尽通知、保密等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 参见《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六)合同订立时未尽保护义务侵害对方的人身权、物权。

(七)合同不成立的缔约过失责任。

(八)合同无效的缔约过失责任。参见《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九)合同被变更或撤销的缔约过失责任。参见《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十)合同不被追认的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前提是企业在签约过程中有不规范的行为。这些行为发生的机理主要有:

(1)恶意磋商行为。很多经营者认为,合同没有成立之前我的行为就不受约束,甚至将利用恶意磋商贻误对方的商业竞争时机视为很好的竞争手段。 企业经营者通过与竞争对手进行磋商,贻误对方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这种方式的恶意磋商活动将使企业面临被追究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风险。

(2)应当披露的的信息未披露。这种情况是较为常见的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原因,企业对外签订合同时,经营者认为对方没有询问就不必向对方说明物品瑕疵或权利瑕疵,或者经营者为了促成交易故意隐瞒瑕疵,该法律风险体现在企业已经签订的合同之中。 有时甚至企业已经说明的信息但未规范地写入合同或者有其他证明时,同样存在该法律风险。

(3)不知利用缔约过失责...

延伸阅读:

合同订立的承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呢(1)主体。承诺人须为受要约人。 (2)方式 。①原则上以通知的方式作出;②依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者,也可以以行为作出。 (3)承诺期间。①在要约确定的期间到达要约人;②未确定期间的,对...

如何订立旅游合同旅游合同是有关部门受理投诉、司法部门审理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保护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应当与旅游经营者(通常是旅行社)签订书面旅游合...

如何防范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合同是现代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和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合同管理则是对合同的审批、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违约处理等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调节和监督检查等活动。...

合同有何法律风险企业怎么防范签订合同风您好,企业不签劳动合同将承担如下法律风险: 1、未签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在合同起草、审核、签定、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均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采取相应合同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在企业合同方面出现风险。 措施包括:1、争取合同的起草权 一般来讲,合同...

怎样防范合同履约过程的法律风险合同的履行过程会有许多不能确定的因素,双方可能会对合同进行变更;一方可能会违约;可能会因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等等。 做为产销一体化的企业,我方在送货的时候,必须由合...

如何进行合同风险防范合同风险防范 1、需对我国《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充分的了解 《合同法》从合同的含义、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合同的生效、无效等等与合同相关的内容进...

如何防范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建议一、内,企业可以随时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是试用员工的期限,只要企业觉得不满意,企业就可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这是目前很多企业的想法,但这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违法解除劳动...

订立合同时怎样避免风险一。充分重视法律专业人员的利用 订立合同是一件技术要求高、风险也很大的经营行为,无论对于合同的效力,还是履约能力或陷阱条款,公司法人及经营者都因可能缺乏经验而难以准确...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