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法律制度

如何认识中国法制史就是一部刑法史的说法

03月12日 编辑 fanwen51.com

[试论中国交通安全形势的刑法原因分析]毕业论文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去完成的一项任务,这也是你能够拿到学位证书的重要一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法律毕业论文范文一篇,欢迎阅读! 论文摘要:本文从现代交通安全的“以...+阅读

如何认识中国法制史就是一部刑法史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欠妥的。

中国古代存在着多种法律形式,各代的法律形式也不尽一样。

从先秦至明清,就法律形式而言,秦为律、命、令、制、诏、程、式、课、法律答问、廷行事等;汉为律、令、科、品、比;晋为律、令、故事;隋唐为律、令、格、式;宋于律、令、格、式外,重视编敕,并有断例和指挥;元代重视条格和断例;明清于律之外,注重编例,并有谕旨、诰、榜文、地方法规、乡规民约等。

历朝于律典之外之所以采用了其它法律形式,是因为它们具有律典所不能代替的功能。这里仅以唐代为例。唐代的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唐六典》卷六云:“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14]《新唐书》卷五六《刑法》云:“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考之于唐代史籍可知,律、令、格、式四者之中,律是定罪科刑的大法,只有违法犯罪,方一断以律;令规定等级名份和国家各项规章制度;式是有关国家机构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格的渊源是皇帝因人因事之需临时颁布的“制、敕”。因制、敕内容庞杂,执行中难免前后矛盾,或失时效,故唐朝定期由省部把增删后的格汇编成相对固定、普遍适用的成制,谓之“永格”。格以适用范围分为“散颁格”、“留司格”两种,散颁格颁行天下,留司格留在官府,不公开颁布。又据《唐六典》、新旧唐书《刑法志》载,唐一代编纂的律典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等;令有武德令、贞观令、永徽令、开元令等;格有贞观初格7卷、贞观后格18卷、永徽留司格18卷、永徽散颁格7卷、垂拱留司格6卷、垂拱散颁格3卷、神龙散颁格7卷、太极格10卷、开元前格10卷、开元新格10卷、开元后格10卷等;式有武德式14卷、贞观式33卷、永徽式14卷、垂拱式20卷、神龙式20卷、开元式20卷等。“律令格式,天下通规”,[15]它们在唐代法律体系中是分工又统一的关系。令、式是从正面规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式是为贯彻律、令而制定的细则性法规,格实际上是对律、令、式等法律进行修正补充的措施。律用以惩罚犯罪,与令、格、式协调应用,共同筑构起国家的法律制度。律典只是诸法中的一种,且不说把它的特征概括为“诸法合体”本身就很成问题,如果再以律典为据,把“诸法合体”演绎为中华法系的特征,那就甚为不妥了。

延伸阅读:

为什么说《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为什么说《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命令,于1...

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国法制史教学【1】【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够适应培养21世纪法学人才的需要。要对中国法制史的教学模式作必要的调整,从培养...

刑法的价值刑法的价值 摘要刑法价值作为法的价值一个重要分支,亦是刑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公正、自由、秩序和效益作为刑法基本价值的有其深刻内涵,本文探讨刑法的价值有利于刑事立...

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 摘要 本文探讨了宪法、行政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司法解释、判例的法源性问题,认为刑法渊源理论对解释罪刑法定法理和刑法解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出应提高刑事判...

刑法适用解释刑法适用解释 摘要刑法适用解释是指司法人员在个案中适用刑法时对刑法条文含义的理解、分析和说明。 其特点包含:与个案的密切关联性和应用性;目的的明确性与具体性;效力范围...

中国法制史的教学方法中国法制史的教学方法 摘 要:为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兴趣和加强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笔者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强化意识、引起重视,以史带法、互利互导,置换角色、加强互动三...

对中国礼仪文化核心的认识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汉文化,汉文化在国家战略及国家利益上的最大核心就是——大一统。 中国历史五千年,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但提到国家前途及发展时却异常地统一,这是中国之所以每每...

谈谈你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认识首先,中国礼仪其实就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吃第一口,晚辈才动筷;吃饭时,遵循“食不言”,并且吧唧嘴是被认为不礼貌的行为;在别人说话时,不可贸然打断;睡觉时,要...

司法考试中法制史三国法法治理念职业道德分别如何复习呢法制史我是基本放弃去背的,因为只有十分,我把老师的讲义看过三遍,就是纯粹的看,不是背,有个印象了,做题就靠感觉,能碰上几个算几个,因为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个上面不值得,三国法是要先看...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