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协议合同

赠与合同具有哪些特征

02月25日 编辑 fanwen51.com

[什么是合同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展开全部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指一切...+阅读

赠与合同具有哪些特征

赠与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合同。根据赠与合同,赠与人单方负有将自己拥有所有权的财产交付受赠人的义务,而受赠人并不负担任何义务,亦即受赠人取得赠与物时不须支付对价。虽然(合同法)第90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并且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这不等同于受赠人向赠与人为给付的履行行为。 正是因为如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可以作为赠与合同的受赠人。未成年人接受亲朋馈赠的压岁钱和生日礼物,精神病人接受社会慈善团体的治病捐款,即属此例。

(2)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第 128条规定:“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交付为准。 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成立;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赠与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将产权证书交与受赠人,受赠人根据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以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这表明,赠与合同应为实践合同。 但是为了更好地约束赠与人,许多学者认为赠与合同应为诺成合同,即只要赠与人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对方也同意接受赠与,赠与合同即成立,而赠与人是否交付了赠与物在所不问。

跪求职业指导员或助理职业指导师往年试题或习题!!

助理职业指导师——理论知识练习题(5) (1-60题。注意:请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1.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是 (A)劳动争议 (B)劳动监察 (C)劳动仲裁 (D)劳动诉讼2.职业指导的工作范围不包括 (A)信息采集与处理 (B)职业素质测评 (C)职业设计 (D)技能鉴定3.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范围? (A)能力因素 (B)个人特质因素 (C)动力因素 (D)以前绩效4.负责调解本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是 (A)劳动监察 (B)工会组织 (C)仲裁委员会 (D)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5.针对特殊的问题提供特殊的方案,实施特殊的措施,这属于职业指导的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6.为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资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依法 (A)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B)对被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 (C)为农民工安排安全卫生的宿舍 (D)接收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入学7.卡瓦纳把沉默技术分为三种形式,不包含下列哪一种? (A)创造性沉默 (B)自发性沉默 (C)立即性沉默 (D)冲突性沉默8.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要求职业指导人员 (A)以工作内容为核心,对工作负责任 (B)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尊重服务对象 (C)以职业指导为核心,提升职业能力 (D)以就业援助为核心,热心援助工作9.关于测评的公平与效益,下面哪种描述不正确, (A)测评工具的公平性,是指它对不同群体来说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 (B)效益是指测验的收效与投入成本的比例 (C)测评的精确度越高,测评的成本就越高 (D)测评的精确度与测评的成本无关10.运用心理学方法,协助当事人更好地解决在选择职业、安置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问题是 (A)职业咨询 (B)心理咨询 (C)团体咨询 (D)个别咨询11.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 )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A)特定素质 (B)心理特征 (C)反应能力 (D)能力水平12.职业指导人员要使服务对象知情就应 (A)主动了解 (B)主动分担 (C)主动解释 (D)主动解决13.下列哪项不属于实现就业的三个基本条件? (A)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B)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 (C)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D)有劳动愿望,所从事的是某种经济活动14.把团体咨询的主题集中到与团体有关的内容上,是哪一种行动的技术? (A)提问技术 (B)面质技术 (C)调停技术 (D)聚焦技术15.对来访者的关注态度是没有条件的,作为职业指导人员,不应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尊重他的自身价值 (B)尊重他表达自己的意见 (C)相信来访者有成长潜力 (D)不支持他们发展独特的自我16.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划分为 (A)结构化面试、正规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 (B)正规的面试、结构化面试、非正规的面试 (C)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 (D)结构化面试、正规的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17.在CETTIC素质测评系统中,坐标定位主要考察 (A)细节觉察、空间定位、注意力稳定性 (B)知觉辨认,尤其是对细微差异的辨认和反应能力 (C)抗干扰能力、知觉速度 (D)对具体事物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A)1994年7月5日 (B)1995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4年1月1日19.在影响来访者的技术中讲出有关自己的信息与来访者共同分享,属于 (A)信息的提供技术 (B)自我暴露技术 (C)逻辑推理技术 (D)情感反应技术20.下列哪一项不是职业指导人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A)尊重服务对象 (B)不歧视残疾服务对象 (C)主动解释便服务对象知情 (D)全面了解服务对象包括其生活万式21.在CETTC素质测评系统中,手工效率纸板测验主要考察 (A)较复杂的手工作业能力 (B)眼手协调能力 (C)对操作活动行为进行矫正,灵活调整能力 (D)运用手指和用手指操作小物件的能力22.在CETTlC素质测评系统中,数字递加主要考察 (A)简单数字运算速度、简单数字运算准确性 (B)对具体事物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 (C)抗干扰能力和知觉速度 (D)对操作活动行为进行矫正,灵活调整能力23.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 (A)养老、失业保险 (B)医疗、工伤保险 (C)生育、养老保险 (D)财产、重大疾病保险24.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D)5年25.小高通过职业素质测评中的职业兴趣测验,确定属于“高人际+高观念型”,请问他适合做哪种职业? (A)IT硬件维护技术师 (B)速录师 (C)心理咨询师 (D)组合机床操作工26.无固定场所、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等小规模经营的就业形式,一般是指 (A)不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 (C)灵活就业 (D)正规就业27.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职业素质测评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A)满足不同部门需求 (B)满足求职者个人爱好需求 (C)满足一定数量的职业...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 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对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见表3-3)。①(①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台湾)天马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1988年3月,第49页 表3一3循环式发展任务(舒伯,1984) 举例来说,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 一生生涯的彩虹图 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命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辅导策略

1、生涯评估 根据舒伯的基本观念,生涯辅...

延伸阅读:

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第一,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结果,是以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的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且合同的内容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由意思表示的内容...

居间合同具有哪些特征委托合同律特征: 1、委托合同:建立委托与受托互相信任基础 2、委托合同标:处理委托事务 3、受托委托名义费用处理委托事务 4、委托合同:偿偿 5、委托合同:诺合同、要式合同、双务...

请问赠与合同都有哪些特征1.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赠与合同成立。只有其中一方的意思表示,赠与不能成立。也就是说赠与作为一种法律行为,须是赠与人与受赠人双方意思表示...

什么是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特征有哪些赠与是一种合意,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赠与合同虽然属于单务、无偿合同,但仍需要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不能...

交通运输合同具有哪些特征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余佥 运输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以下是关于《运输合同的特征有哪些》,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运输合同的特征 1.运输合同主体的复杂性 所谓运输合...

赠与合同的性质是什么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一、赠与合同的性质: (一)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承揽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第一,承揽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为标的。在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必须按照定作人的标准和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但定作人的目的不是工作过程,而是工作成果。也就是说,定作...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附义务赠与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附义务赠与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附义务赠与作为一种契约,须以双方当事人之合意为要件。只有当赠与人要约表示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受赠人,并要求...

什么是赠与合同赠与合同包括哪些内容马颖秋律师解答:您好,非常高兴能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赠与合同,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