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12月22日 编辑 fanwen51.com

[高三物理备课组工作总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物理备课组全体同志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年级组的正确指挥下,发扬了物理组勇于肯骨头的精神,经过一年的努力,针对2011年高考及高三物理学...+阅读

我一学习资料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纳米科技:(1nm=10 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二、质量 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 单位:kg、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天平:1、原理:杠杆原理。 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三、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 单位:kg/m3 g/cm3 1*103kg/m3=1g/cm3。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 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 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

延伸阅读:

物理工作总结物理工作总结【1】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我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并采用符合现在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

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该怎么总结呢?下面小编整理了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内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欢迎查看!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一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

新学期物理课程计划是什么100字我的新学期计划表 1. 每天早上6:00起床,洗漱好和吃完早饭后,6:40从家出发,早点到学校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复习1—2遍. 2.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 认真仔细写作...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总结版本1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7、8、9班的物理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搞好新课教学,顺利...

求九年级物理课堂反思“五到课堂:一、“心到”。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二、“手到”。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学到的每一个物理量,规律以及原...

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总结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

九年级物理总结笔记初 三 物 理 知 识 点 1、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 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

物理好的总结九年级欧姆定律 I=U/R 电流:I安培(A)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比热容公式 Q=mc*t 热量:Q焦耳(J) 比热容:cJ/(kg*℃) 时间:t秒(s) 质量:m千克(kg) 燃烧能量公式(热值公式) Q=mq 热量:Q焦耳(J) 质量:m千...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