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如何进行数学课堂小结

01月07日 编辑 fanwen51.com

1 课堂小结的功能

1.1 课堂小结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对所学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1.2 课堂小结是从总体上对知识的把握,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顺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和运用。

1.3 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了学生的思维。

1.4 小结和其他环节的有机结合,能使人对整堂课感受到一种整体美,如果缺少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整堂课就不是很和谐,尤如听一支优美的曲子,听完整了才能使人回味悠长,从而增加了审美的情趣。

因此,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环节更加完整,学生学习知识的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2 课堂小结的几种常见方法

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采用不同的小结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外在形式和侧重点的不同,课堂小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2.1 概括强调小结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由教师来完成。这种方法是教师概括本堂内容,强调本课的重点,指明关键,提出学习要求。这种小结法,常常语言高度概括,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锤锤定音。使学生获得鲜明、准确的知识,并节省时间,简洁明快。一般地,课堂内容较多,概念公式易混淆,学生不易把握,且时间较紧时,多采用此种方法。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内容小结时,这种方法就适宜。

2.2 学生出声小结法

这种方法突出了学生的地位,尤其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这种方法是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出声小结,教师指定某生起立作答,要求说明本堂课学到了什么,重点是什么,对自己来说难点是什么,与旧知识有何联系,等等。教师给予更正、解释,提出要求。这种小结法是建立在“出声”有助于思维基础上,它把教师单人做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做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的提高。同时,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人人都要做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强了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对“幂函数”的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就要让学生出声小结,教师先提醒学生先要从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图象、特性等几方面入手。然后,提问一个学生站起来表达,及时给予纠正等。

2.3 首尾呼映小结法

这种方法突出体现一堂课是一个整体。导入和小结遥相呼应。整堂课浑然一体,比如以问题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最后用所学新知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再如,从整体入手,分部解决,最后再回到整体,即“整体―部分―整体”式课堂结构,这也是一种首尾呼映。此法能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例如,在研究正弦型曲线y=Asin(ωx+Φ)的特征时,就分别研究y=Asinx、y=sinωx、y=sin(ωx+Φ)的图象,再综合归纳y=Asin(ωx+Φ)的图象如何经过变换y=sinx而得到的。

2.4 问题小结法

这种方法是在学完新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之后,教师归纳并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或对本堂知识的引伸,或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打下埋伏。往往提出问题便嘎然而止,似乎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意,令学生课下情不自禁地去探求,去寻找答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5 图表小结法

此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很多,特别是一章、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时,将概念、公式、定理等以图表的形式概括出来,形象直观,显现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在几何、三角等知识教学时多有运用。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每一个环节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益。所以,认真钻研课堂小结的艺术,是每个教师所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的问题。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