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实施技术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11月27日 编辑 fanwen51.com

[镇劳动力市场调研]一、现状a镇现有总人口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城镇人口1.6万人;在农业人口中,18周岁以上人口3.8万人;全镇总户数1.6万户,其中城镇人口0.4万户,农村人口1.2万户;各类乡土人才37...+阅读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九象网23: .9xwang.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级各单位、全体农村党员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就业技能竞争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从我乡的实际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到目前为止,我乡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的43%,其中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达11000人,万余名劳务大军跳出贫困偏远封闭的山乡,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了锻炼。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十年来,汇入我乡的劳务资金已达7亿多元,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今年以来,我乡劳务输出模式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金土地》、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和《南方周末》、《山东内参》等分别作了采访报道,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对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给鹤山乡以极大地鼓舞与鞭策。《南方周末》将我乡劳务输出的做法称为“鹤山模式”。在劳务输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到工厂后再实行培训的人员,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实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术问题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业返乡。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我乡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障碍。因就业技能差的原因,我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受到影响,对我乡劳务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从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看,技术含量低的就业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减少,而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当前状况下供给充分,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因此,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输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我们国家正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目标任务是: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2006-2010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国家实施阳光工程来看,为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已列入各级重要日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九象网: .9xwang.

延伸阅读:

劳动力市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2006年以来在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县劳动力市场以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指导,立足县实际,在做好企业与各类人员沟通的桥梁作...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在土地资源上的产业化发展才起步...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我乡位于唐、桐、泌三县交界处,辖19个行政村,176个自然村,2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约占全乡总人口的95%。九象网23: .9xwang.由于该乡地处岗坡丘陵陵地,加...

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国的小康,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

高级技工学校高技能培训工作效果显著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高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本报讯 4月14日下午,我市2007年获得高级技师和技师职业资格的421名劳动者,高兴地领到了盼望已久的技能认定证书,这4...

市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输出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九象网23: .9xwang.加快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和统筹城乡妇女...

上半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镇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700人,完成年计划88,(其中阳光工程215人,完成年计划90),转移就业700人,转移就业率100。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毛纺、服饰(缝纫...

县农机校技能培训工作总结**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是一所集农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农机操作及维修、电子电器、车工、焊工、钳工等农机实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学校,始建于1987年,于1991年经省教委湘教...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总结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06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