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总结

02月02日 编辑 fanwen51.com

[初三物理上半期总结 600字左右定好评]期中考试结束了,这次考试虽然比中考有些进步,但离我想考的成绩还相差甚远,我认真分析了原因: 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 2、临阵磨枪,突击物理跟数学,平时不...+阅读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就能看到、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是采用了“模型法”)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

延伸阅读:

初三物理电的总结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公式:I...

初二电学物理总结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安全电压 不...

初中三年物理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

初二物理总结。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 电功率公式: I=U/V 重力 G=mg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W----消耗的电能----焦耳(J) t----所用...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总结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1: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微小变化放大)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总结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

求八年级上册物理重点总结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

八年级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总结物态的变化 1. 水的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形式有六种: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到液态的过...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