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12月05日 编辑 fanwen51.com

[稽查大队2007年育人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总公司深入实施“六项工程”文件精神,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稽查工作,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大队开展的“阳光稽查”创建活动,为全面提高全体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本年度“育人工...+阅读

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

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

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12全文查看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

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

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page_break]存在,继续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跟踪服务仍然很重要,一些基础设施尚有完善的必要,仍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移民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增加他们生产致富的能力,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2全文查看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

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

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

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

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p_brk]存在,继续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跟踪服务仍然很重要,一些基础设施尚有完善的必要,仍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移民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增加他们生产致富的能力,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延伸阅读:

2006年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文章标题:2006年工程实施情况总结 2006年"xx工程"实施情况总结公司党委组织部:根据公司党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按照《企业实行党员分序列目标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以及《企...

镇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实施意见镇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实施意见 按照区委、区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统筹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加快农村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形态,**镇结合实际,制定**区**镇统筹推...

2010年县农村电网工程实施情况汇报首先,我谨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县20万各族人民向在百忙之中前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黄副主任、李副局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县经济...

农村“六小”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省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国家有关农村“六小”工程建设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今天,省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不辞辛劳、专...

农村党员创业信贷工程实施情况汇报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破解农村党员创业资金的制约难题,进一步激发提升广大农村党员的创业积极性和“双带”能力,实现农村党员创先争优与创业致富的良性互动...

2010年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实施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祁门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县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二十项民生工程的同时,立足祁门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增加了五项民生工程。据统计,我县实施二十五项民生...

县林业局关于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县林业局关于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 县政协视察组各位领导: 县政协各位领导对我县天保工程的进行视察,这是对我县天保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首先,我代表县林业局,对中...

市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文章标题:市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教育提升工程主要包括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四中南扩工程。 一、进展情况 1、农村中...

饮水解困及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圆满完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大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饮水解困及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市水务局我市是石灰岩地区之一,地表水较为缺乏,而且渗漏较大,地表自然储水较困难...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