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先争优活动整改措施]为了进一步巩固第一阶段学习成果,针对本阶段学习和讨论中查找的突出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争创佳绩、从我做起,科学发展、跨越崛起”为主...+阅读
农村后进班子创先争优典型案例材料
县立足村级班子面广量大的实际,注重将创先争优与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深入推进农村后进班子整顿转化,锻炼了干部,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党员成为了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为群众
办好事实事的服务队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促进了农村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基本做法
1.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专项考核。一是认真做好责任状签订工作。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一一签订后进村整顿转化责任状,逐村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人、定督办领导,一包到底,要求10月底前所有村党组织班子健全、书记配齐、成员调整到位。二是加大后进村整顿考核分值权重。把年终综合考核基层党建部分的分值进行调整,把后进班子整顿工作分值由18分增加到36分,占整个基层组织建设考核成绩的45%,并实行“倒扣分”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视情倒扣5—10分,督促各乡镇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压力感。三是建立后进村整顿专题约谈和分片调度制度。把全县划分为6个片,自4月份起,每月召集片内的组织委员逐村调度整顿转化情况。截至目前,常委组织部长已与11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面对面约谈,到23个后进村实地察看了整顿转化情况;分管部长与19个乡镇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约谈,相关科室的同志先后查访了21处乡镇的76个村。
2.建立“三查一核”制度,对后进村实行动态分类管理。“三查”:即县委组织部对列入台帐的后进村,采取进村暗访、分片调度的方式重点督查;乡镇对所辖村面上情况预警自查,及时托清存在苗头性问题的村,防患于未然;县委组织部每月与信访、计生、民政等部门进行信息联查,将存在问题的村及时分类纳入台帐,避免乡镇漏报、瞒报;“一核”:即经过“三查”后进行季度复核,及时调整后进村台帐。调整后的台帐一式四份,县委主要领导一份,常委部长、分管部长、组织科各一份,作为日常督导检查的依据。城阳镇制定农村党支部四色预警机制分布图,每月对村班子运转情况自查一遍,并将自查结果进行公示,用绿、蓝、橙和红四种颜色将全镇93个村划分为四类,4月份工作开展正常的绿色村79个,存在苗头性问题的蓝色村11个,问题较为突出的橙色村1个和问题较为严重的红色村2个。
3.因村施策、对症下药,集中力量破解“老大难”村。对班子不健全特别是无支部书记的村,完善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制度。对全县68个无支部书记的村全部实行机关干部驻村任职,设岗定责,帮助后进村化解矛盾,培养后备干部。对村级班子不团结、“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由包村机关干部具体靠上做工作,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召集、支部书记主持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确立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对班子成员作风不正、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村,组织力量彻底查清问题,对当事人作出处理。对财务、土地、宅基地混乱的村,责成相关部门单位认真清理和整顿,清退多占土地、宅基地,清收各种欠款,追缴贪污挪用的公款。对社会治安混乱的村,协调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宗族派性严重的村,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引导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上来。对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干部年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的村,拓宽选人视野,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尽快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4.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后进村整顿转化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以民主决策、执行监管、补位监督“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治理模式,推进村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后进班子的产生,巩固后进班子整顿成果。二是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在落实政府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级收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责任制,引导县直部门单位力所能及地为结对村提供资金、信息和服务,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三是深化农村党支部书记“公心实践” 活动。“七一”期间,将对全县百名左右公心处事、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支部书记,分两个层次进行表彰。对百名优秀“公心”书记,颁发荣誉证书,组织健康查体;对10名模范“公心”书记,每人奖励现金5000元。
二、主要成效
1.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通过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把后进班子整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责任细化量化到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同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从农村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入,督促党员干部牢牢把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 12全文查看行动上,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2.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热情。后进班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往往“老办法不管用、土办法不能用、条条杠杠不实用”,在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的村,单纯地和党员干部群众讲道理、讲党性、讲奉献,根本行不通。这种情况下,就逼迫基层党员干部立足实际想办法、找出路、求突破,摸索合法、务实、管用的工
作方法,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了注重创新、注重实践、注重总结的浓厚创先争优氛围。
3.农村党员干部对班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抓后进班子整顿,使一批“老大难”村健全了党组织班子、解决了矛盾问题,村里逐渐趋于和谐稳定,再也不搞“窝里斗”,党组织团结一致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党员搞生产、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正常轨道,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党员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有党组织好,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是村里的福气”。
4.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统筹城乡发展,包联单位为共建村送发展资金、送物资支持、送生产项目,帮助困难农户送技术、度难关,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全县共帮扶包联资金968万元,走访困难群众3156户次,为包联村、包联户办实事好事800余件,使大部分经济薄弱村经济“大翻身”、民生大改善,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生活和谐的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12全文查看农村后进班子创先争优典型案例材料
县立足村级班子面广量大的实际,注重将创先争优与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深入推进农村后进班子整顿转化,锻炼了干部,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党员成为了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为群众
办好事实事的服务队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促进了农村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基本做法
1.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专项考核。一是认真做好责任状签订工作。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一一签订后进村整顿转化责任状,逐村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人、定督办领导,一包到底,要求10月底前所有村党组织班子健全、书记配齐、成员调整到位。二是加大后进村整顿考核分值权重。把年终综合考核基层党建部分的分值进行调整,把后进班子整顿工作分值由18分增加到36分,占整个基层组织建设考核成绩的45%,并实行“倒扣分”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视情倒扣5—10分,督促各乡镇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压力感。三是建立后进村整顿专题约谈和分片调度制度。把全县划分为6个片,自4月份起,每月召集片内的组织委员逐村调度整顿转化情况。截至目前,常委组织部长已与11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面对面约谈,到23个后进村实地察看了整顿转化情况;分管部长与19个乡镇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约谈,相关科室的同志先后查访了21处乡镇的76个村。
2.建立“三查一核”制度,对后进村实行动态分类管理。“三查”:即县委组织部对列入台帐的后进村,采取进村暗访、分片调度的方式重点督查;乡镇对所辖村面上情况预警自查,及时托清存在苗头性问题的村,防患于未然;县委组织部每月与信访、计生、民政等部门进行信息联查,将存在问题的村及时分类纳入台帐,避免乡镇漏报、瞒报;“一核”:即经过“三查”后进行季度复核,及时调整后进村台帐。调整后的台帐一式四份,县委主要领导一份,常委部长、分管部长、组织科各一份,作为日常督导检查的依据。城阳镇制定农村党支部四色预警机制分布图,每月对村班子运转情况自查一遍,并将自查结果进行公示,用绿、蓝、橙和红四种颜色将全镇93个村划分为四类,4月份工作开展正常的绿色村79个,存在苗头性问题的蓝色村11个,问题较为突出的橙色村1个和问题较为严重的红色村2个。
3.因村施策、对症下药,集中力量破解“老大难”村。对班子不健全特别是无支部书记的村,完善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制度。对全县68个无支部书记的村全部实行机关干部驻村任职,设岗定责,帮助后进村化解矛盾,培养后备干部。对村级班子不团结、“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由包村机关干部具体靠上做工作,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召集、支部书记主持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确立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对班子成员作风不正、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村,组织力量彻底查清问题,对当事人作出处理。对财务、土地、宅基地混乱的村,责成相关部门单位认真清理和整顿,清退多占土地、宅基地,清收各种欠款,追缴贪污挪用的公款。对社会治安混乱的村,协调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宗族派性严重的村,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引导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上来。对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干部年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的村,拓宽选人视野,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尽快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4.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后进村整顿转化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以民主决策、执行监管、补位监督“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治理模式,推进村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后进班子的产生,巩固后进班子整顿成果。二是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在落实政府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级收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责任制,引导县直部门单位力所能及地为结对村提供资金、信息和服务,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三是深化农村党支部书记“公心实践” 活动。“七一”期间,将对全县百名左右公心处事、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支部书记,分两个层次进行表彰。对百名优秀“公心”书记,颁发荣誉证书,组织健康查体;对10名模范“公心”书记,每人奖励现金5000元。
二、主要成效
1.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通过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把后进班子整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责任细化量化到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同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从农村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入,督促党员干部牢牢把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2.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热情。后进班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往往“老办法不管用、土办法不能用、条条杠杠不实用”,在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的村,单纯地和党员干部群众讲道理、讲党性、讲奉献,根本行不通。这种情况下,就逼迫基层党员干部立足实际想办法、找出路、求突破,摸索合法、务实、管用的工
作方法,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了注重创新、注重实践、注重总结的浓厚创先争优氛围。
3.农村党员干部对班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抓后进班子整顿,使一批“老大难”村健全了党组织班子、解决了矛盾问题,村里逐渐趋于和谐稳定,再也不搞“窝里斗”,党组织团结一致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党员搞生产、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正常轨道,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党员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有党组织好,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是村里的福气”。
4.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统筹城乡发展,包联单位为共建村送发展资金、送物资支持、送生产项目,帮助困难农户送技术、度难关,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全县共帮扶包联资金968万元,走访困难群众3156户次,为包联村、包联户办实事好事800余件,使大部分经济薄弱村经济“大翻身”、民生大改善,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生活和谐的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农村后进班子创先争优典型案例材料
县立足村级班子面广量大的实际,注重将创先争优与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深入推进农村后进班子整顿转化,锻炼了干部,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党员成为了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为群众
办好事实事的服务队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促进了农村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基本做法
1.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专项考核。一是认真做好责任状签订工作。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一一签订后进村整顿转化责任状,逐村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人、定督办领导,一包到底,要求10月底前所有村党组织班子健全、书记配齐、成员调整到位。二是加大后进村整顿考核分值权重。把年终综合考核基层党建部分的分值进行调整,把后进班子整顿工作分值由18分增加到36分,占整个基层组织建设考核成绩的45%,并实行“倒扣分”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视情倒扣5—10分,督促各乡镇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压力感。三是建立后进村整顿专题约谈和分片调度制度。把全县划分为6个片,自4月份起,每月召集片内的组织委员逐村调度整顿转化情况。截至目前,常委组织部长已与11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面对面约谈,到23个后进村实地察看了整顿转化情况;分管部长与19个乡镇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约谈,相关科室的同志先后查访了21处乡镇的76个村。
2.建立“三查一核”制度,对后进村实行动态分类管理。“三查”:即县委组织部对列入台帐的后进村,采取进村暗访、分片调度的方式重点督查;乡镇对所辖村面上情况预警自查,及时托清存在苗头性问题的村,防患于未然;县委组织部每月与信访、计生、民政等部门进行信息联查,将存在问题的村及时分类纳入台帐,避免乡镇漏报、瞒报;“一核”:即经过“三查”后进行季度复核,及时调整后进村台帐。调整后的台帐一式四份,县委主要领导一份,常委部长、分管部长、组织科各一份,作为日常督导检查的依据。城阳镇制定农村党支部四色预警机制分布图,每月对村班子运转情况自查一遍,并将自查结果进行公示,用绿、蓝、橙和红四种颜色将全镇93个村划分为四类,4月份工作开展正常的绿色村79个,存在苗头性问题的蓝色村11个,问题较为突出的橙色村1个和问题较为严重的红色村2个。
3.因村施策、对症下药,集中力量破解“老大难”村。对班子不健全特别是无支部书记的村,完善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制度。对全县68个无支部书记的村全部实行机关干部驻村任职,设岗定责,帮助后进村化解矛盾,培养后备干部。对村级班子不团结、“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由包村机关干部具体靠上做工作,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召集、支部书记主持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确立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对班子成员作风不正、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村,组织力量彻底查清问题,对当事人作出处理。对财务、土地、宅基地混乱的村,责成相关部门单位认真清理和整顿,清退多占土地、宅基地,清收各种欠款,追缴贪污挪用的公款。对社会治安混乱的村,协调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宗族派性严重的村,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引导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上来。对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干部年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的村,拓宽选人视野,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尽快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4.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后进村整顿转化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以民主决策、执行监管、补位监督“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治理模式,推进村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后进班子的产生,巩固后进班子整顿成果。二是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在落实政府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级收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包联共建”责任制,引导县直部门单位力所能及地为结对村提供资金、信息和服务,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三是深化农村党支部书记“公心实践” 活动。“七一”期间,将对全县百名左右公心处事、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支部书记,分两个层次进行表彰。对百名优秀“公心”书记,颁发荣誉证书,组织健康查体;对10名模范“公心”书记,每人奖励现金5000元。
二、主要成效
1.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通过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把后进班子整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责任细化量化到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同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从农村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入,督促党员干部牢牢把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 12全文查看
延伸阅读:
关于强化后进村、贫困村整顿的调查与思考近几年,我们虽然对全镇的村级组织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取得了一些效果,使大部分村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但还有几个村出现了反弹,出现反复,又成为我镇的后进村、贫困村,对此我们进行...
自我亮相讲去年创先争优看今年活动意见同志们: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省、市工商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客观地总结2010年工作,科学谋划2011年工作。进一步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
某市创先争优活动的调查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奇迹般地发展成为国际商贸名城。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9.5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89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2010年县交通局创先争优工作总结今年5月份以来,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活动。 一、活动开...
2010年科研党支部创先争优工作总结2010年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科研一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的“先锋行动”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支委班子运行方面,我们坚持每季召开一次例行支委会讨论支部工作,在此基...
开展“五抓五促五创优”党建创先争优工作总结年初以来,万山特区紧紧围绕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主题,着力在“抓落实、见成效、让群众满意”上下功夫,深入开展“五抓五促五创优”党建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
乡政府创先争优工作总结李埠口乡共辖22个行政村,4.85万人。现有基层党支部33个,共有党员828名,其中农村党员639名。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出发点,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创先争优个人小结今年我们海南中学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按照教育局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结合我校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切实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支部组织建设的...
2010年创先争优工作总结乡城县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努力,创先争优活动呈现出启动迅速、推动有力、主题鲜明、创争有序、进展顺利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