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税收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07月07日 编辑 fanwen51.com

[对专卖经营行业税收征管的思考及建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大小商店逐步走向规模化经营,各种专卖店、代理商、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地踊跃出现,成为市场经济一个不可忽视的新亮点。同时也给税收管理、日常巡...+阅读

税收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广东省国税局辖管140多万纳税户,税收收入连续11年位居全国国税系统第一位,信息化手段在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强化内部管理和改善纳税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广东国税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提高信息化水平,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实现信息化

建设的全面、协调和有效发展。

一、树立“三个理念”,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融现代科技、税收业务、组织管理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理念的更新是推动信息化的关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广东国税的实际情况表明,推动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思想认识,树立三个理念。一是树立战略信息资源规划先行的理念。要从税收事业发展的战略层面和税收管理的整体性需要出发,对税务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对税务信息管理系统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流程进行科学整合,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服务税收管理。二是树立税收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把经济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标,要对税收管理信息化投入产出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估,当前要突出抓好税收数据的分析利用。税收数据分析利用是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必须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全面深化数据分析工作,推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树立税收管理信息化动态发展的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紧密结合税收业务的发展变化,在保持信息化建设持续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动作用,在信息化建设上善于总结,持续改进,拓展优化,不断创新,使信息化建设持续有效地为税收事业发展服务。

二、着力“六个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扎实的基础和突出成效,当前迫切需要及时推进信息化建设内部各因素的协调以及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税收工作的协调,更加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对税收工作的促进作用。一是推进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加强制度创新,使信息化条件下各征管机构、工作流程、环节和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岗责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重点建立与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相关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数据的采集和应用行为。建立与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相协调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有效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推进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与数据管理应用的有效结合。在继续重视软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数据管理应用工作,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用。三是推进信息安全与系统建设的有效结合。科学规划设计和建立信息安全体系,加强系统自身的安全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形成安全管理的动态监控机制。四是推进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的协调统一。在抓好国税系统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银行、海关、外汇、公安、外贸、工商、交通等部门的配合,建立更紧密的涉税信息交换、比对、监控制度,逐步实现电子协同执法、管理信息政府部门交互审核,增强管理实效。五是要推进机关与基层的联动发展。省局机关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指挥部,要积极主动地发挥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决策、指导和组织实施的作用,同时要积极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上下联动,增强合力。六是要推进不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和指导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大胆创新,先行一步,探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三、加强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和深度分析应用,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发展

自从2002年被确定为总局数据仓库项目试点单位后,广东国税利用成功实现税收业务市级集中和征管数据省级集中的契机,开发了广东省国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先后在广州等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税收数据综合分析应用试点工作。当前要以省局集中方式推广应用总局综合征管信息系统软件为契机,推动数据管理上新水平,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一是建立数据管理机制,优化数据环境。要以数据信息质量为核心,通过严把数据入口关、应用关、维护关、考核关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二是要抓住“两条主线”和“三个重点”,全面提高数据分析应用水平。一条主线是自上而下的监控分析和工作指导。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第一,由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根据各时期税收管理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专家型量化分析,以检验基层对税收政策和上级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管理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和措施,指导基层具体开展工作。第二,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执法质量,为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调配提供量化依据。第三,规范各类报表的层级责任,逐步解决统计报表层层上报,重复劳动的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另一条主线是自下而上的主动管理。基层工作人员结合岗位工作需要,通过运用纳税人“一户式”综合查询系统,分析案头资料,主动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日常征管工作效率,并实现自下而上及时修正管理模式。三个分析利用的重点是:税收收入预测和纳税能力估算的税收数据的利用;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评估监

控的税收数据的利用;面向纳税人服务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税收数据的利用等。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要在实践中健全和落实选题分析机制、报表应用机制、专项工作支持机制、数据发布机制、反馈机制等相关工作机制,不断规范数据分析处理工作的组织和运行日常管理机制。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税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进一步加快纳税服务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征纳关系的和谐。在推行网上办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大力建设网上纳税服务体系,将所有能够通过网上交互实现的事项放在门户网站上办理,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服务,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以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纳税人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涉税服务指导和个性化信息服务。二是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干部职工的需求,促进内部和谐。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作为最终用户的干部职工的需求,加入人文设计因素,在提高信息系统效益的同时提高干部职工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机关与基层,领导和干部职工,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三是要建立适应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成长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遵循信息化人才的成长规律,打破传统的管人、用人机制,制定信息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政策,建立体现信息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绩效考核和能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要加强全员信息技术培训,提高税务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对海量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在注重培养和造就自有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导入专家机制,积极借助外部技术力量来推动和促进税收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四是积极推进信息文化建设,致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信息素养、信息认知和获取能力、信息辨别力和判断力,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延伸阅读:

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动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动税收征管工作 推广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是创新纳税服务方式,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004年8月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开始...

充分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的思考充分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的思考 近年来,淮南市地方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地方税收收入也随之出现了大幅增长,地区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当前是淮南抢抓机遇、实...

县级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现状的几点思考县级(尤其是我们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县)房地产业具有规模小销价低购买力不能持久的“短平快”特点:一般都是是挂靠在大开发商下的小规模企业,运作模式是购买一块地兴建一个小区或...

浅议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城市管理与基层社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便民利民为民的政府举措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平安城...

浅析发挥税收作用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没有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就很难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离不开制度性扶持政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亟...

2010年信息化年终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工作目标和xx市信息化工作考核要求,全体信...

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一、近年来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房地产业的崛起直接带来了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和地方财力的迅速壮大。首先,房地产业是地...

探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税收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审...

20172018学年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通过小学信息信息化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制定计划能够...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