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08月05日 编辑 fanwen51.com

[浅析当前查办复杂案件的对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结合近几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我认为影响当前查办复杂案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多元化。从近几年的办案实践看,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由个体向群...+阅读

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xx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座现代化、崭新的新城拔地而起。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四年来,围绕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服务主题,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确立了“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即:以加

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使街道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发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辖区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鼓楼街道把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9年3月,辖区社会组织总量已近300个,其中社会团体266个(老年、残疾、关心下一代、养犬自律、计生、象棋等各类协会130个、文体队伍64个、志愿者活动站41个、义务巡逻队3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4个。二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如社区居民文体组织,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挖掘、培养特长人员923名,全街道县级文体品牌队伍发展到38支。三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组织在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中,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2008年,鼓楼街道围绕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以社区商管协会建设为试点,开始了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1、辖区基本情况和问题:鼓楼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区,辖区面积13.06平方公里。下辖24个社区居委会(其中3个居委会尚在筹建中),设有基层党总支11个,党支部52个,党员2365名。辖区实住居民43164户,125297口人,有驻区行政事业单位169个,中小学校11所,

二、三产业活动单位4598个,从业人员25333人。2007年11月,街道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部件、社会治安纳入网格得到了有效管理,而对辖区新经济组织(商户)的管理还是多头管理,各管各的,谁都管谁都管不好。存在商户缺少利益诉求渠道,一些商户缺乏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现实问题,

2、社区商户管理协会的成立。为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找准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在辖区经济组织(商户)管理工作上的结合点,解决社区商户不好管理、缺乏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现实问题。首先,街道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入手,在车站路南区尝试成立了社区商户管理协会。协会的性质是辖区内从事商品交易、食品生产及加工、餐饮、娱乐、中介、房屋租赁、医疗、老年服务、维修及其它服务等活动的公司、企业和从事上述工作的个体工商户组成的社区自治组织。协会受鼓楼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其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做好商户管理工作,维护会员(商户)的合法权益,教育会员依法经营、规范从业,积极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培育商户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开创共驻共建、部门互动、齐抓共管、合作双赢、健康文明、顺应民心、科学和谐的社会建设新局面。协会组织机构设会长1名、副会长若干名、理事若干名。会长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会长由工商、公安、城管、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管片人员和有较大实力、影响力的商户负责人担任,理事按区域推选支持协会工作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商户出任。协会下设管理员若干名,由社区各类协管员担任,弥补协会在管理上的人员不足。

其次,加强对社区商户管理协会的指导,规范商管理协会工作。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了街道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责任科室,多次到社区指导商户管理协会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社区协会工作。车站路南区商户管理协会成立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按照管理、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服务工作为切入点,寓管理、协调于服务之中,通过管理员、理事、副会长、会长及各种例会及时了解、主动征询会员意见,畅通了会员利益诉求渠道。为便于管理,协会对辖区会员信息进行了全面登记,建立了会员信息台帐并全部录入微机,实现与街道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办信息共享和会员的动态管理。为了培育商户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协会对商户给予社区居民待遇,向商户开放社区文化活动室,商户有了参与社区建设和活动的权力;对口碑好、诚信度高、有一定规模的商户,通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96156服务平台进行宣传,提高其知

名度;在商户中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卫生健康宣传服务、妇女体检服务等。为及时了解和掌握会员情况,协会还设立了由网格巡查员、居民代表及消费者组成的信息员,对商户的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进行监督。为扩大党建覆盖面,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协会建立了党支部,使商户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得到加强,协会的健康发展有了政治支持和组织保障。

车站路南区商户管理协会的成立,解决了辖区新经济组织(商户)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街道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按照这个模式,全街道21个社区将在2009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商户管理协会建设工作。

三、当前街道社会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街道社会组织管理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这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方面,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尚不健全,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与推进和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对街道工作新要求的变化,在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上意识不强。

二是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发育迟缓,社会机制不健全。由于长期以来,与社区有关的工作大多被纳入了政府的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地区工作,致使社区中非营利性组织发育空间狭小,限制了发展。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法人自主性不强,群众代表性不够。部分社会组织行为不规范,自律和活力不足,社会公信度不高,社会动员能力有限。此外,一些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不强。

三是政府对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不完善。街道对培育发展包括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缺少政策支持;在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推进各类社会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健康有序地发展上研究不够;对社会组织有效监管,确保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上体现不充分,一些组织未按规定进行注册登记,社区“草根组织” 无人管理。

四、推进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对策

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互动,提供了组织平台,成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社会良性治理的重要载体。推进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应围绕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改革”,推进“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分类管理

在当前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下,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要与县民政部门相互配合,准确掌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参照新颁布实施的社会组织分类标准,逐类研究制订管理措施和相关发展政策。总体讲,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社会事业、公益慈善类、互益类组织和基层社区服务组织,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学术性社团,大力查处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社会组织。

(二)加快完善政府支持政策。要利用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依法行政的有利时机,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要创造条件,推动政府部门以公开招标、合同管理的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街道要与财政、税务部门沟通协调,认真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税收优惠、票据发放管理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孵化器”建设,研究探索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为社会组织提供综合性培育和服务基地。

(三)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社分开,引导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脱钩。改进和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量,改进对从事慈善公益活动的非公募基金会等社会发展急需的社会组织的登记制度。对当前出现的尚不具备社会组织登记许可条件,又具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特征的的新型社会组织,如社区商管协会、社区志愿者活动站、社区草根文体队伍等,要立足实际,探索完善备案制度,以利于跟踪培育和监管。积极推进备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深入开展评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行业协会、科技类社团、公益性社团和服务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评估。

(四)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积极实行公益慈善类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信息公开,逐步推广到所有社会组织。以规范行为、增强社会责任为重点,探索自律诚信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自律性组织建设。修订和完善社会组织章程、内部治理结构、分支(代表)机构管理、名称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制度,加强理事会建设。加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加快社会组织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职业建设等政策的完善和配套,提高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形象和地位。结合社会组织评估,引导和支持评级高的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争取涌现一批服务有特色、能力强、公信力高、影响力大的社会组织名牌。

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创新实践,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必将在加快推进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xx中发挥积极作用。

延伸阅读:

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一、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2007年第一季度,全县工业共制采掘业3家,造业企业47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3家,建筑业4家,总从业人数730人,注册资本5658万元。...

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加强农村教育 民革___市委员会 (2006年5月11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至关重要。目前我市农村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否则必将成为社会主...

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文章标题: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卫生院17所,卫生系统现有医疗机构总共27个,在职人员557人,其中卫技人员441人。固定资产3555万元,业务用房...

县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县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畜牧业生产动态,指导和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2008年5月3日至20日,**县畜牧...

把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的研讨对策把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的研讨对策 近年来,县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在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超前预防,机制规范,...

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的现状与对策思考**市农业局关于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积极动员工商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深...

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几年来,经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在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党性党风党纪和加强干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

气象部门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思考对策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大气科学最重要任务之一,是气象事业的立命之身、事业根本。**局长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

关于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