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文化课情景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以高三《中国古代史》为例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途径不胜枚举,但情景教学肯定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所谓历史情景教学,指将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点等形象化,具体化以及立体化,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视”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想像力,扩充他们的知识范围,从而实现执爱祖国的文化,为本民族的智慧和才气感到自豪,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教学目标。
一、高中历史文化课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文化课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就以高三《中国古代史》为例,共41课,其中文化课就有7课,占了总课程内容的六分之一强,历来是高考必考或常考的内容,显然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使学生学好历史文化课,对教好全部历史课具有重要和不可忽视的意义。
其次,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施情景教学手段。当前,受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地区中考时历史科是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将历史课取消,这一切都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相对薄弱,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幼稚,除此之外,受社会生活环境影响,当今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阅历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使他们学好历史课肯定存在很多困难。
第三,受课时和编写体例的限制及需要,高中历史课,尤文化课内容极其简略,缺少趣味性,虽然《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具备了一定历史知识和思维的对象,但文化课对他们而言还是门崭新的学科,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讲,也有较大难度,
第四,就目前“高考”课程而论绝大部门学生之所以学历史是无奈之举,再加上长期存在的将历史学科无情划入“皮肤科”的不良倾向存在,中学生一般都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历史文化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景教学的实践
情景教学所包括的范围实际上是相当广泛的,但我本人通过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历史文化课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下几分面着手,现将其总结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1、充分利用图表及课文专栏文献资料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尤文化课章节,作为教材有机组成部分,编入了大量插图,表格及专栏文献资料,这些无疑是情景教学的重要素材。它以直观清晰的形象为学生感知、理解、分析和记忆抽象的历史概念,拓展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少了学生掌握、抽象历史概念的困难。例如关于我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创造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而且到了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创造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表现。这些抽象的概念,如何使学生能够获得深刻印象,把历史课本上的“《陀罗民经》经卷(部分)──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702室一座宝塔里发现这部经卷,经文里有武则天造的字。据考证,此经卷刻印于武则天时期,后传入新罗。”(《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9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下同)插图加以放大。“啊,多么精美呀!”学生不但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插图上,而且不由自主发出赞叹之声。
除了正确利用插图之外,利用表格、课文专栏资料来比较、鉴别类似概念也是极其有效的,且其开发利用成本较低,对于硬件设施薄弱的学校尤其适合。如在讲解儒家思想文化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获得较深刻印象,能够清晰地理解可制作采用如下表格形式,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注意其字体颜色等变化展示给学生,也颇受学生欢迎。
儒家思想创立与发展简表
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发展(表中“──”表示不必掌握的内容)
时期
发展情况
代表人物
主要情况
春秋
开创
孔丘
儒家的创始人。主张以德治民。“仁”;“礼”
战国
发展并
完善理论
孟轲
性善论;除“仁”外,还提出“义”,“仁”、“义”相辅而行;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其逻辑思维即是:人性善→仁义→仁政→爱民→爱民之道在养民、治民
荀况
性恶论;唯物主义思想家;民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其逻辑思维即是:人性恶→须用礼义来改造人→要尊师重视→重君父与法纪→一切君父与法纪之道以人为本
秦朝
被禁
──
焚书坑儒
汉朝
取得统治地位
董仲舒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官学;提出“三纲”的道德观念、“天人感应”之说,使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淮南子
经12全文查看学兴盛,学术带有浓厚迷信色彩,是儒学与方术结合的开始。王充批判经学
隋唐
──
──
科举主考儒家经典
两宋
达到顶峰
周敦颐
程 颐
程 颐
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的主体是“天理”。朱熹把理学发展到成熟阶段,其著有
《四书集注》,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为“三纲五常”体现着天理
明清
束缚思想
──
科举考试只许考四书五经。李贽反对理学,批判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观点,主张“穿衣服吃饭是人伦物理”
戴震批判程朱理学。主张求“天理”于“人欲”之中,把“天理”和“人欲”统一起来
2、创造和利用模型,创设物具情境
在历史文化课教学中所谓的物具是指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文物,如古钱币,古器等历史文物;还包括文物的赝品如兵马俑,历史人物或历史物景的模型等。历史知识本身就包括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历史物品历史环境状况以及事件进程等。所以学生历史知识就要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事物的比较精确、完备、稳固的表象。因此,很好地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枯乏无味的文化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参与其情境去探索新事物,提出新观点。
我国历史文化中的桥梁、宝塔、宫殿、瓦岩、钱币以及长城等古迹在高三《中国古代史》中大都以插图的形式编排上了。但是,它们又往往缺乏立体感,无论怎样证明,学生们仍然觉得印象不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老师自己或组织发挥学生或采取购买等形式制作,拥有部分模型,如《长城》(部分)、甲骨文(常见)等模型。在上课时,我一边让学生仔细看模型,一边配以声情并茂、详略得当的介绍,学生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和观察,且印象深刻,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老师还可动员学生注意,了解搜集身边、家乡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应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开始,保护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
3、利用影视资料,创设影视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与事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本来抽象的材料学起来形象生动有趣味。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戏曲文化教学中,就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在历史文化课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其所采取的表现形式和反映的内容又距当代中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内容和时尚相距甚远。采用何种形式,或通过何种途径予以重现,对教师而言,确实也是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元曲之“窦娥冤和关汉卿”时,可给学生借来京剧音配像《六月雪》,并给他们放了“刑场”一折;借来曲音配像《牡丹亭》并放了“游园惊梦”一折。京剧《六月雪》在唱腔方面虽然与元杂剧差异较大,但在角色一行当的划分以及在内容的反映上都十分相近。这一尝试不仅实现了对本时期本课的内容的教学要求,而且还为学生以后欣赏和理解京剧打下基础。当代戏剧界演出的昆曲《牡丹亭》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唱腔上也基本保留了戏剧的风貌。总之,利用当代的戏曲的音像资料,基本可以实现教学目的。
4、创设现场,模拟角色
传统的文化课教学点是从书本到书本,讲起课来难免会显得抽象而呆板,不能使学生耳闻目睹。创设现场情境,可使学生如有所见、如有所感。我们对历史遗迹、遗址、遗物进行实地观察与调查,尽管这些遗址、遗迹、遗物因年代久远遭到破坏而残缺不全,但毕竟留下那个时代的特征,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前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感性材料。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的情、风、物,尽量与教材相结合,努力创设现场情境教学。之后,教师可通过学生模拟过去历史的片断,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例如,在执教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孔子一内容时,我指导学生创设现场模拟角色情境,让学生分扮孔子及其著名弟子子路等人,并模仿其语气进行对话交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积极效果。
5、对诗词的处理
唐诗宋词在我国历史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其内容广泛深入,其风格丰富多彩,这都是中国文学和历史学者们公认的。但是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课中的地位却略显逊色。唐代的三大诗大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都没有一首完整的诗歌被编入教材。对宋词的处理更甚。我认为这是教材的严重不足。试问,不了解诗人的一首完整诗词,怎么会完整地领会诗人的思想及其艺术风格呢?因此,我在关于此两部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补充了教材的不足,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各补充了至少一首完整的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新乐府·红线毯》。关于宋代的大词人苏轼和李清照也照此模式处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保留,而为李清照补全《如梦令》。补上之后,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诵,而且要求他们能够基本上说明其思想内容。
6、共享互联网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历史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它们多是专门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高级中学、政府部门等建立的网站。只要知道这些网站的网址,就可以访问、利用它们。目前,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尤沿海发达地区学校绝大部分实现了互联网进校甚至进教室,从而为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尤文化课教学中构造情景教学情景,进行情景教学实践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下面是笔者常利用的网站:
fordham.edu/halsall/mod/modsbook(intermodemhistorysourcebooks,“互联网近代史原始资料
hartford—hmp./archives(worldhistoryarchiues,世界中档案)
britannia./historycbitishhistory,(美国历史)
americanhistory.about·(americanhistory),(美国历史)
history.place·(historyplacethepastintofuture(“历史遗址”)
heritage·tom·/dynasty(“文化遗产”:历代王朝,历史之迷,历史人物谱)。
·nmch·gov·cn/gb/index·asp(中国历史博物馆)
·history.(“历史在线”北京报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guxiang. ishi(“故y—历史”)
htty: pep./lishi(“历史天地”,人民教育出版庄)
search.sina./search_dir/sh/ls(新浪历史网战)
三、情景教学的初步体会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历史文化课的兴趣。实践证明,新疑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引进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在历史文化课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景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情景教学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从而感悟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明确这种主体地位的学习责任感。如在实施模拟角色情景教学法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表演,结果,同学们认真地查阅资料,精心准备,出色地完成了模拟角度的表演。一节课都是由学生参与完成,他们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只起到课前指导、课中点拔、课后总结评价的指导作用。使本来枯燥乏味的文化课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反应对于与历史文化课内容有关的许多历史知识,记得相当牢固。
3、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得以开发。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思唯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学生自我组织和相互启动,互相促进的多问交流关系,通过创造活动,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
同时迫使学生不断去开拓思路,开创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去获得新成果。
4、有利于学生爱国思想和情操的加强。许多学生通过历史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唐诗宋词的学习,他们对那些大诗人、大词人的高风亮节,在心中隐萌敬佩之情,他们的爱国情操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总之,通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尤其是历史文化课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现用高中历史教材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历史文化课的教学之中,尽量多采用一些情景教学的手段,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其效果来看更是值得肯定的。尽管本人教历史的时间尚短,经验也很缺乏,前述的认识和体会尽管可能是相当肤浅的,但我愿意将其写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周靖:《高中历史怎样学》,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章年海:《中学历史新教材新教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从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全文查看高中历史文化课情景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以高三《中国古代史》为例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途径不胜枚举,但情景教学肯定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所谓历史情景教学,指将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点等形象化,具体化以及立体化,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视”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想像力,扩充他们的知识范围,从而实现执爱祖国的文化,为本民族的智慧和才气感到自豪,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教学目标。
一、高中历史文化课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文化课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就以高三《中国古代史》为例,共41课,其中文化课就有7课,占了总课程内容的六分之一强,历来是高考必考或常考的内容,显然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使学生学好历史文化课,对教好全部历史课具有重要和不可忽视的意义。
其次,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施情景教学手段。当前,受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地区中考时历史科是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将历史课取消,这一切都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相对薄弱,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幼稚,除此之外,受社会生活环境影响,当今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阅历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使他们学好历史课肯定存在很多困难。
第三,受课时和编写体例的限制及需要,高中历史课,尤文化课内容极其简略,缺少趣味性,虽然《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具备了一定历史知识和思维的对象,但文化课对他们而言还是门崭新的学科,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讲,也有较大难度,
第四,就目前“高考”课程而论绝大部门学生之所以学历史是无奈之举,再加上长期存在的将历史学科无情划入“皮肤科”的不良倾向存在,中学生一般都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历史文化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景教学的实践
情景教学所包括的范围实际上是相当广泛的,但我本人通过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历史文化课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下几分面着手,现将其总结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1、充分利用图表及课文专栏文献资料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尤文化课章节,作为教材有机组成部分,编入了大量插图,表格及专栏文献资料,这些无疑是情景教学的重要素材。它以直观清晰的形象为学生感知、理解、分析和记忆抽象的历史概念,拓展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少了学生掌握、抽象历史概念的困难。例如关于我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创造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而且到了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创造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表现。这些抽象的概念,如何使学生能够获得深刻印象,把历史课本上的“《陀罗民经》经卷(部分)──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702室一座宝塔里发现这部经卷,经文里有武则天造的字。据考证,此经卷刻印于武则天时期,后传入新罗。”(《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9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下同)插图加以放大。“啊,多么精美呀!”学生不但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插图上,而且不由自主发出赞叹之声。
除了正确利用插图之外,利用表格、课文专栏资料来比较、鉴别类似概念也是极其有效的,且其开发利用成本较低,对于硬件设施薄弱的学校尤其适合。如在讲解儒家思想文化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获得较深刻印象,能够清晰地理解可制作采用如下表格形式,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注意其字体颜色等变化展示给学生,也颇受学生欢迎。
儒家思想创立与发展简表
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发展(表中“──”表示不必掌握的内容)
时期
发展情况
代表人物
主要情况
春秋
开创
孔丘
儒家的创始人。主张以德治民。“仁”;“礼”
战国
发展并
完善理论
孟轲
性善论;除“仁”外,还提出“义”,“仁”、“义”相辅而行;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其逻辑思维即是:人性善→仁义→仁政→爱民→爱民之道在养民、治民
荀况
性恶论;唯物主义思想家;民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其逻辑思维即是:人性恶→须用礼义来改造人→要尊师重视→重君父与法纪→一切君父与法纪之道以人为本
秦朝
被禁
──
焚书坑儒
汉朝
取得统治地位
董仲舒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官学;提出“三纲”的道德观念、“天人感应”之说,使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淮南子
经[]学兴盛,学术带有浓厚迷信色彩,是儒学与方术结合的开始。王充批判经学
隋唐
──
──
科举主考儒家经典
两宋
达到顶峰
周敦颐
程 颐
程 颐
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的主体是“天理”。朱熹把理学发展到成熟阶段,其著有
《四书集注》,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为“三纲五常”体现着天理
明清
束缚思想
──
科举考试只许考四书五经。李贽反对理学,批判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观点,主张“穿衣服吃饭是人伦物理”
戴震批判程朱理学。主张求“天理”于“人欲”之中,把“天理”和“人欲”统一起来
2、创造和利用模型,创设物具情境
在历史文化课教学中所谓的物具是指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文物,如古钱币,古器等历史文物;还包括文物的赝品如兵马俑,历史人物或历史物景的模型等。历史知识本身就包括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历史物品历史环境状况以及事件进程等。所以学生历史知识就要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事物的比较精确、完备、稳固的表象。因此,很好地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枯乏无味的文化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参与其情境去探索新事物,提出新观点。
我国历史文化中的桥梁、宝塔、宫殿、瓦岩、钱币以及长城等古迹在高三《中国古代史》中大都以插图的形式编排上了。但是,它们又往往缺乏立体感,无论怎样证明,学生们仍然觉得印象不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老师自己或组织发挥学生或采取购买等形式制作,拥有部分模型,如《长城》(部分)、甲骨文(常见)等模型。在上课时,我一边让学生仔细看模型,一边配以声情并茂、详略得当的介绍,学生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和观察,且印象深刻,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老师还可动员学生注意,了解搜集身边、家乡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应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开始,保护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
3、利用影视资料,创设影视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与事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本来抽象的材料学起来形象生动有趣味。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戏曲文化教学中,就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在历史文化课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其所采取的表现形式和反映的内容又距当代中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内容和时尚相距甚远。采用何种形式,或通过何种途径予以重现,对教师而言,确实也是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元曲之“窦娥冤和关汉卿”时,可给学生借来京剧音配像《六月雪》,并给他们放了“刑场”一折;借来曲音配像《牡丹亭》并放了“游园惊梦”一折。京剧《六月雪》在唱腔方面虽然与元杂剧差异较大,但在角色一行当的划分以及在内容的反映上都十分相近。这一尝试不仅实现了对本时期本课的内容的教学要求,而且还为学生以后欣赏和理解京剧打下基础。当代戏剧界演出的昆曲《牡丹亭》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唱腔上也基本保留了戏剧的风貌。总之,利用当代的戏曲的音像资料,基本可以实现教学目的。
4、创设现场,模拟角色
传统的文化课教学点是从书本到书本,讲起课来难免会显得抽象而呆板,不能使学生耳闻目睹。创设现场情境,可使学生如有所见、如有所感。我们对历史遗迹、遗址、遗物进行实地观察与调查,尽管这些遗址、遗迹、遗物因年代久远遭到破坏而残缺不全,但毕竟留下那个时代的特征,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前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感性材料。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的情、风、物,尽量与教材相结合,努力创设现场情境教学。之后,教师可通过学生模拟过去历史的片断,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例如,在执教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孔子一内容时,我指导学生创设现场模拟角色情境,让学生分扮孔子及其著名弟子子路等人,并模仿其语气进行对话交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积极效果。
5、对诗词的处理
唐诗宋词在我国历史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其内容广泛深入,其风格丰富多彩,这都是中国文学和历史学者们公认的。但是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课中的地位却略显逊色。唐代的三大诗大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都没有一首完整的诗歌被编入教材。对宋词的处理更甚。我认为这是教材的严重不足。试问,不了解诗人的一首完整诗词,怎么会完整地领会诗人的思想及其艺术风格呢?因此,我在关于此两部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补充了教材的不足,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各补充了至少一首完整的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新乐府·红线毯》。关于宋代的大词人苏轼和李清照也照此模式处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保留,而为李清照补全《如梦令》。补上之后,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诵,而且要求他们能够基本上说明其思想内容。
6、共享互联网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历史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它们多是专门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高级中学、政府部门等建立的网站。只要知道这些网站的网址,就可以访问、利用它们。目前,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尤沿海发达地区学校绝大部分实现了互联网进校甚至进教室,从而为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尤文化课教学中构造情景教学情景,进行情景教学实践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下面是笔者常利用的网站:
fordhm.du/hlsll/mod/modsbook(inrnmodmhisorysourcbooks,“互联网近代史原始资料
hrford—hmp./rchivs(worldhisoryrchius,世界中档案)
brinni./hisorycbiishhisory,(美国历史)
mricnhisory.bou·(mricnhisory),(美国历史)
hisory.plc·(hisoryplchpsinofuur(“历史遗址”)
hri·om·/dynsy(“文化遗产”:历代王朝,历史之迷,历史人物谱)。
·nmch·ov·cn/b/ind·sp(中国历史博物馆)
hp ·hisory.(“历史在线”北京报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uin. ishi(“故y—历史”)
hy: pp./lishi(“历史天地”,人民教育出版庄)
srch.sin./srch_dir/sh/ls(新浪历史网战)
三、情景教学的初步体会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历史文化课的兴趣。实践证明,新疑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