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团日活动总结]活动时间:2010年11月2日 参加人员:30名同学以及助班张铭和赵拓学长 活动意义:这次素质拓展团日活动总体来说是深受同学好评和欢迎的。从中同学们学会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如何与...+阅读
摘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开发、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大学培养人才基本职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的内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
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职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才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大学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①19世纪的大学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强调“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将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进入20世纪,美国通过《莫里尔法案》和“赠地学院运动”,在实用主义精神指引下确立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②概而言之,现代大学的职能有三:培养专门人才、发现科学和服务社会。不容置疑的是,在大学的职能体系中,培养专门人才是根本的使命,是大学实现其他职能的基础。如果大学忽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或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规格要求,那便是大学的“失职”。③然而,在我国的大学改革实践道路上,有片面关注现代大学已经形成的综合职能体系结果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职能。有学者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明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培养人才的片面性和产生高等教育短视行为”。④更有学者提出“教育异化”的概念,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危机”,即当“物质利益、个人福利、市场效应这些市场化指标完全取代了教育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评价准则时,功名利禄、学衔专权便成为一些人的唯一追求目标,教育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满足个人欲望的狭隘的工具,教育的社会职能事实上也就被扭曲了”。⑤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与大学教育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即在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方法上与时俱进。如果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旗号,将大学推向市场化的境地,无疑是本末倒置。因为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根基,任何发展科研、服务社会的口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用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官方短视行为,以及狭隘片面的大学水平评估体系,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大学面临的危机。
实践理性告诉我们,在重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院校合并之后,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大学扩招的形势下,在各大学为进“一流大学”而争相进行“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热潮中,大学的基本职能应进行准确的复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便因应了这种要求。从内涵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给“素质教育”以确定的内容,即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从形式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了“学会学习”的特点:它涵盖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社会系统工程。
二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明确的内容固定下来。使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有明确的方向,使教育教学评价有准确的依据。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维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要求大学生应有崇12全文查看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
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育人’中心工作,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⑦一般来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重点做好“四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1、职业设计指导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前奏。大学生职业计划的成败,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要理清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2、素质拓展训练
所谓素质拓展是要求大学生首先满足基本素质要求,即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基础上,培养具有充分个性和丰富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均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等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3、建立评价体系
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在认证环节中,认证内容的合理性、认证程序的可操作性事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成败。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并努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书》的认证内容,逐步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指标体系,尽可能以客观选项代替主观评价;第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形成开放的、自我完善的认证机制;第三,吸纳学生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与认证组织体系相对剥离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加强对认证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4、强化社会认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素质拓展认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着手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不但对学生的认证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分散评价,集中控制,而且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授权权限,直接进入到高校网络数据库中查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和认证情况。这样做,不但使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师生和社会舆论最大限度的监督和保障,而且将形成有效的素质拓展机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又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人才观以科学内涵。如果在环境的变迁中轻视大学的育人职能,放任教育的异化,则很可能重现孔子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在如下话语中定能得到彰显,“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12全文查看摘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开发、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大学培养人才基本职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的内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
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职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才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
大学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①19世纪的大学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强调“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将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进入20世纪,美国通过《莫里尔法案》和“赠地学院运动”,在实用主义精神指引下确立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②概而言之,现代大学的职能有三:培养专门人才、发现科学和服务社会。不容置疑的是,在大学的职能体系中,培养专门人才是根本的使命,是大学实现其他职能的基础。如果大学忽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或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规格要求,那便是大学的“失职”。③然而,在我国的大学改革实践道路上,有片面关注现代大学已经形成的综合职能体系结果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职能。有学者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明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培养人才的片面性和产生高等教育短视行为”。④更有学者提出“教育异化”的概念,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危机”,即当“物质利益、个人福利、市场效应这些市场化指标完全取代了教育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评价准则时,功名利禄、学衔专权便成为一些人的唯一追求目标,教育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满足个人欲望的狭隘的工具,教育的社会职能事实上也就被扭曲了”。⑤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与大学教育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即在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方法上与时俱进。如果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旗号,将大学推向市场化的境地,无疑是本末倒置。因为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根基,任何发展科研、服务社会的口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用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官方短视行为,以及狭隘片面的大学水平评估体系,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大学面临的危机。
实践理性告诉我们,在重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院校合并之后,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大学扩招的形势下,在各大学为进“一流大学”而争相进行“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热潮中,大学的基本职能应进行准确的复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便因应了这种要求。从内涵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给“素质教育”以确定的内容,即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从形式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了“学会学习”的特点:它涵盖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社会系统工程。
二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明确的内容固定下来。使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有明确的方向,使教育教学评价有准确的依据。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维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要求大学生应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
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育人’中心工作,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⑦一般来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重点做好“四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1、职业设计指导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前奏。大学生职业计划的成败,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要理清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2、素质拓展训练
所谓素质拓展是要求大学生首先满足基本素质要求,即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基础上,培养具有充分个性和丰富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均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等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3、建立评价体系
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在认证环节中,认证内容的合理性、认证程序的可操作性事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成败。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并努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书》的认证内容,逐步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指标体系,尽可能以客观选项代替主观评价;第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形成开放的、自我完善的认证机制;第三,吸纳学生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与认证组织体系相对剥离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加强对认证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4、强化社会认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素质拓展认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着手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不但对学生的认证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分散评价,集中控制,而且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授权权限,直接进入到高校网络数据库中查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和认证情况。这样做,不但使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师生和社会舆论最大限度的监督和保障,而且将形成有效的素质拓展机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又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人才观以科学内涵。如果在环境的变迁中轻视大学的育人职能,放任教育的异化,则很可能重现孔子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在如下话语中定能得到彰显,“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延伸阅读:
六一儿童节活动计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为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特制订如下活动方案。 一、以文化艺术节为载体,营造节日文化氛围。主要活动有: 1、少先队鼓号大检阅。时间:5月30日...
小学三八妇女节活动计划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又到了,为了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培养孩子的“孝道”意识和情感,我们要在全校队员之中开展“孝敬之星”评比活动,请你根据孩子平时在家中的表现...
小学感恩节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效为主要内容,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感恩节教育系列活动,让队员懂得“滴水之恩当涌...
银河社区制定2004年“七一”活动计划银河社区制定2004年“七一”活动计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