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xx县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生存状况的调查 建国以来,xx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妇女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省或市“三八红旗手”。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她们中有一部分人生活困难...+阅读
赴四县市工业园(开发区)考察报告
**工业园区建设考察组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外地工业园建设和管理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工业园发展,2010年3月2日至3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蒋丛贵,副区长常北方,区政协副主席张于炳率由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经济商务局、**国土资
源分局、**工业园管委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6人,赴荆州市江陵工业园、宜昌市点军工业园、襄樊市(襄阳区)深圳工业园和襄樊市宜城经济开发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组围绕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征地安置、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行政效能、建设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听取了四县(市区)的经验介绍,实地参观了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津江啤酒有限公司、荆州山叶服装有限公司、荆州市江陵申达电气有限公司、环高乐器(宜昌)有限公司、宜昌三盈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宜昌红旗电缆有限公司、宜昌长江铝业有限公司、湖北(襄樊)深圳工业园、宜城市万众纱业有限公司、安能(宜城)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燕京啤酒集团(襄樊)有限公司、湖北富亿纺造有限公司以及湖北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这些地区政府和工业园(开发区)管委会建立了初步联系,达成了合作关系。通过两天的学习考察,全体人员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触动很深,启发很大,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江陵、点军、襄阳、宜城四县(市区)与**地缘相邻,基础相似,起步建设时间基本一致。其中,江陵工业园、点军工业园与**工业园为2月由省政府同一文件批准筹建;襄樊深圳工业园于4月开始筹建;宜城经济开发区成立时间略早,于开始组建,获省政府批复成立。四个工业园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谋划早、行动快、动作大,目前,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一是规模大。四县(市区)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所到之处,无论是规划面积,还是建设规模,给人印象都是大气势、大手笔。一马平川的园区土地,连片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宽广的园区道路,路网、管网、电网、水网等基础配套齐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相得益彰,生产生活设施功能完善,一个园区就是一座新城。如江陵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71家企业入园,42家企业投产。襄樊深圳工业园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7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一期规划8.5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平整、排水明渠、道路、路灯、给水管网及泵站、变电配电设施、绿化、通讯管网、燃气管网等全部配套。点军工业园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园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心三园”布局(行政服务中心,铝产业园、制造产业园和生态产业园)。宜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起步区6.5平方公里,由四个子园区组成,开发区成立至今,共先后投入2.5亿元,实施了9条计18公里主干道和39公里上下水管网的兴建和改造,实现了水、电、气、路、通讯、亮化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同时,每个园区都有大的项目支撑,如江陵工业园的山叶服装,总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已初具荆州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航母”雏形;点军工业园的宜昌长江铝业,总投资12.6亿元,设计生产能力为26万吨电解铝,目前,一期已年产量达到13万吨,是湖北省最大的电解铝企业;宜城经济开发区的燕京啤酒集团(襄樊)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3亿元,员工1500人,年生产啤酒能力15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4600万元,是鄂西北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和全国啤酒行业优秀企业。
二是速度快。建设快是四县(市区)园区建设的共同特点,无论是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项目的落地建设,都是高速推进。考察组所到之处,都是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片片工地紧张忙碌,一个个车间机声隆隆。如襄樊深圳工业园一年期间完成拆迁505户,今年又确定了1506户的拆迁任务。江陵工业园一次性收储土地4407亩,为企业落户搭建了平台,目前,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中的建成区3平方公里区域实现了项目满园,剩余3平方公里今年可望实现项目全覆盖;此外,入园企业荆州山叶服装有限公司从9月开工至今,短短5各月内完成投资1.2亿元,占计划投资的80%,目前,名员工已经培训到岗,3月份将正式投产;同时,县委、县政府目前又在开始着手实施“再建一个10平方公里沿江工业园”的宏伟目标。宜城经济开发区原计划5年完成的投资2.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量工程任务,仅用了2年时间全部完成;园区企业安能生物质热电项目于10月底动工兴建,到10月竣工试产,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三是效益好。四县(市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来抓。实践证明,园区已成为当地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地方。如江陵工业园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税收3039万元,同比增长73%,这种发展水平对于该县建县时间短、财政底子薄、工业基础差的现实背景而言,已属不易。宜城经济开发区完成区域生产总值3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值30.5亿元,实现税收1.09亿元,出口创汇5100万美元。襄樊深圳工业园在园区骨架尚未完全建成之际,现已有38家企业开工建设,10家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承载5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提供税收30亿元,吸纳10万人就业,经济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二、考察启示
通过对江陵、点军、襄阳、宜城四县(市区)工业园(开发区)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四方面的有益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关键。四县(市区)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把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让企业发财,用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园区的大发展。对照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做法,我们仍然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建设步子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如少数人认为**属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办工业园或办园难度大;少数单位和个人误认为发展园区是搞形式主义,是劳民伤财;少数部门在协调办理园区具体事务时,部门利益至上,“怕”字当前,“难”字当头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园区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必须抓园区的思想共识,把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以超常规的理念推进园区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机制是灵魂。创新机制是提升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四县(市区)工业园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推进,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就是都有一套创新的机制。一是有一套创新的投资机制。江陵县是一个财政实力十分薄弱的县,该县一般预算收入仅5000多万元,但县财政每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除此之外,县政府还通过县城投公司招标、打捆县级各类财政项目资金等办法,融资约1.5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确保园区工作经费和招商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拨付园区(含招商局)工作经费130万元。襄樊市深圳工业园融资采取“三条腿”走路:城投公司以县固定资产作抵押申请银行贷款;盘活存量土地,“卖地”开发高档住宅小区融资;变更土地性质,将部分现已开发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筹资。宜城市在建设经济开发区过程中,积极运用金融资本、土地资本和社会资本,采取开行贷款、部门联建、社会共建的方式齐心协力建设园区,市政府责成交通、城建等相关部门对园区9条主干道实行一个部门包建一条,对天然气、供电、供水、通讯等公益设施,积极协调其主管部门无偿投入建设等等。虽然各地投资融资方式和承建主体不尽相同,但却很适用,成效十分显著。二是有一套创新的管理机制。四县(市区)都把工业园区作为“经济特区”,隶属县委、县政府直管,园区管理机构组建模式不尽相同。如江陵工业园区和和宜城开发区都设立有管委会,为县(市)政府派出机构,宜城开发区已明确为副县级机构。点军工业园区未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工业园区、载电工业实验区、招商局和经济信息局四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襄樊深圳工业园为襄樊市和襄阳区共建,管理体制为“1+3模式”,即襄樊市在深圳工业园设立指挥部,指挥长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亲任;指挥部下设园区管委会,由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项目招商引资和落地过程中的有关事宜;成立园区筹资建设管理部,主要以襄樊市城投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成立拆迁安置部,拆迁安置责任主体为襄阳区人民政府,负责整个园区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工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圳工业园省里还没有正式批复,目前尚隶属于襄阳经济开发区,为“园中园”。四个园区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不尽相同。江陵工业园区8名,其中书记兼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1名、纪委书记1名、全县公开招考挂职副主任4名(所有副职均享受正科级待遇),县招商局与园区管委会合并,县招商局局长兼任管委会副主任,对项目实行“招管分离”,其中,洽谈项目由招商局负责,签订土地合同由城投公司负责,签订项目投资合同由管委会负责;襄樊深圳工业园班子职数4名,一正三副;宜城经济开发区5名,书记、主任一肩挑,专职副书记1名、副主任3名。四个园区内设机构设置不尽相同。江陵工业园区设立“三办”:党政办、招商办、安商办;襄樊深圳工业园指挥部设拆迁安置部、规划设计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部室,管委会设“三部”:招商部、综合部、财务部;宜城经济开发区设“三办”:党政办、投资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四个园区干部编制和人员配备不尽相同。江陵工业园管委会配备有8个行政编制,加上原县招商局4个事业编制,合计编制12名,另外还从县直各部门抽调部分干部到园区挂职,园区工作人员共有20多人;襄樊深圳工业园编制10人,除班子成员外,其他人员均从襄阳区财政供养人员中选聘;宜城经济开发区定编10名,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班子成员5名,“三办”人员3名,临时聘用人员3人,其书记主任一肩挑明确为副县级,其他班子成员有正科级,也有副科级,“三办”主任明确为副科级干部。三是有一套创新的工作机制。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是园区建设的头等难事,四县(市区)立足实际,灵活政策,创新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江陵县政府在对农户征地补偿上,仍然执行的土地补偿政策(18100元/亩),乡镇、村为征地工作主体,补偿费由县财政拨付到乡镇后,乡镇直接足额发放到农户;拆迁基础工作由乡镇、村负责,“钉子户”由县政府组织力量拔,拆迁期间,县政府为“拔钉子”曾出警4次,每次出警包括公安、武警和相关执法部门人员近百人。襄阳区结合区情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拆迁安置实施方案,成立拆迁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亲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抽调国土、房管、公安、城管、园区及有关乡镇业务骨干,组建拆迁工作专班,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科学制定拆迁计划,切实做好被拆迁群众思想工作;在补偿安置上,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严格搞好被拆迁房屋和附作物锁定,严格按政策按现价评估、补偿,还建安置房本着“被拆迁户不另外出钱、区政府不贴钱”的原则,对每户被拆迁户的补偿款不足于支付标准还房面积价款的差额部分,由市建设投资经营公司负责解决;安置房面积按人均建筑面积33平方米的标准提供,此外,属独生子女家庭的,另增加33平方米,每户安置房总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不高于198平方米;同时,为保障失地农户生活有一定经济来源,除为失地农民进行养老保险外,市里还负责为每户规划配建30平方米的商品房(门面房),实行“留地安置”;为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为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一定的发展工业的建设用地。广大拆迁户踊跃配合拆迁,仅,襄樊深圳工业园一期所涉及的505户房屋全部得到安全和谐顺利拆迁。
(三)做大做强是根本。展示园区形象、促进园区发展的核心在于项目。四县(市区)都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在项目引进门槛、税费优惠、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可以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在供地、审批费用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着眼长远,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有力地支持了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项目入园用地政策上,各地政策灵活,大胆创新,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如襄阳区对项目落户后的税收政策实行“免二减三”,即项目达产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可免缴两年,减缴三年;对园区以外的乡镇引进入园的项目,执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四六分成”。江陵县执行地价基准价3万元/亩,包括“六通一平”全部配套;对行政审批实行零收费,对事业性中介收费实行财政买单。宜城市通过税收分年返还,让利于企业:项目投产后,一是连续5年返还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40%,二是对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在企业投产后一次性返还到位,三是以奖励的方式返还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另外40%,用作对企业征地费用的补偿。同时,各个园区还十分注重科学发展,在招引项目上,力避以前“装进篮子都是菜”思想,提高项目入园标准,积极上优质项目,上精品项目,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旧路。
(四)优质服务是保障。优质的服务是加快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四县(市区)在优化园区硬件环境的同时,十分注重创优工业园区软环境,坚持从具体的人和事抓起,以一流的服务亲商、安商。一是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项目(企业)制度。每名县级领导对所包的企业(项目)实行“三定、三包”,即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包当年投入资金到位、包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包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到位,一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二是推行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实行“绿色通行证”制度,推行“荣誉市民证”制度,执行“收费明白卡”制度,推行“企业法人代表评议部门”制度等。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务。对项目落户过程中的各项手续由行政服务中心或园区管委会全程代理;对项目业主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开通“服务超市”,不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和部门对接会议,面对面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承诺工作时限,真正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优质服务,为入驻企业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三、几点建议
江陵、点军、襄阳、宜城四县(市区)发展工业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对**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为此,我们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发展工业园区是新形势下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比周边县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园区建设要加油鼓劲,加压升温,强化力度,切实把园区建设作为**奋力崛起的重中之重和首位工作来抓。当前,要在领导力量、机构建设、工作落实上动真格、下真功,致力形成“谋园区、抓园区、建园区、兴园区”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区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对以往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规定进行集中整合,清理梳理,重新出台新意见。要把《意见》作为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明确园区职能责任,制定园区制度规章,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园区用地管理等方方面面予以确定,使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二)结合实际,完善园区规划。鉴于杨家桥东片仪邦农贸物流城控制性详规的实施,国家现代林业**森工科技产业园落户和城市调规等因素,一是抓紧调整现有的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切实与市“一区三园”产业发展规划有机对接,重新完善界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建议: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的要求和园中办园的发展经验,将原规划的“一心五区”调整为“四大产业园”,即建材(森工)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孵化园和生态产业园,特别要建材(森工)产业园。力求与市中心城区产业发展规划定位一致,彰显园区特色。二是调整园区控制性总体规划。考虑到园区未来发展,现有的园区控制性总规,在空间上应予扩展。即,把襄荆高速公路以西的子陵铺镇幸福村
三、四组,牌楼镇长岗村三组,牌楼镇新生村四组作为园区控制性区域预留。可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对上述三村四组的农民住宅建房集中性规划建设,保证园区未来发展用地。三是规范园区核心区域项目入园布局。严格按照产业功能分区引进项目入园,坚持入园项目科技含量、成长性、环保型和投资额度(亿元以上)四项原则,促进项目多而不滥。严把项目用地分类关口。鼓励投资额度较小的项目,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联合选址,鼓励入园项目综合利用荒山、河流、堰塘和狭窄、落差大的不规则地块,鼓励入驻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设容积率。四是依托洋丰、宝源、众和等现有区内重点企业,一方面,支持企业在园区扩展裂变,另一方面,招引一批与其产业趋同的项目对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三)配齐力量,健全园区机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园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就现实情况而言,**工业园管委会班子不健全、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人心不稳定(因大多属于抽调)、职责定位不明晰,迫切需要班子配齐,人员配强。要在全区范围内择优选配一批懂政策、有经验、善管理、事业心强、工作热情高的同志,充实园区管委会班子和工作人员队伍,对园区需要的专业人才在区直各单位选调。同时,可以推行区直机关干部或选调生到园区挂职锻炼,使更多的同志熟悉掌握园区建设管理工作。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完善园区内设机构。明确“三定”方案,界定各科室职能和岗位要求,实行定岗定责。根据外地做法,建议园区班子设“一正五副”,所有班子成员实化,主任、副主任不在兼职挂任。要将园区管委会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打造精干高效的园区管委会管理团队。
(四)创新方法,加快园区建设。当前,投入不足、征地困难等既有矛盾,是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借鉴外地经验,想方设法加以突破。一要突破投入的“瓶颈”。政府要尽可能地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交通建设等各方面项目资金进行打捆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用于园区建设。甚至可以超常规地周转部分预算内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争取省、市关心支持,利用现有政策,编报项目,赢得省、市有关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对已确定的扶持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全额用于园区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园区投融资机制。加强城投公司职能,充实城投公司力量,将城投公司由挂靠财政局调整为直接隶属区政府的一个融资平台,工作职能以融资为主转为融资、建设并重,充分吸纳各类机构和民间资金投入园区建设。二要创造项目入园用地条件。要切实抓好土地收储。由园区或城投公司代表政府,对园区土地进行收储。考虑到资金因素,对收储土地可以分村、分区域、分地类进行,实行批次定价,一次性支付村及农民补偿,闭园管理,由城投公司统一进行场平。对被征地村,按征占规模,可预留100至200亩土地给村里办园中园,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尽快实现“项目满园”的目标,调整现有招商引资格局,实行招商与项目入园落户服务工作分离。招商局以外出引进洽谈项目为主;园区管委会除兼顾招商外,以承接项目落户服务为主,确保入园项目快引进、快签约、快动工、快投产、快见效。
(五)多措并举,优化发展环境。首先,在环境建设上要突出“园区优先”。要把园区作为**的“经济特区”来办,坚持做到三个“所有”:所有在园区的涉企检查活动,由园区管委会统一受理;所有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由管委会统一办理;所有审批手续办理直接由园区管委会负责。推行“收费明白卡”制度。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逐项清理,实行零收费,对事业性中介服务收费,积极协调中介机构,力争按下限收取。通过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园区企业安心生产、快速发展。逐步推行“安静生产日”活动,除安全事故、违纪违法行为外,未经区工业经济领导小组批准,行政机关一律不得到企业进行检查活动。其次,要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推行限时服务制和特事特办制等相关制度,形成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再次,要严肃查处违规的人和事。对园区的审批事项逐个审查“把脉”,集中会审、全面清理,对因环境问题导致投资业主和企业而拆资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六)整合力量,形成共建合力。要整合部门力量。重点关联部门如财政、国土、建管、公安、统计、区行政服务中心等要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其人员实行园区管委会和主管部门双重管理,双重领导,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要整合镇村力量,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新桥、长岗等村成建制划归园区管理,明确村服务和参与园区建设的职能与责任。(撰稿:张鹏)
中共**区委办公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区委宣传部主办
**区人民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延伸阅读:
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能更好应对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好当前工商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排忧解...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发展是硬道理。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怎样使得我县园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怎样发展过程中解决困绕发展的难题,根据本人在园区三年跌打滚摸的感受和不时外出到先进地区的学...
调研组对工业园区企业调研报告席卷全球至今仍深不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园区部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应对金融危机,**县委县政府实施多元化战略,采取各种措施,扶持...
关于评议县市政管理局本届以来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评议县市政管理局本届以来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调查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
工业园区考察报告一、工业园区考察情况: 山西**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2006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更名为山西**...
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报告县域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_省_、_、_、_、_等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进行了积...
进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调研建议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经济的集聚作用、整合作用和带动作用日益凸现。由于其自身具有集聚特色产业、拉伸工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明显优势,在推动区域...
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根据市政协七届十二次主席会议的...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趋势调研报告为推进**县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我县的具体实际,县委提出“新农村、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四大发展战略。要实现工业化,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