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述职述廉

为什么电影的调子大部分要处理成黄或者青色调

02月10日 编辑 fanwen51.com

原因可能很复杂,也很简单。首先简单的原因是,这组颜色占据了自然界的光色的绝大部分。晴天你去看看,阳光是暖黄的,阴影里确实是蓝的。 此外,若是人工照明的环境,也是光源的决定了拍出来的颜色倾向。常用的光源在肉眼看来,钨丝灯,是暖黄色,荧光灯是偏冷,有的带有绿色的偏色。 当然,有那种看起来是正白的灯光,也可以调摄影机色温把不是白色的光源拍成白的。

但是电影不一定用。因为电影画面讲究气氛,画面拍成正白的,怕观众看了觉得干巴巴。 那既然要有冷暖,除非是红灯区,或者酒吧这种彩色灯光的地方,大多数场景可以选择的光源颜色,就只有“黄-青”和它的一系列变种了。 例如,同样是拍医院。现代医院,很容易想到用那种淡蓝的冷光。乡村诊所,昏黄的钨丝灯。医院拍护士和医生的爱情,背景是冷的,男女主角在暖光下促膝长谈嘛。

假如以上三个场景,都拍成白光,就白白损失掉营造气氛的机会啊。 再复杂一点的话,其实“黄-青”这两种颜色,在电影里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作为一个色彩组合成对出现的。 摄影上叫色温反差。 这样做一个原因是为了突出主体。主体通常是人,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种(阿凡达除外),肤色在色轮上基本上都应该落在“橙—品”的范围内,即便黑色人种也是很暗的棕褐色。

这个范围的对色,就是青绿色。于是为了让人脸突出,调色的时候惯用的手法就是,把环境调成青绿的冷色,但人脸仍旧调回正常的肤色。 就像下面《变形金刚3》的截图。整个环境都是青色的天光,但是人脸调回了健康的肤色。 假如你在类似环境下拍张照片,把环境拍成一样的冷色,你会发现人脸绝对不会是这么健康的颜色,也没有这么亮。

而是暗淡的猪肝色。所以胶片时代,局部调色还不那么方便的时候,冷光的环境下,为了不拍成猪肝色,人物的面部光都是需要单独用一个暖光源去做的。 不光人脸。由于电影的道具都是可以精心挑选颜色的,所以大可以挑选暖色的主要道具,让它们在青绿的环境里更加显得突出。久而久之也成一种惯用的手段了。 还有一个是透视上的作用。

学画画的知道有个“近暖远冷”的说法。说明冷暖的反差可以用来表现纵深空间: 想象以上画面如果是清一色的青绿,或者清一色的暖黄,就会显得很平,分不出前后来。 以上基本还算是对这两种颜色有事实依据的运用,是美术、摄影和调色共同创作的一部分。能制造出视觉刺激,让画面显得好看,丰富。 但如今由于数字调色的普及,很多情况下青黄这种对比很多时候已经成了一种cheap style,或者safe style。

例如下图,人物的衣服和背包,头发等,它们的固有色都应该是纯黑的,现在为了让画面获得某种风格,被生生调成蓝的了。我不太喜欢这种脱离真实光感,后期强加一个色调的画面。没有照明上的依据,显得很生硬,很cheap。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