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FANWEN51,来自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传播》,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下面我就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理念、...+阅读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解释常见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会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会用天平 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重点:同上
难点:用质量和密度知识的具体应用 知识点: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
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是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而改变。 4.质量的测量
(1)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秤、案秤和电子秤等,在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两种:物理天平和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
② 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
③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 ④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左物右码) ⑤ 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调节游码使平衡)
⑥ 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里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3)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 不能超出天平的最大秤量范围。
②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③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④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⑤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4)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算少法。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2)密度的常用单位是: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3)换算关系:1g/cm3
=103
kg/m
3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忽略温度的影响,可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改变的。 4.密度的计算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
式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kg)。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立方米(m3);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kg/m3
。
如果m的单位用克,V的单位用cm3,则ρ的单位即为g/cm3。 5.对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
(1)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2)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6.密度的应用 (1)计算质量
若已知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m=ρV出物体质量。
(2)计算体积
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V=m/ρ出物体的体积。 (3)鉴别物质
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或已测出质量和体积,即可用公式ρ =mV
出密度,通过
查密度表,就可知是何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怎样描述力说课稿
《力》 说课稿 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力》,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8 年级 物理上册第五章第 1 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力的概念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这节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因为 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过渡时期。所以力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从学生熟悉的生 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 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力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 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的深层含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力的定义及性质。 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力的受力分析及更高的与力有关力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情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的学习习惯。
3、思维目标 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教学重、
4、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重点 难点: 难点:对生活中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进行区分。做好 施力物与受力物分析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情景化教学,这是弗莱登塔尔的观点。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的理解知识。依据《课 标》要,课文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 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
2、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更直接的呈现力性质,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各种性 质。
3、直观性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具呈现了力的性质。这种直观性教学很有说 服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让学生在交流合 作中深入了解力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说学法:
1、合作学习。通过举一些事例让师生、生生交流与讨论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两类主 要的作用效果,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表不同的观点, 在不同观点的冲击下,学生则会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学会合作学习。
2、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一个启发者,他只是适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学会 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加深对力的 概念的了解。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主动的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便于培养学生养成一 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课标》 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情景引入,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体现了情感目标。 ..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人推车的力?人把水桶提起来的力?马拉车同样的力等。身边用到力的地方等实例引 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学习本节内容,从而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力的 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通过讲解和示范力的产生,从而引出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用。学生探索后老师总结(黑板板书力的概念)。这里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突出了重 点。
2、分析力的产生 得出新知 教师提问:人推车;提水;马拉车…之中的力关系有何联系。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老师总结得 出结论: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一组物体是施加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到力的。) 分析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间的关系(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然后请学生指出下列 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①人对车的推力;②马对车的拉力;③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通过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人用力压桌子。来说明力是相互的。这里体现了教学目标的知 识目标。突出了难点。
3、实验操作 加深认识 指导学生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气球受到手的压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板书在黑板上)并通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板书在黑板上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板书在黑板上) 过脚踢球的例子说明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板书在黑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 (板书在黑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 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 板上) 当有力作用在这些物体上时, 板上)再通过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说明当有力作用在这些物体上时,物体的形状发生改 当有力作用在这些物体上时 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帮朋友找一些初中物理的说课稿不知道谁有好点的重力浮力阻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有关问题. 2.能力要:能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根据此实验结论归纳出实验定律. 3.德育要:培养学生爱科学,探真理的愿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难点:设计实验、归纳出实验定律.
三、教具 烧杯(大小各一)、木块、弹簧秤、细线、金属块(或石块)、量简、水、水桶.
四、主要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我们现在可以用几种方法得物体受到的浮力? 3.如何用弹簧秤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二)引入新课 我们现在可以用两种方法来物体受到的浮力.一种是弹簧秤法,它需要有合适的弹簧秤.如果我们要想知道在水中的一艘轮船受到的浮力,就无法用此法.另一种是压力差法,它适合形状较规则的物体,否则不易测出受力面积和上下受力面的深度差,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我们要另找一个方法来浮力,以适应弹簧秤法和压力差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其实, 2000多年前的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早已找到了这种方法,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今天,前人已经替我们经历了许多失败,找到了一条成功的路.现在我们就沿着这条路走一遍,自己通过实验得到结论,来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引导学生正确设计、操作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①用现有的器材测出金属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弹簧秤法). 提醒学生:用弹簧秤法测浮力时,要注意金属块不要碰容器壁. ②想办法测出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a.说明自制溢水杯的方法,用弹簧秤直接测出,金属块浸没水中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b.用量简测出金属块浸没水中时排水体积,计算出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图12-2-1)课本p.143图12-6. ③总结出实验结论: 金属块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相等. 2.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①引导学生用实验说明: a.金属块的部分体积与全部体积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的情况. b.金属块浸入其他液体(盐水)中时,所受浮力的情况. ②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对第一个实验结论加以修改,归纳出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实验规律——阿基米德原理. 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F浮=G排 单位:F浮——牛顿、ρ液——千克/米3、g——牛顿/千克、V排——米3. 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解答简单问题: VA=VB,pA=pB,ρ甲ρ乙,比较 A、B物体受到的浮力. 3.讨论阿基米德原理的有关问题. ①找出浮力的有关因素: 根据重力的展开式得到: F浮=G排=P液•g•V排 用实验验证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形状无关(用弹簧秤法测量,两金属块拼接成任意形状物体);与物体的体积有间接关系. ②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范围: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浮力. 4.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的物理意义. 在某种液体中任意选取,并假设分离出(如图12-2-4)一矩形液块,则此液块受到周围液体对它的作用力和地球的重力作用.这些力使液块在液体中的任意位置时都处于平衡状态,即合力为零,周围液体对液块的作用力的合力与液块受到的重力相平衡.即液体作用力的合力等于液块受到的重力.如果,用其他的同样体积和形状的物体代替此液块,那么,此物体在液体中也受到周围液体对它的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此作用力大小仍等于同体积(物体排开的)液块的重力.周围液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就是浮力. 5.寻找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论依据.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p=ρ液gh1, =ρ涂gh2=ρ涂g(h1+l) F涂=F向上-F向下=pl2- l2=ρ涂g[h1+l]l2=ρ涂•g•V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和推导,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了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浮力的方法:弹簧秤法、压力差法和排液法.每一种方法都有适用的条件,要根据条件合理运用.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一、实验: ①测量金属块在水中受到浮力及排开水的重力. ②测量金属块在盐水中受到浮力及排开盐水的重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①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② 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涂•g•V排。③ 单位:F浮───牛顿、ρ涂──千克/米3、g%%──牛顿/千克、V排───米3.④ 浮力的有关因素: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h深无关,与V物无直接关系。⑤ 适用范围:液体、气体。
三、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上下表而的压力差:p=ρ液gh1, =ρ涂gh2=ρ液g(h1+l).F浮=F向上-F向下=pl2- l2=ρ液g[h1-(h1+l)]l2=ρ液•g•V排。
五、说明 以往教学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直接给出F浮=ρ涂•g•V排,并着重强调ρ液、V排的含义,这样学生会牢记公式F浮=ρ液•g•V排,而忽视F浮=G排,这样就偏离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根本内容,我在设计此教案时,刻意地把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先写成F浮=G排,再给出G排=ρ液•g•V排...
八年级下物理
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若他们的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5:4 (体积一样,密度比5:4.。质量=体积X密度)。如果两个金属球体积之比2:3,质量之比5:7,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不知道怎么算了)。
2.一块设块放进盛满水的杯子,溢出水的质量为0.5千克,如果把石块放进盛满酒精的杯子,那么溢出酒精的质量为多少?(酒精的密度=0.8*10三次方kg\m三次方)
已知 M水=0.5Kg g=10N/kg p(密度)酒精=800Kg/立方米
G排
V=M/p=0.5/1000=0.0005立方米
G排=pVg=800X0.0005X10=4N
质量为4N。。。- -如果不对。。麻烦LZ写下答案。。我才初三。。多多见谅。
如果两个金属球体积之比2:3,质量之比5:7,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1....原因好像是同一物质的密度相等
延伸阅读:
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学的FANWEN51。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密度社会生活》,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奇妙的物理现象》优秀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节课题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本节教材由五个段标组成,即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有多快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是按照产生传播要有介...
初中八年级物理《动能与势能》优秀说课稿范例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能与势能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能量、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初步概念,重点是通过实验...
八年级物理电学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
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案《欧姆定律》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3...
八年级物理电学串联并联首先要能判断这个电路图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如果是串联:在一个电路图中,假设只有一个用电器,再加一个用电器与它串联的话,那么这就是分压,因为它有电阻,有电流通过它就会消耗一定的...
八年级上物理电学几乎都在这里了,自己复制吧,努力学,考高中. 电 学: 1.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 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
八年级下册物理7八年级下册物理7,运动员解说稿 800米和立定跳远的:展开1全部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