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演讲稿

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11月26日 编辑 fanwen51.com

[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会上的发言]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会上的发言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20xx年8月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阅读

文章标题: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基层组织处于群众工作的前沿,是各项工作具体的领导者、实施者。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已经成为适应形势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

求。下面,结合海化区(央子镇)的实际,就加强规范化管理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是新形势下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必然需求基层组织直接与广大群众打交道,整体素质的好坏,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虽然经过前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有了较大辐度的提升,但是从面上看,基层组织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村务、政务公开不规范。有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有的甚至不公开。二是部分村干部作风不实、方法简单。没有长期观念,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达不到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群众工作缺乏耐心,耍态度。三是党的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在某些地方被肆意截留,该兑现给群众的不全额兑现,却以种种借口扣除应缴部分。四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办事程序不规范。办事无章可循,或者有制度但落实不到底,办事具有随意性。五是有的地方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损害群众的感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各项政策在基层的顺利落实。因此,实行规范化管理,进而规范化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行为,是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必需。

二、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必须强化规范化管理“三个体系”建设2003年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把目标绩效管理引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紧紧抓住决策、执行、考核三个主要环节,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这是激励机制建设的一个创新,是启动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有力杠杆。规范化管理建设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三个体系”展开,因为“三个体系”建设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长效的施政之策。自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实际,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以考核奖惩的方式促进工作的落实,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上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体系:正确科学的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兼听则明,偏听则喑。”任何一个单位安排部署一项工作,如果单靠领导“一人说了算”,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偏差,甚至会引起群众的不理解,引发矛盾的产生。这个单位的内部秩序就不会很稳定,这个单位自然就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特别是村级组织位于最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完善好村级的决策目标体系,就抓住了社会稳定的“牛鼻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决策的制度化、程序化,制定实施了《民主决策制度》,区(镇)政务和村级事务,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等重大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式,集体研究、共同定盘子。着重抓了村级事务决策的规范,村务决策一般适用“六步法”:村两委研究确定初步方案,向村民征求意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票决,公布票决结果,村两委组织实施,公布实施结果。对于重大的难点、焦点问题,象困难户救济户的确定、发展党员、推荐后备干部等实行“公推、公决、公示”制度,入会人员以票决的形式确定结果,并及时张榜公布;对涉及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村级事务决策,如发放村民待遇等实行全体村民(或户代表)票决的办法。通过实施民主决策,杜绝了“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实现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力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的顺利执行。

2、建立和完善执行责任体系。在“三个体系”中,执行责任体系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三个体系”建设能否在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中起到作用,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执行责任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只有建立主体清晰、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体系,才能确保把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到实处。具体工作中,我们对区(镇)目标任务,无论是全年性的,还是阶段性的,都实行“纵式 横式”量化分解,明确任务指标,严格标准要求,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完成时限,严格标准要求。一是“年度目标”量化分解。对全年重大事项和重点任务目标分两个层面分解。首先把区(镇)工作量化分解到各办、局、中心。其次各责任单位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科室、站、所(村),再进一步把工作量化细化到12全文查看每一个工作人员。二是“月度计划”量化分解。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将全年的工作按月进行分解,每月月底把下个月要完成的重点工作经区(镇)书记、主任、局长会议研究后,编发《区(镇)月度工作计划》。通过这两种分解方式,把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完成时限层层落实到班子成员、各个单位和工作人员,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一级抓一级,一

级对一级负责,人人有目标,人人担责任的全员、全岗、全程执行责任机制,有利的促进了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3、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体系。考核监督是“三个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贯彻落实的强力保障,是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种制度得以落实的得力手段。如果说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制度是一张网,那么考核监督体系就是纲,工作的好坏、制度是否落实,纲一收就会知道结果。我们为切实把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实行了“任务量化+多层次评议”的考核办法和“连带考核、责任追究”的考核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纵到底、横到边的监督考核体系,上到区(镇)机关,下到村(企)、农户,以及每项日常工作都制定了考核办法,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督查考核科,负责区、镇、村三级工作的督查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月度常规性工作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布,工作的好坏不用多说,考核分数见分晓。对临时性突击工作,单列计划,单独考核,随时考核随时通报,每季度一总结。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与工资、补贴、及奖金挂钩,做到真奖真罚,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不在于考核工资的多少,公布分数后,比别人低的总觉着不自在,因此就会自己细心的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工作不到位的,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这样,就在区(镇)村干部中形成了“工作你追我赶,人人不甘落后,事事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各级干部素质有高有低,接受能力有强有弱,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很难被各级干部同时接受。所以必须牢牢抓住学懂理论、找出不足、推进发展三个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培训重点,强化干部政策法规、领导科学等知识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近年来,我们积极鼓励镇村干部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积极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增强他们的实际执政能力。目前,全镇80以上的机关干部达到大专学历,13个村的支部书记全部达到了大专学历。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活动,并利用每周一晚上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重点学上级时事、专业知识。

2、必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规范化管理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抓好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抓好制度建设。为切实促进区(镇)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我们本着“好使管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旧制度、制定新制度。编制了《年度工作要点、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规范手册,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人手一册。同时按照“分层次管理,按条块负责”的原则,对区、镇、村三级干部应遵循的制度、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细化,从区(镇)机关到基层农村,从办公用品购买到干部人事任免,从宏观约束到办事程序,事无巨细,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到目前,已经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意见》、《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意见》、《机关工作规范》等行为规范类、办事程序类、专项工作类176项制度,涵盖了区(镇)机关、村级目前所有的事务,真正做到了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制度规范,每一名干部都受到制度约束。

3、必须加强政务、村务公开。中医上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农村处在基层的最前沿,村务公开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果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做事“暗箱操作”,就会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造成干群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造成政策落实的“中梗阻”,甚至引起群众大规模上访,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我区正处在经济快速 发展的初期,社会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任何的社会秩序波动都会影响发展的顺利进行。自去年以来,央子镇所有政务、村务全部按十四步程序进行公开。对于日常公开事项,按照“三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形式)的要求进行公开,让群众随时了解情况;对于群众想知道而又不在日常公开范围内的事项,实行群众点题公开,随点随公开。同时还将公开的“关口”前移,实行事前征求意见、事中群众参与决策、事后公布执行结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透明度,做到了“让群众清楚,还干部清白”。为确保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每月不定期对各村公开情况进行督查,结果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还实行了民主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因擅自决定或决策失误给村集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实行责任追究。

4、必须加强法制化管理。当今社会是法制化社会,广大农村群众通过几次“普法”活动和社会各类媒体的传播,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如果单靠以前那种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某件事一时可能会很奏效,但会留下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问题“肿瘤”,一旦暴发,就很难控制事态,因此以法制化手段解决问题是当今社会处理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就拿央子来说,去年发生的群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我们也正是以法律的手段解决了那些遗留问题,才使得社会秩序声速稳定下来。特别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大开发、大建设时期,以法制化手段处理各项社会事务尤为重要。我们把握住全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在央子镇试点的机会,指导村级对各类事务进行了分类整理,由规范化管理办公室拟定了统一的合同文本,聘请法律顾问把关后由各村根据村情进行适应调整,并依次召开两委会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到目前,全镇所有村级事务纳入了契约化管理,共签订契约15类6000余份。通过推行村务契约化,使村级各类事务的开展有法可依,村民也自觉按照各类契约的规定办事,大大减轻了村级事务管理的压力,有效规范约束不同利益群体的行为。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几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基层组织处于群众工作的前沿,是各项工作具体的领导者、实施者。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已经成为适应形势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

求。下面,结合海化区(央子镇)的实际,就加强规范化管理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是新形势下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必然需求基层组织直接与广大群众打交道,整体素质的好坏,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虽然经过前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有了较大辐度的提升,但是从面上看,基层组织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村务、政务公开不规范。有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有的甚至不公开。二是部分村干部作风不实、方法简单。没有长期观念,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达不到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群众工作缺乏耐心,耍态度。三是党的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在某些地方被肆意截留,该兑现给群众的不全额兑现,却以种种借口扣除应缴部分。四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办事程序不规范。办事无章可循,或者有制度但落实不到底,办事具有随意性。五是有的地方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损害群众的感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各项政策在基层的顺利落实。因此,实行规范化管理,进而规范化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行为,是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必需。

二、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必须强化规范化管理“三个体系”建设2003年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把目标绩效管理引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紧紧抓住决策、执行、考核三个主要环节,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这是激励机制建设的一个创新,是启动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有力杠杆。规范化管理建设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三个体系”展开,因为“三个体系”建设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长效的施政之策。自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实际,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以考核奖惩的方式促进工作的落实,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上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体系:正确科学的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兼听则明,偏听则喑。”任何一个单位安排部署一项工作,如果单靠领导“一人说了算”,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偏差,甚至会引起群众的不理解,引发矛盾的产生。这个单位的内部秩序就不会很稳定,这个单位自然就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特别是村级组织位于最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完善好村级的决策目标体系,就抓住了社会稳定的“牛鼻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决策的制度化、程序化,制定实施了《民主决策制度》,区(镇)政务和村级事务,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等重大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式,集体研究、共同定盘子。着重抓了村级事务决策的规范,村务决策一般适用“六步法”:村两委研究确定初步方案,向村民征求意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票决,公布票决结果,村两委组织实施,公布实施结果。对于重大的难点、焦点问题,象困难户救济户的确定、发展党员、推荐后备干部等实行“公推、公决、公示”制度,入会人员以票决的形式确定结果,并及时张榜公布;对涉及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村级事务决策,如发放村民待遇等实行全体村民(或户代表)票决的办法。通过实施民主决策,杜绝了“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实现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力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的顺利执行。

2、建立和完善执行责任体系。在“三个体系”中,执行责任体系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三个体系”建设能否在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中起到作用,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执行责任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只有建立主体清晰、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体系,才能确保把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到实处。具体工作中,我们对区(镇)目标任务,无论是全年性的,还是阶段性的,都实行“纵式 横式”量化分解,明确任务指标,严格标准要求,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完成时限,严格标准要求。一是“年度目标”量化分解。对全年重大事项和重点任务目标分两个层面分解。首先把区(镇)工作量化分解到各办、局、中心。其次各责任单位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科室、站、所(村),再进一步把工作量化细化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二是“月度计划”量化分解。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将全年的工作按月进行分解,每月月底把下个月要完成的重点工作经区(镇)书记、主任、局长会议研究后,编发《区(镇)月度工作计划》。通过这两种分解方式,把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完成时限层层落实到班子成员、各个单位和工作人员,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一级抓一级,一

级对一级负责,人人有目标,人人担责任的全员、全岗、全程执行责任机制,有利的促进了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3、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体系。考核监督是“三个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贯彻落实的强力保障,是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种制度得以落实的得力手段。如果说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制度是一张网,那么考核监督体系就是纲,工作的好坏、制度是否落实,纲一收就会知道结果。我们为切实把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实行了“任务量化+多层次评议”的考核办法和“连带考核、责任追究”的考核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纵到底、横到边的监督考核体系,上到区(镇)机关,下到村(企)、农户,以及每项日常工作都制定了考核办法,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督查考核科,负责区、镇、村三级工作的督查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月度常规性工作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布,工作的好坏不用多说,考核分数见分晓。对临时性突击工作,单列计划,单独考核,随时考核随时通报,每季度一总结。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与工资、补贴、及奖金挂钩,做到真奖真罚,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不在于考核工资的多少,公布分数后,比别人低的总觉着不自在,因此就会自己细心的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工作不到位的,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这样,就在区(镇)村干部中形成了“工作你追我赶,人人不甘落后,事事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各级干部素质有高有低,接受能力有强有弱,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很难被各级干部同时接受。所以必须牢牢抓住学懂理论、找出不足、推进发展三个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培训重点,强化干部政策法规、领导科学等知识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近年来,我们积极鼓励镇村干部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积极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增强他们的实际执政能力。目前,全镇80以上的机关干部达到大专学历,13个村的支部书记全部达到了大专学历。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活动,并利用每周一晚上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重点学上级时事、专业知识。

2、必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规范化管理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抓好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抓好制度建设。为切实促进区(镇)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我们本着“好使管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旧制度、制定新制度。编制了《年度工作要点、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规范手册,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人手一册。同时按照“分层次管理,按条块负责”的原则,对区、镇、村三级干部应遵循的制度、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细化,从区(镇)机关到基层农村,从办公用品购买到干部人事任免,从宏观约束到办事程序,事无巨细,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到目前,已经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意见》、《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意见》、《机关工作规范》等行为规范类、办事程序类、专项工作类176项制度,涵盖了区(镇)机关、村级目前所有的事务,真正做到了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制度规范,每一名干部都受到制度约束。

3、必须加强政务、村务公开。中医上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农村处在基层的最前沿,村务公开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果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做事“暗箱操作”,就会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造成干群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造成政策落实的“中梗阻”,甚至引起群众大规模上访,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我区正处在经济快速 发展的初期,社会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任何的社会秩序波动都会影响发展的顺利进行。自去年以来,央子镇所有政务、村务全部按十四步程序进行公开。对于日常公开事项,按照“三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形式)的要求进行公开,让群众随时了解情况;对于群众想知道而又不在日常公开范围内的事项,实行群众点题公开,随点随公开。同时还将公开的“关口”前移,实行事前征求意见、事中群众参与决策、事后公布执行结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透明度,做到了“让群众清楚,还干部清白”。为确保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每月不定期对各村公开情况进行督查,结果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还实行了民主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因擅自决定或决策失误给村集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实行责任追究。

4、必须加强法制化管理。当今社会是法制化社会,广大农村群众通过几次“普法”活动和社会各类媒体的传播,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如果单靠以前那种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某件事一时可能会很奏效,但会留下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问题“肿瘤”,一旦暴发,就很难控制事态,因此以法制化手段解决问题是当今社会处理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就拿央子来说,去年发生的群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我们也正是以法律的手段解决了那些遗留问题,才使得社会秩序声速稳定下来。特别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大开发、大建设时期,以法制化手段处理各项社会事务尤为重要。我们把握住全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在央子镇试点的机会,指导村级对各类事务进行了分类整理,由规范化管理办公室拟定了统一的合同文本,聘请法律顾问把关后由各村根据村情进行适应调整,并依次召开两委会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到目前,全镇所有村级事务纳入了契约化管理,共签订契约15类6000余份。通过推行村务契约化,使村级各类事务的开展有法可依,村民也自觉按照各类契约的规定办事,大大减轻了村级事务管理的压力,有效规范约束不同利益群体的行为。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几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延伸阅读:

广播媒体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积极作用的探索广播和报纸、电视等媒体一样,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同时也是为公众服务的信息传播机构。 近两年多来,##人民广播电台精心策划并推出的“走进墟...

在全县基层组织集中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瑞雪兆丰年。今天下了大雪,天气比较冷,同志们很辛苦。经县委研究,决定召开全县基层党组织集中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上个礼拜天的下午,县委常委专题召开了...

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的会议,县委高度重视,也酝酿了一段时间。今年3月省委下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决定和市委召开固本强基工作会议后,县委先后专题召开书记会和常委会,印发了《中共平...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目的是总结和交流今年全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既是对这些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的鼓励,也是对其他乡镇的促动,进而推进...

提高市县领导执政能力提高市县领导执政能力 市县领导班子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核心,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加强市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

加强学习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九象...

坚持执政为民学习体会坚持执政为民学习体会内容简介;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也只能归于人民并造福于人民。因此,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方面,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把...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工作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工作水平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暨现代远程教育现场会上的讲话文章标题: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暨现代远程教育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实...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