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演讲稿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

11月24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歌]本文作者:董定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歌 社会主义好, 道德建设好, 战略有目标, 实践最重要, 公民道德很重要, 爱国基地陶情操, 重视程度高。 创建求实效。 实施有《纲要》...+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简要回顾

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市改革发展任务繁重、面临困难较多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认真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落实发展第一要务,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经过五年的发展,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过去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以年均11.3的速度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期初的61亿元增加到1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7倍,实现利税增长5倍;大口径财政收入由期初的4.26亿元增加到12亿元,增长1.8倍,财政支出由8.17亿元增加到20亿元,增长1.4倍;华亭煤业、平凉电厂、祁连山水泥、百兴制革、佛明制药、大红碗等一批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建成投产,原煤产量1700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0以上,发电量达到93亿千瓦时,占全省的20以上。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主导产业优势日趋明显,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我市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崆峒山晋升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9.6:34.2:36.2调整为24.8:40.4:34.8。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较大、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4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45倍。五年开工建设干支线公路36条1175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新建各类水利工程297项,解决了635个村65.53万人的饮水困难。庄浪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基本解决了山区群众吃水难问题。全市新修改造梯田86万亩,完成退耕还林36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末的17.98提高到22.32。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五年完成城镇化建设总投资37亿元。从2003年开始,掀起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修编了平凉市及县城建设总体规划,中心城市近三年投资14亿元,完成了“一线三点”、“六纵九横”等建设工程,建成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6县旧城改造、新城区开发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产业、人口、生产要素加速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由期初的14.5%提高到20。灵台朝那等一批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崆峒二十里铺、华亭石堡子、静宁八里等工业集中区规模不断扩张,静宁大地滩、泾川五里铺高效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典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群众得到实惠较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五年。通过取消农业税,落实粮改政策,实施退耕还林,五年共兑现各类补助资金8.33亿元,有19万人稳定解决温饱,2.5万人基本解决温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期初的19.4万人减少到16.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59元提高到1820元,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00元提高到7133元,年均增长10。五年建成住房和商贸设施24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8.3平方米增加到21.7平方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万个,共有1.37万名失业和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由1656元增加到3450元,增长108。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和农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九五”末的37.9和47.7下降到35.8和43.7。

过去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五年。顺利完成撤地设市,实现了平凉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历史变革。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公开,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全市基本实现“两基”达标。平凉医专的挂牌成立,结束了我市没有高校的历史。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开展“非典”和禽流感等疫病防治工作,初步建立起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14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崆峒等5县(区)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行列。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521处,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1。实施平凉电视台节目通达乡镇工程,通达乡镇61个,灵台、崇信、华亭实现了全县通达。成功举办了市一运会、西交会、五武赛等大型节会和全国性赛事。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执行人大决议、决定,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创优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军政军民关系的发展。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05年,我们以党的十六12全文查看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实干攻坚抓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亿元,增幅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37.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7亿元,增长10.6。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均

可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实施了一批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水平,工业生产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攀升的可喜局面。华砚煤矿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华亭电厂、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新柏、新窑120万吨和山寨240万吨煤矿改扩建、新安煤矿建设进展较快。华亭中煦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填补了煤化工项目的空白。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通过可研评审,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望明年开工。灵台煤田前期勘探进展顺利。红峰机械、虹光电子等企业改造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完成工业企业技改投资13亿元,增长25.8。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增长21,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3。

二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增收。落实支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农民人均减负35元,兑现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635万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总产量达到87.53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今年新列2个100万元补贴,用于牛、果产业发展,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增长11.2%和11.1%。新植果树经济林12.7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67.2万亩。龙头企业建设势头强劲,西开牧业、恒兴果汁、伊壮乳业、旭康食品等重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较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小康新村76个。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全年组织劳务输转33.75万人次,务工创收12.5亿元,增长41.9%。

三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发展抓项目,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项,概算总投资193亿元,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37.4,是我市实施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平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列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天平铁路通过方案评审。华庄公路、铜城水库、城网改造、村村通等级公路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世行二期、农村沼气、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平高公路、污水回用、崆峒山二期国债等项目全面建成。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共完成城乡规划编制103项,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和综合开发项目238项,完成投资11.1亿元,增长9.6%。平凉城区“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完成拆迁建设工作量2.55亿元,柳湖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泾河风情大道建设完成土路基及部分桥涵工程,柳湖公园东扩完成拆迁及“三通一平”,“八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绿色、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正在形成。各县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54项,完成投资2.1亿元。城镇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泾川丁寨等小康农宅建设成为新的工作亮点。

五是坚持以改革增活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平稳,累计完成改革改制263户,占77%。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实现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财税改革和增收节支工作有了新的突破,预计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0亿元,确保了中央口径职工工资发放和各项重点支出。建立市级融资平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信用额度7亿元,开辟了政府新的融资渠道。成立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是去年的1.38倍。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深入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平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正在提高,成为全省旅游大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势头看好,外贸销售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7和16.6。

六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排危建校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新改建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医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平凉一中二部开工建设,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市覆盖。全市疾病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效,乡镇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不断健全基层计生服务网络,落实奖励扶助和保障制度,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96‰以内。全面实施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规划,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平凉地区志》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突出安全检查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实施药品、食品放心工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重视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市法院审判大楼和一批基层司法庭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宗教、优抚安置、双拥共建、地震、气象、档案、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安置、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救灾救济等工作。落实了年初承诺的八件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86人,全市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320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人均补差达到60元。全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908万元,落实贫困县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642万元,有效解决了受灾和特困群众吃、穿、住、医、学等困难。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包案责任制,妥善处理了各类矛盾。

八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以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为目标,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成立市级行政投诉中心,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218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持续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取得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是启发、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实践证明:优化完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坚定不移地狠抓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省驻平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预备役军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内部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仍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公务员为民服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大环境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增加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投入;省上确定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和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我市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从自身看,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我们对市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思路,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营造了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未来五年,我们仍处在夯实基础、改善条件、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机遇,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和甘肃东部交通枢纽三大机遇,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促进块状经济和带状经济快速成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总体思路是:围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一主线,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三大任务,在项目建设、推进改革、民营经济、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五个方面实施攻坚,在能源工业、现代农业、城市发展、人文生态旅游、交通建设、社会事业六个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实施平定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华亭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煤田开发、煤制甲醇、醋酸生产十大过10亿元工程,全力建设全省能源化工基地、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有新增强。确保经济发展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位次前移。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商贸、旅游业更加繁荣,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8:51:31。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达到2400元以上,实现整体小康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实施“两高三铁四横六纵”的交通路网规划,把平凉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平凉中心城市和六县县城基础、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汽车;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

——各项社会事业有新发展。教育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城乡就业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资源环境状况有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5%,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实现上述目标,要全力实施好六大战略任务: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小康平凉”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建设“小康平凉”的根本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健全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重点,突出“三个发展,三个加强,一项改革”。

发展块带经济,抓好“五带两区一园”建设。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煤电产业带、草畜产业带、优质果菜产业带、旅游产业带和沿312国道绿色产业聚集带,加快建设泾河川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崆峒旅游经济开发区、泾河川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扶持壮大专业经济合作社、各类协会等新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变。

发展县域经济,打造特色优势。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突出县域特色,培育特色经济,抓好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产品,拓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与层面。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融合,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输出地与输入地相衔接,搞好规划、组织、引导和服务,使劳务输转向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特别重视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力争每年培训农民工10万人次,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万人次以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抓好村镇规划管理,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小康住宅建设,实施改水、改厕、改路工程,开展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小区亮化,力争到“十一五”末,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呈现出设施配套、功能较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气象。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大力倡导文明乡风,切实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弘扬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议事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创建坚强有力、管理民主、服务农民、建设小康的战斗堡垒。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为“三农”搞好金融服务。坚持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相结合,分类指导,整村推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农民救助体系,使农民就医、子女就学、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二、突出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全力打造“实力平凉”

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纲”。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是增强市域竞争力的内在基础。要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拓展领域,推动项目建设市场化。在项目建设上要加力度,增投入,见实效。在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广泛吸引国内外和民间资本,突出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远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的骨干项目,积极实施一批能够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中小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延伸扩张,推进煤电化运一体化。坚持合理保护和开发煤炭资源,煤炭开采量控制在3000万吨以内,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以实施华亭矿区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顺向延伸,逆向拉动,综合开发,一体化运作,促使煤电产业向电力、煤化工等后续产业发展。支持华煤集团加快发展,五年完成投资50亿元,产值过100亿元,利税过10亿元,把华亭矿区建成全国有影响的能源工业基地。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400万千瓦,煤电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对财政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

提质扩容,推进草畜产业规模化。加快品种改良,扩大养殖规模,改进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大力发展专业村和公司化养殖,尽快形成草畜产业经济带,做大“平凉红牛”等品牌。重点培育肉食加工、皮革制品、骨制品等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草畜产业增值。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牧业安全。“十一五”末,肉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多年生耕地种草稳定在110万亩,农民人均从草畜产业收入达到900元以上。

培强创优,推进果菜产业标准化。按照建设全国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的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坚持扩规模与抓质量并重,打响“平凉金果”品牌,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扩大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和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十一五”末,果树经济林达到200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90万吨,优果率达到60以上。

夯实基础,推进旅游产业品牌化。突出人文、生态两大特色,以崆峒山景区建设为龙头,以古成纪、西王母景区开发为两翼,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挖掘内涵,提升品位,着力培育平凉旅游品牌,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平凉旅游产业体系。到“十一五”末,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占到GDP的6左右,以西部高原人文生态旅游胜地的新形象,跻身全省旅游强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倾力塑造“魅力平凉”

发挥平凉地处西兰银三大城市交汇中心的区位优势,下功夫改善软硬件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积极利用西安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扩大与毗邻地区间的合作与互通,促进开放与开发。把平凉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宜人、交通便捷、人气聚集、充满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构筑交通区位新优势。在抓好平定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力促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至天水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建成贯通内外、连接城乡、畅通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平凉与西兰银三小时交通圈和市内两小时交通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现有网络资源,促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发展,建成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数字化、宽带化和业务多种化的综合接入网,基本实现光纤到楼、宽带入户、资源共享,全力打造“数字平凉”。

健全完善特色城镇体系。以平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发展小城镇为基础,加快建设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发展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突出平凉城区在全市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控制西片生态区、扩张中片柳湖新区、大力发展东片工业区,加快崆峒大道和泾河风情大道两个综合开发带建设,实现城市“五纵十横一环”的道路网络新构架。立足于做秀做美生存环境、做优提高服务功能的目标,着力改善平凉市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道路、给排水、集中供热、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注重城镇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环保和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房地产业发展,重视廉租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强化城镇管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全市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达到30左右,努力把平凉建设成青山碧水、环境优美的新家园。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粮食企业、流通领域和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等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阳光政府”,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盘活土地资产,提高经营效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创汇达到2000万美元。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着手,以热忱服务、实现双赢为宗旨,坚决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以产权转让和公用事业经营权出让为纽带,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域外投资者。把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担保机构,提高信贷融资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以产权转让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到“十一五”末,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精心培育“人文平凉”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民综合素质,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好一批社会事业发展精品工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

延伸阅读:

贯彻落实惩治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贯彻落实"惩治实施纲要&quot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今年,反腐倡廉工作重点之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所谓全面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一、新形势下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紧迫而紧要的任务。 (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三)公民良...

全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动员大会上讲话文章标题:全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动员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刚才,市...

高一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纲要一、 介绍班级整体情况。 1. 班级人数,男女人数,住校生走读生人数。 2. 班委、团委、组长、舍长和课代表等的具体名单。 3. 介绍任课教师。 4. 班级长远目标与学生人生规划。 5. 班...

法院年度工作纲要法院年度工作纲要 法院2006年度工作纲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上级法院的工作要求,践行好“司法为民”宗旨和“公正效率”主题,实现好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好社会...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8大新提法引人关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8大新提法引人关注 本报讯按照新近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5年经济增长实际结果,“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原来预计的高一些,“十一五...

学习贯彻两个纲要的辅导报告同志们: 去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中纪委也编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

小康社会发展纲要规划(一)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立足市情实际加快发展,经过艰苦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9年学习《廉政中国实施纲要》心得体会学习《廉政中国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今年7月份在全公司开展了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除自己自学外,我还和公司员工一起积极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及中...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