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学习发言稿]今天,我们探讨的是价值观的渗透和实践问题。价值观,顾名思义,它应该就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是引领我们行动的灵魂。 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阅读
实施“农业立市”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我国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给我市强力
推进“农业立市”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农业立市”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市委、市政府结合安阳实际,在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果断提出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四路并进”将“农业立市”放在首位,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尽快由“大而弱”向“优而强”转变,这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是安阳立市之本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每当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经济失调的时候,农业都会受到伤害;凡是农业徘徊不前时,必然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市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9.7,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据统计资料显示,安阳市三次产业比从2000年的20.8:47.8:31.4到2004年17.2:56.6:26.2,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成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农民增收较为缓慢,一直在4--5之间低位徘徊。为此,我市制定了《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到2018年全市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小康。倘若小康社会缺乏了农民的小康,则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安阳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把农业作为立市之本,既符合安阳市的实际,又有利于安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农业立市”的战略构想
我市农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途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强各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调优扩畜强龙头,转移劳务兴城镇”的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技术人才兴农、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四大兴农计划”、“三大惠民工程”、“十大增效技术”。坚持科教兴农,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完成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二、“农业立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描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对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未来发展蓝图的生动写照。它同我们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统一,是中央抓“三农”问题的一个总纲领。
(一)“农业立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相统一
仔细分析上述目标,农业要实现“生产发展”,必须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要做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统一;农民要步入“生活宽裕”,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理想,就必须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要实现“村容整洁”,建设“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好家园,其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等,均需要农民的腰包先“鼓”起来;要实现“管理民主”,更需要农民先富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然后才能民事民议、民财民理,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因此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要归于“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而“农业立市”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也是农民增收。可以说,“农业立市”发展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殊途同归,“农业立市”是安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二)“农业立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业立市”的新途径。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了农业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12全文查看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我市在“农业立市”方面的有益尝试,为安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尤为重要,也非常适时。这是贯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发展还存在诸多突出的矛盾,比如农村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难度明显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结构不合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更重要的是影响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这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阳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农业、农村、农民的载体是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农业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要促进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民问题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市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如果按2/3的农民走出农业、农田和农村计算,要有182万人在18年中逐步走出农村,从农业转为非农业,每年10万多人。当部分农民转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之后,要研究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如何发展的问题。我们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等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破解“三农”问题。
四、安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我市实施“农业立市”战略以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群众收入的增加,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努力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大文章。
(一)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此,我们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要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目的,以专业农民、失地农民、农业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以加强专业培训为重点,依托各级成人中专、职业技校对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术,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00万人次。
(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奠定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各县(市)、区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在生产发展方面,要优化农村产业、产品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打造粮食、棉花、花生、商品瓜菜菌果、花卉苗木与中药材、果品、林木、瘦肉型猪、禽蛋、草食动物等十大农业产业链,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发展畜牧业,建成林州市瘦肉型猪产业带,安阳县奶业基地,汤阴肉鸡生产、加工产业区,滑县、内黄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的繁育、生产、加工基地,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产值超亿元、利税近千万元的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培育规模大、品牌响的贸易型龙头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政策推动增收。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农业的补贴方式等。二是特色诱动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市场农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三是服务促动增收。金融服务要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信息服务要把有关农业市场信息及时告知广大农民群众。四是科技驱动增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良种化、技术操作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五是龙头牵动增收。通过龙头企业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畅通产、供、销,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六是劳动力移动增收。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减少农民来致富农民。
(三)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我们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同时,我们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为此,我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重点解决80万人的饮水安全,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加大环境美化建设投资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形成村容整洁的自律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参与、管理民主,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一要开展文化教育,提高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二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使农民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使农民具有民主主体的首要人格素质;三要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农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四要开展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教育,使农民了解民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懂得民主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技能,从而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通过民主实践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近年来,农民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知情权、决策权等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我们要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使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在民主实践活动中得以应用和体验,成为农民的生活体验和习惯。身教大于言教,只有农民通过民主参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才能调动他们民主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让农民真正能管理本村的事务。
12全文查看实施“农业立市”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我国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给我市强力
推进“农业立市”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农业立市”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市委、市政府结合安阳实际,在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果断提出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四路并进”将“农业立市”放在首位,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尽快由“大而弱”向“优而强”转变,这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是安阳立市之本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每当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经济失调的时候,农业都会受到伤害;凡是农业徘徊不前时,必然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市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9.7,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据统计资料显示,安阳市三次产业比从2000年的20.8:47.8:31.4到2004年17.2:56.6:26.2,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成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农民增收较为缓慢,一直在4--5之间低位徘徊。为此,我市制定了《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到2018年全市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小康。倘若小康社会缺乏了农民的小康,则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安阳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把农业作为立市之本,既符合安阳市的实际,又有利于安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农业立市”的战略构想
我市农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途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强各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调优扩畜强龙头,转移劳务兴城镇”的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技术人才兴农、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四大兴农计划”、“三大惠民工程”、“十大增效技术”。坚持科教兴农,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完成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二、“农业立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描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对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未来发展蓝图的生动写照。它同我们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统一,是中央抓“三农”问题的一个总纲领。
(一)“农业立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相统一
仔细分析上述目标,农业要实现“生产发展”,必须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要做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统一;农民要步入“生活宽裕”,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理想,就必须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要实现“村容整洁”,建设“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好家园,其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等,均需要农民的腰包先“鼓”起来;要实现“管理民主”,更需要农民先富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然后才能民事民议、民财民理,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因此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要归于“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而“农业立市”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也是农民增收。可以说,“农业立市”发展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殊途同归,“农业立市”是安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二)“农业立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业立市”的新途径。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了农业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我市在“农业立市”方面的有益尝试,为安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尤为重要,也非常适时。这是贯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发展还存在诸多突出的矛盾,比如农村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难度明显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结构不合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更重要的是影响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这是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阳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农业、农村、农民的载体是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农业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要促进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民问题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市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如果按2/3的农民走出农业、农田和农村计算,要有182万人在18年中逐步走出农村,从农业转为非农业,每年10万多人。当部分农民转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之后,要研究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如何发展的问题。我们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等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破解“三农”问题。
四、安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我市实施“农业立市”战略以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群众收入的增加,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努力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大文章。
(一)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此,我们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要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目的,以专业农民、失地农民、农业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以加强专业培训为重点,依托各级成人中专、职业技校对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术,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00万人次。
(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奠定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各县(市)、区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在生产发展方面,要优化农村产业、产品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打造粮食、棉花、花生、商品瓜菜菌果、花卉苗木与中药材、果品、林木、瘦肉型猪、禽蛋、草食动物等十大农业产业链,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发展畜牧业,建成林州市瘦肉型猪产业带,安阳县奶业基地,汤阴肉鸡生产、加工产业区,滑县、内黄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的繁育、生产、加工基地,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产值超亿元、利税近千万元的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培育规模大、品牌响的贸易型龙头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政策推动增收。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农业的补贴方式等。二是特色诱动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市场农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三是服务促动增收。金融服务要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信息服务要把有关农业市场信息及时告知广大农民群众。四是科技驱动增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良种化、技术操作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五是龙头牵动增收。通过龙头企业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畅通产、供、销,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六是劳动力移动增收。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减少农民来致富农民。
(三)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我们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同时,我们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为此,我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重点解决80万人的饮水安
延伸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今天与大家在一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之魂,党的十八大用二十四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从国家...
129爱国主义演讲稿【129爱国主义演讲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弹指间,抗日先辈的那些峥嵘岁月已被轻轻翻了过去,揭开了另外一重人间。新中国的建立后,我们这些中国公民不断地向时代赋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最新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讲话主题是: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谈几个问题: 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演讲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奉献闪耀在平凡的岗位上》。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司机吴斌,城市的美丽不再局限于山水风景,更在这一批批道德模范...
大学爱国主义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从身边小事做起,书写爱国主义情怀。 一提到爱国主义,往往会联想到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
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讲话稿同志们: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步骤。...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稿一、播放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由强到弱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五(2)班的王XX,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今天,我们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拜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当穿着校服,背着新书,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有种感觉: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校园绿化,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般的具有活力。...
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优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又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以下是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