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利益抗洪抢险专题片解说词]6月17日到23日,受低层低涡切变和地面静止锋的共同影响,全区域性持续暴雨,大暴雨席卷闽北大地,一时间,建溪、富屯溪、沙溪水位暴涨,洪峰不断。 这次暴雨来势凶猛,闽北十个县市区平均降雨...+阅读
最近,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笔者通过学习会议和文件精神,并结合自己长期参加灭火救援的实践,就整合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切
实加强抢险救援工作作了一些初浅的思考,现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一、抢险救援工作亟待整合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增多、危害不断增大。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加快对各种应急救援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大力加强政府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建立更加高效合理的灾害事故防控机制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打造“责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派生了许多在计划经济时期反映不是十分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现阶段我国包括我省、我市,正处在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国民转性的关键时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和犯罪案件的高发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非正常死亡率约26‰,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百分之六。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广大群众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自身生活环境的安全度,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不断增高。而加强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完善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是现代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平安创建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政府抢险救援等应急预警机制建设,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政府应急管理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今年2月,国务院组建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履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尽快组建类似指挥协调机构,建立完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借鉴外地经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大多依托消防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紧急事务处置反应机制。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消防队伍都是集消防、救灾、救护“三位一体”,具体职能包括防火灭火、交通事故救援、化学事故处置、水上灭火和救生、空中救援、地震救灾、隧道(地铁)救援、医疗救护,其他灾害救援和国际救援等。国内目前已有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十多个省(市、区)依托消防特勤部队在主要城市建立了重大灾害紧急救援队,承担重大突发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中四川省成都市政府依托消防部队强化社会抢险救援工作,早于1998年在全国率先向社会承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出色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全市消防部队平均每年参加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1?3万次,占出警总数的86?89%,出动警力10万余人次,抢救遇险群众500余人,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形象增添了光彩。但目前,国内各地政府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均处于摸索阶段,还不够完善。各地如能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积极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整合和加强,则可以大幅提高城市的公共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树立起“亲民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切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提高地方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地党委政府普遍重视社会公共安全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政府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是,各地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抢险救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抢险救援队伍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12全文查看发展,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高,抢险救援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和艰巨。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各地的抢险救援力量仍然比较薄弱。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工作任务虽然规定了具体的职能部门,但这些部门因为缺乏必要的力量和装备难以胜任。如我们长沙市制定的《长沙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市政道路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建
委负责,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震救灾应急工作由市地震局负责,但这些部门因没有专门的抢险救援队伍而难以有效承担。此外,还有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任务如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建筑物坍塌事故中的生命搜救、污染辐射场所抢险等至今尚无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通常是调动部队,特别是消防部队承担,但由于警力和装备等条件的限制,市消防支队目前仍无法就抢险救援向社会公开承诺。二是缺乏高效统一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目前,大部分城市尚未成立应急办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次灾害事故发生后,根据灾害程度,由市、区(县、市)政府办公厅(室)或有关职能部门临时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对已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处理。由于缺乏权威、规范、统
一、高效的组织指挥,造成事故现场多头指挥,令出多门,各自为政,秩序忙乱,各种抢险救援的指令、信息反馈传递不顺畅、不迅速,严重影响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三是抢险救援资源分散,掌控不力。例如我们长沙市,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市各方面的应急救援工作分别由32个职能部门负责,相应的,相关的应急救援资源也高度分散在如此众多的职能部门。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分散建设的各个救援队伍大多远离事故现场,要靠政府临时性的调度集中,因此机动性差、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战机,这与抢险救援任务的多元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工作本身要求的快速性、多样性和协调性极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市里目前尚无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机构,政府对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包括人员、装备、物资的存量及分布情况等信息不甚掌握,一旦遇到突发重大灾害事故,则无法迅速调集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处置。四是重复建设,效益低下。各项社会救援活动有许多共性和其器材装备的通用性,但目前这种分散建设的现状不可避免导致在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上出现重复投入,浪费极为宝贵而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某些部门因为主管领域事故机率极低,拥有的救援资源长期闲置未用,而另外一些救援任务极为繁重的部门则突出存在力量严重不足、装备量少质差的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效率,影响了对公私财产特别是群众生命的抢救。如今年2月14日上午在长沙市湘府西路书院南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由于组织指挥不够有力,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够密切,加之对用于事故处置的吊车等救援装备资源调度迟缓,导致可以在2个小时内完成的抢险救援任务前后费时近14个小时之久,也引发了当地群众特别是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甚至采取了阻止现场施救、扬言要引爆煤气罐同同归于尽的过激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教训相当深刻。又如5月19日上午8时许,长沙市万家丽路汇源货运交易市场前一辆怀化籍东风货运卡车发生自燃引发大火。因为起火货车装载有锌粉、杀虫剂、热水器等物品,需紧急调用大量细沙进行覆盖灭火。但由于平时对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掌握不准,现场指挥部经过诸多环节、耗费大量时间调集沙子。直到上午11时许,火灾才被完全控制。
二、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的几点设想
我认为,整合抢险救援资源,并不是将所有抢险救援资源简单地进行捆绑合并,而主要是通过建设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完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强化对各种抢险救援资源的掌控和调度,切实提高政府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训养精兵、平战结合,快速反应、协调应对”的原则,组织对突发灾害事故进行快速有效处置。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整合资源加强抢险救援工作:
第一,建立高效统一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根据各种灾害事故特别是大型灾害事故的特点,建立一个信息传递畅通、行动协调一致的组织指挥体系是保证应急救援行动有序开展的关键,这也是目前我市应急救援工作中突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整合抢险救援资源,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权威、高效、统一的组织指挥体系。建议:一方面,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级政府应尽快成立应急办,并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机构行使职能,从而构建在应急办(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下,由公安110指挥中心、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指挥中心、119综合救援指挥中心联动反应的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在发生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情况下,应急办应迅速调度各相关救援部门快速反应、联合行动,进行高效救援和处理。另一方面,应对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秩序进行规范,根据灾害事故的等级实行层级指挥。一般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由政府根据其类型授权相应的专业救援指挥中心实施指挥调度,牵头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直接实施协调和指挥,必要时报请相关政府领导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或事故现场实施指挥。
第二,建立完善抢险救援信息平台。目前,许多地区市119指挥中心已经初步具备处置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的信息平台功能。建议由应急办负责牵头,以119指挥中心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提质扩容,具体根据城市应急救援各独立系统(如1
10、1
19、122等系统)的特点,结合现有的gis、gps、无线集群移动站、指挥决策信息系统等支撑条件,将应急救援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完成跨部门、跨警种以及不同警种间的资源共享。并进一步建立完善抢险救援专家信息库、危险化学品资料信息库、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信息库、应急救援预案系统、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电子地图等多种信息系统,同时建立规范、便捷、高效的调度指挥程序,做到平时对抢险救援涉及的队伍、专家、装备、物资等各种资源的分布状况准确掌握,在应急状态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所需有各种资源,为成功处置各种灾害事故和紧急事件提供过硬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第三,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抢险救援专业队伍。考虑到各专业救援部门力量相对薄弱且高度分散,难以适应各种高难度抢险救援任务的需要,坚持以“专业、齐全、够用”为原则,依托消防特勤部队,进一步增加人员编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组建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援队,作为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一支常备性的抢险救援力量,主要用以完成各专业救援部门无法完成的“急、难、险、重”抢险救援任务
(一般性的灾害事故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专业救援部门负责处置)。在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下,紧急救援队在完成辖区火灾扑救任务的同时,承担除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以外的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及其它地质灾害、建筑物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空难、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地铁隧道救援、水上打捞搜救和群众遇险事件等紧急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整合和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是一件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党委政府形象的大实事,是一件惠及长远、惠及群众的大好事。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这一工作必将快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也必将为“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12全文查看最近,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笔者通过学习会议和文件精神,并结合自己长期参加灭火救援的实践,就整合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切
实加强抢险救援工作作了一些初浅的思考,现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一、抢险救援工作亟待整合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增多、危害不断增大。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加快对各种应急救援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大力加强政府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建立更加高效合理的灾害事故防控机制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打造“责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派生了许多在计划经济时期反映不是十分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现阶段我国包括我省、我市,正处在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国民转性的关键时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和犯罪案件的高发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非正常死亡率约26‰,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dp总量的百分之六。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广大群众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自身生活环境的安全度,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不断增高。而加强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完善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是现代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平安创建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政府抢险救援等应急预警机制建设,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政府应急管理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今年2月,国务院组建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履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尽快组建类似指挥协调机构,建立完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借鉴外地经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大多依托消防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紧急事务处置反应机制。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消防队伍都是集消防、救灾、救护“三位一体”,具体职能包括防火灭火、交通事故救援、化学事故处置、水上灭火和救生、空中救援、地震救灾、隧道(地铁)救援、医疗救护,其他灾害救援和国际救援等。国内目前已有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十多个省(市、区)依托消防特勤部队在主要城市建立了重大灾害紧急救援队,承担重大突发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中四川省成都市政府依托消防部队强化社会抢险救援工作,早于1998年在全国率先向社会承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出色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全市消防部队平均每年参加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1?3万次,占出警总数的86?89%,出动警力10万余人次,抢救遇险群众500余人,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形象增添了光彩。但目前,国内各地政府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均处于摸索阶段,还不够完善。各地如能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积极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整合和加强,则可以大幅提高城市的公共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树立起“亲民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切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是提高地方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地党委政府普遍重视社会公共安全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政府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是,各地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抢险救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抢险救援队伍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高,抢险救援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和艰巨。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各地的抢险救援力量仍然比较薄弱。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工作任务虽然规定了具体的职能部门,但这些部门因为缺乏必要的力量和装备难以胜任。如我们长沙市制定的《长沙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市政道路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建
委负责,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震救灾应急工作由市地震局负责,但这些部门因没有专门的抢险救援队伍而难以有效承担。此外,还有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任务如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建筑物坍塌事故中的生命搜救、污染辐射场所抢险等至今尚无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通常是调动部队,特别是消防部队承担,但由于警力和装备等条件的限制,市消防支队目前仍无法就抢险救援向社会公开承诺。二是缺乏高效统一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目前,大部分城市尚未成立应急办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次灾害事故发生后,根据灾害程度,由市、区(县、市)政府办公厅(室)或有关职能部门临时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对已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处理。由于缺乏权威、规范、统
一、高效的组织指挥,造成事故现场多头指挥,令出多门,各自为政,秩序忙乱,各种抢险救援的指令、信息反馈传递不顺畅、不迅速,严重影响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三是抢险救援资源分散,掌控不力。例如我们长沙市,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市各方面的应急救援工作分别由32个职能部门负责,相应的,相关的应急救援资源也高度分散在如此众多的职能部门。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分散建设的各个救援队伍大多远离事故现场,要靠政府临时性的调度集中,因此机动性差、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战机,这与抢险救援任务的多元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工作本身要求的快速性、多样性和协调性极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市里目前尚无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机构,政府对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包括人员、装备、物资的存量及分布情况等信息不甚掌握,一旦遇到突发重大灾害事故,则无法迅速调集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处置。四是重复建设,效益低下。各项社会救援活动有许多共性和其器材装备的通用性,但目前这种分散建设的现状不可避免导致在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上出现重复投入,浪费极为宝贵而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某些部门因为主管领域事故机率极低,拥有的救援资源长期闲置未用,而另外一些救援任务极为繁重的部门则突出存在力量严重不足、装备量少质差的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效率,影响了对公私财产特别是群众生命的抢救。如今年2月14日上午在长沙市湘府西路书院南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由于组织指挥不够有力,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够密切,加之对用于事故处置的吊车等救援装备资源调度迟缓,导致可以在2个小时内完成的抢险救援任务前后费时近14个小时之久,也引发了当地群众特别是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甚至采取了阻止现场施救、扬言要引爆煤气罐同同归于尽的过激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教训相当深刻。又如5月19日上午8时许,长沙市万家丽路汇源货运交易市场前一辆怀化籍东风货运卡车发生自燃引发大火。因为起火货车装载有锌粉、杀虫剂、热水器等物品,需紧急调用大量细沙进行覆盖灭火。但由于平时对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掌握不准,现场指挥部经过诸多环节、耗费大量时间调集沙子。直到上午11时许,火灾才被完全控制。
二、整合加强抢险救援工作的几点设想
我认为,整合抢险救援资源,并不是将所有抢险救援资源简单地进行捆绑合并,而主要是通过建设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完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强化对各种抢险救援资源的掌控和调度,切实提高政府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训养精兵、平战结合,快速反应、协调应对”的原则,组织对突发灾害事故进行快速有效处置。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整合资源加强抢险救援工作:
第一,建立高效统一的抢险救援指挥体系。根据各种灾害事故特别是大型灾害事故的特点,建立一个信息传递畅通、行动协调一致的组织指挥体系是保证应急救援行动有序开展的关键,这也是目前我市应急救援工作中突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整合抢险救援资源,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权威、高效、统一的组织指挥体系。建议:一方面,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级政府应尽快成立应急办,并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机构行使职能,从而构建在应急办(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下,由公安110指挥中心、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指挥中心、119综合救援指挥中心联动反应的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在发生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情况下,应急办应迅速调度各相关救援部门快速反应、联合行动,进行高效救援和处理。另一方面,应对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秩序进行规范,根据灾害事故的等级实行层级指挥。一般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由政府根据其类型授权相应的专业救援指挥中心实施指挥调度,牵头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直接实施协调和指挥,必要时报请相关政府领导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或事故现场实施指挥。
第二,建立完善抢险救援信息平台。目前,许多地区市119指挥中心已经初步具备处置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的信息平台功能。建议由应急办负责牵头,以119指挥中心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提质扩容,具体根据城市应急救援各独立系统(如1
10、1
19、122等系统)的特点,结合现有的is、ps、无线集群移动站、指挥决策信息系统等支撑条件,将应急救援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完成跨部门、跨警种以及不同警种间的资源共享。并进一步建立完善抢险救援专家信息库、危险化学品资料信息库、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信息库、应急救援预案系统、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电子地图等多种信息系统,同时建立规范、便捷、高效的调度指挥程序,做到平时对抢险救援涉及的队伍、专家、装备、物资等各种资源的分布状况准确掌握,在应急状态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所需有各种资源,为成功处置各种灾害事故和紧急事件提供过硬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第三,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抢险救援专业队伍。考虑到各专业救援部门力量相对薄弱且高度分散,难以适应各种高难度抢险救援任务的需要,坚持以“专业、齐全、够用”为原则,依托消防特勤部队,进一步增加人员编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组建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援队,作为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一支常备性的抢险救援力量,主要用以完成各专业救援部门无法完成的“急、难、险、重”抢险救援任务
(一般性的灾害事故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专业救援部门负责处置)。在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下,紧急救援队在完成辖区火灾扑救任务的同时,承担除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以外的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及其它地质灾害、建筑物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空难、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地铁隧道救援、水上打捞搜救和群众遇险事件等紧急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辐射事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