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运作流程]内部审计机构是民营企业家非常重视的部门。审计人员具备必要的内部审计知识和技能、拥有内审岗位资格、尊守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只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老板对...+阅读
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如果说质量是会计信息的生命,那么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魂。笔者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旨在探索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的途径,加强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和种类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五
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产不实。购入资产不及时记账,处理随意性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完备,甚至有名无实;三是盈亏不实。少数领导为了追求政绩和一己私利,常常责成会计人为地调节收支;四是资金不实。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长期不对帐,造成账实不符;五是税金不实。有意无意地少记漏提,侵占税款;六是信息披露不实。随意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骗取上级和社会的信任;七是会计核算不实。不按会计制度办事,乱设会计科目,财务管理混乱;八是核算内容不实。会计活动内容张冠李戴,隐瞒事实真相。
上述表现按不同层面可分为:从主管方面看,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上存在有意造假和无意失实之分,前者是有意识地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形成舞弊和违法行为;后者是会计人员技术能力和工作疏漏等造成的“失误”;客观原因指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会计核算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误差或失误。从信息产生过程看,可分为会计事项引起的失真和会计处理引起的失真。前者是指会计信息来源即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造成会计信息虚假;后者是指不按规定的会计制度和法规处理会计信息来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从法制的层面看,一是法制不健全,不少财会法律条文过粗,缺少可操作性;二是执法不严,有时长官意志凌驾于会计法规之上,长官出数字;三是内部法制观念淡薄。其次,从会计环境的层面看,一是部分财会人员独立执法地位和权力缺乏保障,当单位利益与财会法规矛盾时,财会人员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意图处理;二是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会计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三,从单位内外监管来看,单位内部制度不全、执行不力依然普遍,财产物资常常账实不符;外部财会监督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问题知而不查、查而不纠,为造假客观上提供了可能。第四,从财会人员素质来看,相当一部分人员业务能力偏低、自身工作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失去了保障。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一是导致领导决策失误。无论哪级领导,根据虚假信息做出的决策必然会出现偏差,给工作带来不良后果;二是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失真使财会监督失去了控制,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序性。三是为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四是带来了行业不正之风。少数领导为一己私利指使会计做假账,使会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五是严重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
三、强化内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确保内审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是监督和评价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审计监督体系以及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单位主要负责人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并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要帮助内审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内审人员“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现象发生,使内审机构与财务、基建部门真正的成为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左右手”,而不是“对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要让内审组织有足够的地位和层次,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二)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大内审督导的深度和广度。
内审部门要想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上有所作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首先,要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培养“复合型”、“专家型”的内审人才;要继续充实审计队伍。把思想品德优秀、熟悉业务流程、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财经、审计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充实进内审队伍;要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工作严谨细致,公正严明。其次,要加大审计督导的深度和广度,对单位会计信息全过程进行控制。要认真制定、周密安排审计计划;要加强对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审计过程中,适时解决12全文查看财会工作中的问题和存在的分歧,确保审计工作按计划实施;要强化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的复核。对审计底稿要多层次复核;审计报告要由审计部门负责人最后把关,保证审计报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避免给领导提供失真的审计信息;要根据财务工作实际,及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努力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障碍;要积极促进系统内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使会
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生成规范统一,不断提高会计信息传递速度,为领导及时了解会计信息提供便利。
(三)建立内审质量考评体系,促进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要科学考评内审工作质量,应建立健全内审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有定量、定性两方面指标组成,定量指标主要包括审计覆盖率、审计计划完成率、被审计者违法违纪问题重复发生率和审计处理落实率等;定性指标一般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否胜任,审计机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及时、正确的处理已查证的各种问题等。还应制定内审质量考核的具体操作过程,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整理,以便得出正确结论。在考核的基础上,应根据考核结果对内审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以促进内审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意义》2006年10月
2.胡晶翔《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及其控制》《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五期
3.常青《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措施研究》《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三期
作者: 江苏省东海县审计局 胡传祥
电话:0518-87798005
邮编:222300
12全文查看
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如果说质量是会计信息的生命,那么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魂。笔者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旨在探索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的途径,加强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和种类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五
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产不实。购入资产不及时记账,处理随意性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完备,甚至有名无实;三是盈亏不实。少数领导为了追求政绩和一己私利,常常责成会计人为地调节收支;四是资金不实。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长期不对帐,造成账实不符;五是税金不实。有意无意地少记漏提,侵占税款;六是信息披露不实。随意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骗取上级和社会的信任;七是会计核算不实。不按会计制度办事,乱设会计科目,财务管理混乱;八是核算内容不实。会计活动内容张冠李戴,隐瞒事实真相。
上述表现按不同层面可分为:从主管方面看,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上存在有意造假和无意失实之分,前者是有意识地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形成舞弊和违法行为;后者是会计人员技术能力和工作疏漏等造成的“失误”;客观原因指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会计核算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误差或失误。从信息产生过程看,可分为会计事项引起的失真和会计处理引起的失真。前者是指会计信息来源即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造成会计信息虚假;后者是指不按规定的会计制度和法规处理会计信息来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从法制的层面看,一是法制不健全,不少财会法律条文过粗,缺少可操作性;二是执法不严,有时长官意志凌驾于会计法规之上,长官出数字;三是内部法制观念淡薄。其次,从会计环境的层面看,一是部分财会人员独立执法地位和权力缺乏保障,当单位利益与财会法规矛盾时,财会人员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意图处理;二是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会计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三,从单位内外监管来看,单位内部制度不全、执行不力依然普遍,财产物资常常账实不符;外部财会监督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问题知而不查、查而不纠,为造假客观上提供了可能。第四,从财会人员素质来看,相当一部分人员业务能力偏低、自身工作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失去了保障。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一是导致领导决策失误。无论哪级领导,根据虚假信息做出的决策必然会出现偏差,给工作带来不良后果;二是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失真使财会监督失去了控制,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序性。三是为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四是带来了行业不正之风。少数领导为一己私利指使会计做假账,使会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五是严重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
三、强化内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确保内审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是监督和评价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审计监督体系以及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单位主要负责人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并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要帮助内审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内审人员“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现象发生,使内审机构与财务、基建部门真正的成为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左右手”,而不是“对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要让内审组织有足够的地位和层次,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二)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大内审督导的深度和广度。
内审部门要想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上有所作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首先,要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培养“复合型”、“专家型”的内审人才;要继续充实审计队伍。把思想品德优秀、熟悉业务流程、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财经、审计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充实进内审队伍;要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工作严谨细致,公正严明。其次,要加大审计督导的深度和广度,对单位会计信息全过程进行控制。要认真制定、周密安排审计计划;要加强对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审计过程中,适时解决[]财会工作中的问题和存在的分歧,确保审计工作按计划实施;要强化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的复核。对审计底稿要多层次复核;审计报告要由审计部门负责人最后把关,保证审计报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避免给领导提供失真的审计信息;要根据财务工作实际,及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努力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障碍;要积极促进系统内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使会
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生成规范统一,不断提高会计信息传递速度,为领导及时了解会计信息提供便利。
(三)建立内审质量考评体系,促进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要科学考评内审工作质量,应建立健全内审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有定量、定性两方面指标组成,定量指标主要包括审计覆盖率、审计计划完成率、被审计者违法违纪问题重复发生率和审计处理落实率等;定性指标一般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否胜任,审计机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及时、正确的处理已查证的各种问题等。还应制定内审质量考核的具体操作过程,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整理,以便得出正确结论。在考核的基础上,应根据考核结果对内审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以促进内审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意义》2006年10月
2.胡晶翔《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及其控制》《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五期
3.常青《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措施研究》《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三期
作者: 江苏省东海县审计局 胡传祥
电话:0518-87798005
邮编:222300
延伸阅读:
关于转换内部审计工作方式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不少的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如何更好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笔者认为:有“为”才能有“位”。除了大力...
对农信社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虽然农信社在内控建设方面有了长足进展,但由于自身经营特点、行业自律、员工队伍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仍存在内控制约不力、制度执行力低问题,导致有些部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