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历史,所以爱读历史书籍。但要真正了解历史,我认为读人物传记是最佳选择。《科尔传》、《拉宾传》、《曼德拉传》、《密特朗传》、《穆巴拉克传》等都是我爱读的传记。今年喜获《鲍威尔传》一书,读后竟爱不释手。鲍威尔何许人也,我想略知历史的人都非常清楚。1989年10月1日,一个阳关灿烂的日子,北京、华盛顿同样的热闹,在美国最
高军事首脑机关所在地——五角大楼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旗帜飘扬,美国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emsp8226;鲍威尔将军的就职典礼正在举行。 这一切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一位牙买加移民的后裔、一位黑人男孩居然获得了如此殊荣。这种成功,不是黑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育赛场,也不是经济或其他文学艺术领域,而是在美国的五角大楼、白宫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成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战斗英雄,一位乔治&&emsp8226;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式的著名人物。鲍威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怎样一步步登上美国政治、军事权利的颠峰的呢?我则“任凭溺水三千,仅取一瓢饮”,列举三项:
一、为自己确定与众不同的奋斗准则
呈深褐色皮肤的鲍威尔,无论走到哪都会被白种人歧视为“黑鬼”。在5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它是那样可憎,却又是那样可怕,象洪水猛兽那样要毁灭他,吞噬他,使他希望在陆军实现的所有远大抱负,统统化为幻影。在一次夏令营中,鲍威尔的军事训练成绩最好,各种表现也被公认最优异,可夏令营的学员最优秀奖却被授予了一位白人学员。负责夏令营训练的白人中士直言不讳,当着大家的面对鲍威尔说:“别以为我们会把最优秀奖发给一个黑鬼。”
鲍威尔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天性活泼、能言善道的他,骤然变得沉默寡言。他觉得难以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甚至为自己的黑色皮肤苦恼不已。鲍威尔去酒吧喝酒,酒吧老板因为他是黑人几次三番把他轰出去。鲍威尔的遭遇激怒了他的白人同学,他们对他深表同情,也为这个热心、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好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愤然不平。白人朋友的真情使鲍威尔感动,也使他看到了希望。毕竟持有种族歧视观念的白人只是美国社会和美国军队中的一部分,他们只代表那些心胸狭窄的白人。一段时间以后,鲍威尔从最初的震怒中清醒过来,开始冷静地思考对策。他思索着,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假如种族歧视只存在于南方地区,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离开这里,去寻找没有种族歧视的地方生存。可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在那里能找到这样一方乐土呢?连他曾寄以厚望的军队都是如此状况,其他地方就不言而喻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忍耐,是在逆境中奋起,用自身的努力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所有人的尊敬。
鲍威尔就在自己21岁的时候,为自己确定了与众不同的奋斗准则。他既没有像一些黑人那样自暴自弃,走上堕落的道路,也没有像一些激进的黑人那样选择以牙还牙、暴力对抗的反抗方式。他所选择的是一种极为成熟的方式,一种极其高明的方式,一种与他年龄简直不对称的方式。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明一切,去证明黑人的价值,让那些无知的白人在他的成就前发抖、羞愧和自叹不如,最终不得不放弃或收起种族歧视的勾当,用一种新的目光来看待他,承认他,接受他。
鲍威尔重新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坦然地面对现实,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他训练更加刻苦,成绩更为出众。种族歧视的炼狱没有使他沉沦,反而使他重新摆正了自己在美国社会和美国军队中的坐标,在一个不公平的赛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按照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依据自己确立的人生哲学,走入军队,走入社会,走向事业的辉煌。
二、为自己找到工作中的偶像
客观地讲,鲍威尔在事业上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在军队中的第一个任职期间,就遇到一批美军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也是一批以军队为家的职业军人。他们对军队事物了如指掌,对带兵之道极为精通,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批思想意识开明的军官,对种族歧视深恶痛绝,对白人黑人军官一视同仁。鲍威尔如鱼得水渐入佳境。是他们的谆谆教诲,让年轻的黑人上尉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对他第一位产生影响的人是米勒。在一次外出执行公务时鲍威尔不慎把自己的枪丢失了。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这是最严重的失职行为,按照条令规定,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他的上司米勒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命令他继续执行任务。
后来鲍威尔的枪被找到,实际上是出发前丢到帐篷里了。米勒并没有把这件事情上报,鲍威尔从米勒上尉的处事方式中悟出一条重要的带兵原则:作为一名指挥官,在部下犯了错误时,只要不违背原则,就要尽量将错误的处理限制在你的职权范围之内,而不要把问题上交。对于士兵和部属,当面批评即使再严厉,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旦问题上交,就可能毁掉一个人的前程。那么,你虽然可以在上司面前获得公正无私的名声12全文查看,却会失去部属对你的信任和依赖其后果不堪设想。
米勒上尉使鲍威尔对带兵之道有所领悟,但鲍威尔在军队中的第一位“拉比”——他的守护神和引导他走出官僚主义迷宫的人,则是一位叫作巴瑞特的人。鲍威尔向他学到了许多带兵和处事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绝不要被别人的言论左右自己的行动。即使在受到指责时,只要自己认
为正确,就要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干到底,切毋半途而废。同时,在军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切记不可在事情还没有着落时,就大吵大嚷,那样会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要先做后说,或只做不说,让事实去证明一切。这是最佳的防身之术。鲍威尔将巴瑞特的金玉良言铭记在心,在工作中一一尝试,果然屡试不爽,事业突飞猛进。
鲍威尔被人们称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大师”,这主要得益于他曾经的上司阿伯内西。有一次,阿伯内西要求鲍威尔建立一种“欢迎婴儿”信函制度,鲍威尔觉得这是一种小孩游戏,意义不大,就没有放在心上。阿伯内西却不这么认为。制度建立以后,效果出乎鲍威尔的意料。“欢迎婴儿”信函制度在士兵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部队士气大振。鲍威尔深受感动,由此而领悟到了处理与士兵关系,乃至于处理与共同工作过的所有人关系的真谛:“想办法与单位中的每一个人接触,触动他们的心灵,要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重要,都对由他们组成的团体有一种归属感。”
在鲍威尔以后几十年的军旅和政坛生涯中,有许多的“拉比”和“教父”,他们或者提携他,或者向他传授知识和经验。而鲍威尔的特点是,在不同时期,总可以为自己找到工作中的偶像,把人家的东西融入自己的素质中,举一反三,发扬光大,形成了鲍威尔领导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鲍威尔的成功,绝非偶然。
三、为自己塑造独特的“政治将军”的形象
这是与美国军人的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新观念,也是正统军人所不齿的形象。鲍威尔对荣誉和权利有一种迷恋之情,他向往获得更高的军衔和职务。他还是一位中校的时候,卡卢奇曾断言,鲍威尔将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虽嘴上否认,但内心充满了喜悦。当他成为少将军官身居要职的时候,这职务对他来讲已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隐约可见的一颗黄冠上的明珠,他所需要做的只是垒实最后一块基石。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困难重重,他的竞争对手的势力都非同小可,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别人密切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能够成为一位“政治将军”,只是鲍威尔在五角大楼站稳脚跟的第一步。鲍威尔必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最后冲刺之前学会两门技巧:一是引而不发,把愿望和方式截然区分出来,他必须摈弃军人那种勇往直前的作风,而以一种政客的手段获取最后的荣誉。他既需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又不能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意图,要熟练运用非军人的手段巧妙地实现自己的目的;二是在五角大楼中要彻底确立自己的地位,进一步完善自己在五角大楼的关系网。他需要向每一位高级文职官员和各军种的将军推销自己,博得他们的好感,给他们留下印象,以便在最后关头助自己一臂之力。但又不能让对方意识到他这样做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使对方对他的举措反感或厌恶。
鲍威尔为官最基本的一条准则是:对老板绝对忠诚。他必须向所有的人证明,自己真正是老板的人,是老板的忠诚卫士。只有这样,方会赢得老板的信任,获得工作的自由。同样重要的是工作的方式,既不能缩手缩脚,又不能肆无忌惮,要能随时地为老板排忧解难,又不能让人感到比老板更有才华。
鲍威尔的成功使用手段和技巧是无法办到的。他靠的是两种东西,一是自身的才华,即出色的专业和管理素质,这是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站稳脚跟的前提。一个人没有真正的本领,即使一时得志,也会被视为投机取巧之徒,最终被大家唾弃。二是所充分展现的人类最原始本性:真诚、热情和无私。与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可以毫无保留地与他交心。在充当国防部长的第一助手的时候,鲍威尔曾经批评甚至伤害过一些人,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并不记恨他。因为他们认为鲍威尔的做法是公正的,是为了工作。如果他们处在他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做,而且比他的做法更严厉。他总是让那些受到过批评或受到过伤害过的人感受到他的关心。这不是一种廉价的关心,而是设身处地为你着想,提出让你摆脱困境的方案。
鲍威尔认为,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继续,不懂政治的将军就不是合格的军人,只有了解政治奥妙,了解政治领导人思维的将军,才能正确处理政治与军事、军队和民众的关系,新时代的将军不仅要作一名军事家,而且要作一名政治家,要作一名“政治将军”。鲍威尔对有些人关于他是“政治将军”的议论丝毫不感到难为情,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抬举。在一次公开演说中宣称:“政治是根本。我的大量时间通常花在揣摩政治环境上。人们有时说我是政治将军,事实上华盛顿没有哪位将军不带政治色彩,否则他就不会成功,因为这是我们制度的本质。国防部就是这样开展工作的,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这样制定的,我们的政策也是这样得到批准的。”作一名政治将军,并不意味放弃军人的职责。鲍威尔对新时期军人行为准则的诠释,既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他抓住了机遇。
12全文查看
喜欢历史,所以爱读历史书籍。
但要真正了解历史,我认为读人物传记是最佳选择。《科尔传》、《拉宾传》、《曼德拉传》、《密特朗传》、《穆巴拉克传》等都是我爱读的传记。今年喜获《鲍威尔传》一书,读后竟爱不释手。鲍威尔何许人也,我想略知历史的人都非常清楚。1989年10月1日,一个阳关灿烂的日子,北京、华盛顿同样的热闹,在美国最
高军事首脑机关所在地——五角大楼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旗帜飘扬,美国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emsp8226;鲍威尔将军的就职典礼正在举行。 这一切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一位牙买加移民的后裔、一位黑人男孩居然获得了如此殊荣。这种成功,不是黑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育赛场,也不是经济或其他文学艺术领域,而是在美国的五角大楼、白宫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成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战斗英雄,一位乔治&&emsp8226;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式的著名人物。鲍威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怎样一步步登上美国政治、军事权利的颠峰的呢?我则“任凭溺水三千,仅取一瓢饮”,列举三项:
一、为自己确定与众不同的奋斗准则
呈深褐色皮肤的鲍威尔,无论走到哪都会被白种人歧视为“黑鬼”。在5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它是那样可憎,却又是那样可怕,象洪水猛兽那样要毁灭他,吞噬他,使他希望在陆军实现的所有远大抱负,统统化为幻影。在一次夏令营中,鲍威尔的军事训练成绩最好,各种表现也被公认最优异,可夏令营的学员最优秀奖却被授予了一位白人学员。负责夏令营训练的白人中士直言不讳,当着大家的面对鲍威尔说:“别以为我们会把最优秀奖发给一个黑鬼。”
鲍威尔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天性活泼、能言善道的他,骤然变得沉默寡言。他觉得难以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甚至为自己的黑色皮肤苦恼不已。鲍威尔去酒吧喝酒,酒吧老板因为他是黑人几次三番把他轰出去。鲍威尔的遭遇激怒了他的白人同学,他们对他深表同情,也为这个热心、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好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愤然不平。白人朋友的真情使鲍威尔感动,也使他看到了希望。毕竟持有种族歧视观念的白人只是美国社会和美国军队中的一部分,他们只代表那些心胸狭窄的白人。一段时间以后,鲍威尔从最初的震怒中清醒过来,开始冷静地思考对策。他思索着,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假如种族歧视只存在于南方地区,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离开这里,去寻找没有种族歧视的地方生存。可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在那里能找到这样一方乐土呢?连他曾寄以厚望的军队都是如此状况,其他地方就不言而喻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忍耐,是在逆境中奋起,用自身的努力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所有人的尊敬。
鲍威尔就在自己21岁的时候,为自己确定了与众不同的奋斗准则。他既没有像一些黑人那样自暴自弃,走上堕落的道路,也没有像一些激进的黑人那样选择以牙还牙、暴力对抗的反抗方式。他所选择的是一种极为成熟的方式,一种极其高明的方式,一种与他年龄简直不对称的方式。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明一切,去证明黑人的价值,让那些无知的白人在他的成就前发抖、羞愧和自叹不如,最终不得不放弃或收起种族歧视的勾当,用一种新的目光来看待他,承认他,接受他。
鲍威尔重新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坦然地面对现实,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他训练更加刻苦,成绩更为出众。种族歧视的炼狱没有使他沉沦,反而使他重新摆正了自己在美国社会和美国军队中的坐标,在一个不公平的赛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按照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依据自己确立的人生哲学,走入军队,走入社会,走向事业的辉煌。
二、为自己找到工作中的偶像
客观地讲,鲍威尔在事业上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在军队中的第一个任职期间,就遇到一批美军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也是一批以军队为家的职业军人。他们对军队事物了如指掌,对带兵之道极为精通,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批思想意识开明的军官,对种族歧视深恶痛绝,对白人黑人军官一视同仁。鲍威尔如鱼得水渐入佳境。是他们的谆谆教诲,让年轻的黑人上尉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对他第一位产生影响的人是米勒。在一次外出执行公务时鲍威尔不慎把自己的枪丢失了。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这是最严重的失职行为,按照条令规定,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他的上司米勒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命令他继续执行任务。
后来鲍威尔的枪被找到,实际上是出发前丢到帐篷里了。米勒并没有把这件事情上报,鲍威尔从米勒上尉的处事方式中悟出一条重要的带兵原则:作为一名指挥官,在部下犯了错误时,只要不违背原则,就要尽量将错误的处理限制在你的职权范围之内,而不要把问题上交。对于士兵和部属,当面批评即使再严厉,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旦问题上交,就可能毁掉一个人的前程。那么,你虽然可以在上司面前获得公正无私的名声[],却会失去部属对你的信任和依赖其后果不堪设想。
米勒上尉使鲍威尔对带兵之道有所领悟,但鲍威尔在军队中的第一位“拉比”——他的守护神和引导他走出官僚主义迷宫的人,则是一位叫作巴瑞特的人。鲍威尔向他学到了许多带兵和处事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绝不要被别人的言论左右自己的行动。即使在受到指责时,只要自己认
为正确,就要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干到底,切毋半途而废。同时,在军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切记不可在事情还没有着落时,就大吵大嚷,那样会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要先做后说,或只做不说,让事实去证明一切。这是最佳的防身之术。鲍威尔将巴瑞特的金玉良言铭记在心,在工作中一一尝试,果然屡试不爽,事业突飞猛进。
鲍威尔被人们称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大师”,这主要得益于他曾经的上司阿伯内西。有一次,阿伯内西要求鲍威尔建立一种“欢迎婴儿”信函制度,鲍威尔觉得这是一种小孩游戏,意义不大,就没有放在心上。阿伯内西却不这么认为。制度建立以后,效果出乎鲍威尔的意料。“欢迎婴儿”信函制度在士兵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部队士气大振。鲍威尔深受感动,由此而领悟到了处理与士兵关系,乃至于处理与共同工作过的所有人关系的真谛:“想办法与单位中的每一个人接触,触动他们的心灵,要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重要,都对由他们组成的团体有一种归属感。”
在鲍威尔以后几十年的军旅和政坛生涯中,有许多的“拉比”和“教父”,他们或者提携他,或者向他传授知识和经验。而鲍威尔的特点是,在不同时期,总可以为自己找到工作中的偶像,把人家的东西融入自己的素质中,举一反三,发扬光大,形成了鲍威尔领导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鲍威尔的成功,绝非偶然。
三、为自己塑造独特的“政治将军”的形象
这是与美国军人的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新观念,也是正统军人所不齿的形象。鲍威尔对荣誉和权利有一种迷恋之情,他向往获得更高的军衔和职务。他还是一位中校的时候,卡卢奇曾断言,鲍威尔将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虽嘴上否认,但内心充满了喜悦。当他成为少将军官身居要职的时候,这职务对他来讲已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隐约可见的一颗黄冠上的明珠,他所需要做的只是垒实最后一块基石。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困难重重,他的竞争对手的势力都非同小可,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别人密切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能够成为一位“政治将军”,只是鲍威尔在五角大楼站稳脚跟的第一步。鲍威尔必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最后冲刺之前学会两门技巧:一是引而不发,把愿望和方式截然区分出来,他必须摈弃军人那种勇往直前的作风,而以一种政客的手段获取最后的荣誉。他既需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又不能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意图,要熟练运用非军人的手段巧妙地实现自己的目的;二是在五角大楼中要彻底确立自己的地位,进一步完善自己在五角大楼的关系网。他需要向每一位高级文职官员和各军种的将军推销自己,博得他们的好感,给他们留下印象,以便在最后关头助自己一臂之力。但又不能让对方意识到他这样做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使对方对他的举措反感或厌恶。
鲍威尔为官最基本的一条准则是:对老板绝对忠诚。他必须向所有的人证明,自己真正是老板的人,是老板的忠诚卫士。只有这样,方会赢得老板的信任,获得工作的自由。同样重要的是工作的方式,既不能缩手缩脚,又不能肆无忌惮,要能随时地为老板排忧解难,又不能让人感到比老板更有才华。
鲍威尔的成功使用手段和技巧是无法办到的。他靠的是两种东西,一是自身的才华,即出色的专业和管理素质,这是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站稳脚跟的前提。一个人没有真正的本领,即使一时得志,也会被视为投机取巧之徒,最终被大家唾弃。二是所充分展现的人类最原始本性:真诚、热情和无私。与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可以毫无保留地与他交心。在充当国防部长的第一助手的时候,鲍威尔曾经批评甚至伤害过一些人,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并不记恨他。因为他们认为鲍威尔的做法是公正的,是为了工作。如果他们处在他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做,而且比他的做法更严厉。他总是让那些受到过批评或受到过伤害过的人感受到他的关心。这不是一种廉价的关心,而是设身处地为你着想,提出让你摆脱困境的方案。
鲍威尔认为,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继续,不懂政治的将军就不是合格的军人,只有了解政治奥妙,了解政治领导人思维的将军,才能正确处理政治与军事、军队和民众的关系,新时代的将军不仅要作一名军事家,而且要作一名政治家,要作一名“政治将军”。鲍威尔对有些人关于他是“政治将军”的议论丝毫不感到难为情,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抬举。在一次公开演说中宣称:“政治是根本。我的大量时间通常花在揣摩政治环境上。人们有时说我是政治将军,事实上华盛顿没有哪位将军不带政治色彩,否则他就不会成功,因为这是我们制度的本质。国防部就是这样开展工作的,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这样制定的,我们的政策也是这样得到批准的。”作一名政治将军,并不意味放弃军人的职责。鲍威尔对新时期军人行为准则的诠释,既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他抓住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