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治疗体会]毕业论文是本站都比较关心的事,那么毕业论文怎么写?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自考医学专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手术时机与方法。...+阅读
【关键词】鼓膜;穿孔;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4;r7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o1—0057—03
外伤性骨膜穿孑l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经常遇见,
如何与疾病性骨膜穿孑l及如何确定损伤程度,是法医
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作者对相关
的
案例进行收集、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及方法
对我所1997-2003年符合系列条件的案件进行
统计分析:
1.诊断外伤性鼓膜穿孔.有耳部明确的外伤史,
伤后不久即在医院检查,排除非外伤性鼓膜穿孔。
2.鉴定档案资料齐全。鉴定均依据相关急诊病历
及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原始检查记录,并有脑干听觉诱
发电位等客观听力测试报告佐证。
符合条件共318例。
结 果
一
、
一般情况
· 58 ·
318例中,男245例,女73例:平均年龄32.8岁
(16~57岁);均为单耳鼓膜穿孑l,其中左耳287例.右
耳31例
二、专科检查及致伤物
318例中293例为殴打所致,25例为交通事故.
致伤方式以手掌掴耳或拳击多见。293例中掌击耳部
217例(74%),拳击耳颞部39例(13_3%),足踩踢耳颞
部22例(7.5%)其他致伤物(木板、棍棒、砖头等)拍击
耳颞部15例(5。2%)
三、鼓膜穿孔部位及形状特点
穿孑l部位多位于紧张部,而以前下象限发生率最
高。穿孑l形态多呈裂隙状和三角形.穿孑l边缘锐利.周
边附有血痂,常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见表1,2。
表1 骨膜穿孔形态与患者的症状
表2 鼓膜穿孔部位发生率
讨论
一
、外伤致鼓膜穿孔的机制
鼓膜常受到损伤,其损伤发生率占耳病的0.4%~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108医院收治的外伤
病人中听力损伤的占5.8%,其中鼓膜穿孑l占36.7%.
每年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孑l发生率估计为1.4—8.6人/
10万。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间,其面积50~90 mm2.
厚约0.1 mm,呈椭圆形半透明膜,中央与锤骨柄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把外耳道的声波变成振动,经听骨链传
递入内耳。鼓膜因其菲薄而易受冲击波激烈震荡致破
裂,有人在尸体上实验发现,鼓膜受压36-36~52.52
kpa的冲击波即可破裂,其破裂穿孑l多在中央部及前
下部,可能与该处紧张及中央部连听骨链有关,穿孔
多发生在负压期。穿孑l后可有耳痛、耳鸣、耳聋.部分
可有耳出血,听力下降一般较轻,在26 db左右【1】。纪
丽颖报道为46 dbh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鼓膜外伤穿孑l的机制因致伤原因的不同而异。本
组318例中256例为掌掴击、拳击耳部所致。其机制
为,当掌击或拳击耳部时,外耳道口被封闭,外耳道气
压形成高压,当压力超过鼓膜的弹性极限时.即可造
成鼓膜穿孑l。实验研究发现,当鼓膜受压2.25 kg/cm2
的压力时,可使其破裂,在6.75 kg/cm 的压力下.将使
50%成人的鼓膜发生穿孑l。【1】本组有6例因颅骨外伤
骨折波及鼓膜环沟处直接导致鼓膜紧张部的撕裂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认定
这法医学鉴定中尤为重要。鼓膜穿孑l有外伤性与
非外伤性的区分,而非外伤性鼓膜穿孑l又以中耳炎性
穿孑l最常见,两者鉴别主要依据穿孔形态的观察。新
鲜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根据穿孔形态特点来鉴别比较
容易。但在实际检验鉴定工作中,法医检验常常不会
在伤后立即进行,甚至在伤后几十天或几个月后才进
行检查,有的穿孑l已愈合。有的小裂隙穿孑l愈合后没
有任何可见的改变,还有的案例在鉴定前鼓膜穿孔已
继发感染,与中耳炎穿孑l无多大区别。显然.医院原始
病历记录和伤后治疗记录对认定是否为外伤性鼓膜
穿孑l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有时甚至是惟一的依据。
作者考虑,认定外伤性鼓膜穿孑l必须具备下列条
件:
1.耳部或头部外伤史,耳部外伤可伴有外耳损
伤,尤其挫伤;仅有头部外伤者须伴有颅骨骨折.且骨
折线波及鼓膜环沟。
2.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孑l的特点.穿孑l位于紧张
部,呈裂隙状,三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锐利,
附有血痂。对于受伤当时由于经治医生检查记录不
清,鉴定时检见穿孑l的形态符合中耳炎性穿孑l的案
例,在确定是否为外伤性穿孑 12全文查看l时有两点经验可供参
考:(1)注意对侧耳是否有中耳炎改变,因为外伤性穿
孑l多为单侧,而中耳炎性穿孑l多为双侧,可据此鉴定
穿孑l的性质;(2)拍乳突x线片,观察有无乳突炎改
变。因为乳突炎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
性发作时,炎症扩散到乳突气房,使粘膜或骨质化脓
坏死【3】。拍片时间应
在伤后1个月内才有鉴定意义,如
拍片距受伤时间过长,则不能排除外伤性穿孑l感染的
可能;(3)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孑l边缘增厚形状呈类
圆形或圆形,有的有分泌液。
3.鼓膜录像检查、该检查客观,真实可信,并可随
时为法医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4.凡有头面部外伤的病例,都应考虑到有否鼓膜
受损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自发生外伤后至认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时最好不超过3天,这有益于保持外伤性鼓膜穿孔的
特征性形态改变。曾有文献报道穿孔呈圆形或肾形,
此系非外伤所致.应注意。
三、外伤性鼓膜穿孔听力损失程度的判定
听力损失程度与穿孔的程度成正比,与穿孔部位
也有关系。国内曾有医院对若干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
者的听力图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听力呈传
导性聋,听力损失在中低频率(0.125 2 khz),存在气
骨导间距,平均听力损失28.8 dbhl。这部分患者鼓膜
穿孔的面积均小于全鼓膜面积1/3(又称鼓膜小穿
孔):另一部分患者听力则呈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
聋,其听力损失除中低频外.高频亦有损失(0.125
8khz均有损失),平均听力损失为43.1 dbhl,平均骨
导损失为33.3 dbhl,鼓膜穿孔的面积均大于全鼓膜
面积1/3以上(又称鼓膜大穿孔)。分析其原因,前者
主要伤及鼓膜,而后者不仅伤及鼓膜,还可能伤及听
骨链,引起听骨脱位及骨折,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迷路
挫伤或震荡.损害内耳。文献报道,轻度外伤性鼓膜穿
孔由于快速的中耳压力变化可使内耳出现纯音性聋
外,还伴有可逆的高频区4.8 khz感音性聋, 而重度
外伤性鼓膜穿孔则文献报道不多。
四、损伤程度评定的认定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外伤性鼓膜
穿孔属轻伤,由于外伤性鼓膜穿孔一般穿孔边缘为新
鲜创面,通过复合鳞状上皮增生移行长人,使穿孔缩
小、闭合,有自行修复能力,而且该修复能力与穿孔大
小、形状、穿孔部位、伤者年龄、乳突气化程度和治疗
方式有关。显然大穿孔较小穿孔需要较长的愈合时
间。依据lmho~r的计算,自行愈合所需时间范围为
1~6周。有人还发现,如果伤后10—15天仍无愈合征
- 59 ·
象,进一步的愈合将不会发生。随着穿孔时间的延长,
自愈的可能性将降低。笔者认为,鼓膜外伤性穿孔修
复愈合后.耳镜检查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客观指标提示
听力障碍,对于单纯性鼓膜穿孔,无继发感染,两个月
内自行愈合,愈合后听力在40 dbhl以下者评为轻微
伤。另外单纯性鼓膜外伤性穿孔伴有听骨链中断引起
的传导性聋,在鉴定实践中.电测听不能作为评定依
据,必须采用客观测听方法.以验证纯音测听结果是
否准确,并进行abr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听
力在41 dbhl以上者评定为轻伤。鼓膜外伤性穿孔后
继发感染听力客观检查在9l dbhl以上者可评定为
重伤。外伤性鼓膜穿孔经手术修补,听力恢复正常,可
考虑评定为轻伤。
笔者建议,由于鼓膜自身愈合能力较强,多由鼓
膜损伤后上皮细胞的核丝分裂加速引起.有人[4】曾通
过鼓膜切片发现伤后第一天的穿孔缘有白细胞和纤
维蛋白出现,72小时穿孔缘有白细胞堆积,而愈合则
发生于伤后5至7天。因此对鼓膜穿孔的鉴定.最好
在伤后不少于1个月后复查,再下结论,个别严重者
可推迟6个月后,以求稳妥准确。这是由于鼓膜小穿
孔多在3周左右自愈.而穿孔面积在25%以下多可在
3个月内愈合,继发感染者多在6个月后基本定型。
参考文献
[1] 萧轼之.耳气压性损伤[hi.见:萧轼之,胡振叶.创伤性耳鼻喉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3.57-69
[2] 史晓瑞.董民生.轻度外伤性鼓膜穿孔4-8khz频率区听力下降 .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6,20(3):162
【3] 董民生.耳外伤[a】.见:武汉医学院主编.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4.212
[4] 周章保.al~#f伤性鼓膜穿孔的早期修补[j】_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
学分,1983,7(1):6o
(收稿:2004—05—16) 12全文查看【关键词】鼓膜;穿孔;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4;r7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o1—0057—03
外伤性骨膜穿孑l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经常遇见,
如何与疾病性骨膜穿孑l及如何确定损伤程度,是法医
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作者对相关
的
案例进行收集、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及方法
对我所1997-2003年符合系列条件的案件进行
统计分析:
1.诊断外伤性鼓膜穿孔.有耳部明确的外伤史,
伤后不久即在医院检查,排除非外伤性鼓膜穿孔。
2.鉴定档案资料齐全。鉴定均依据相关急诊病历
及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原始检查记录,并有脑干听觉诱
发电位等客观听力测试报告佐证。
符合条件共318例。
结 果
一
、
一般情况
· 58 ·
318例中,男245例,女73例:平均年龄32.8岁
(16~57岁);均为单耳鼓膜穿孑l,其中左耳287例.右
耳31例
二、专科检查及致伤物
318例中293例为殴打所致,25例为交通事故.
致伤方式以手掌掴耳或拳击多见。293例中掌击耳部
217例(74%),拳击耳颞部39例(13_3%),足踩踢耳颞
部22例(7.5%)其他致伤物(木板、棍棒、砖头等)拍击
耳颞部15例(5。2%)
三、鼓膜穿孔部位及形状特点
穿孑l部位多位于紧张部,而以前下象限发生率最
高。穿孑l形态多呈裂隙状和三角形.穿孑l边缘锐利.周
边附有血痂,常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见表1,2。
表1 骨膜穿孔形态与患者的症状
表2 鼓膜穿孔部位发生率
讨论
一
、外伤致鼓膜穿孔的机制
鼓膜常受到损伤,其损伤发生率占耳病的0.4%~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108医院收治的外伤
病人中听力损伤的占5.8%,其中鼓膜穿孑l占36.7%.
每年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孑l发生率估计为1.4—8.6人/
10万。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间,其面积50~90 mm2.
厚约0.1 mm,呈椭圆形半透明膜,中央与锤骨柄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把外耳道的声波变成振动,经听骨链传
递入内耳。鼓膜因其菲薄而易受冲击波激烈震荡致破
裂,有人在尸体上实验发现,鼓膜受压36-36~52.52
kp的冲击波即可破裂,其破裂穿孑l多在中央部及前
下部,可能与该处紧张及中央部连听骨链有关,穿孔
多发生在负压期。穿孑l后可有耳痛、耳鸣、耳聋.部分
可有耳出血,听力下降一般较轻,在26 db左右【1】。纪
丽颖报道为46 dbh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鼓膜外伤穿孑l的机制因致伤原因的不同而异。本
组318例中256例为掌掴击、拳击耳部所致。其机制
为,当掌击或拳击耳部时,外耳道口被封闭,外耳道气
压形成高压,当压力超过鼓膜的弹性极限时.即可造
成鼓膜穿孑l。实验研究发现,当鼓膜受压2.25 k/cm2
的压力时,可使其破裂,在6.75 k/cm 的压力下.将使
50%成人的鼓膜发生穿孑l。【1】本组有6例因颅骨外伤
骨折波及鼓膜环沟处直接导致鼓膜紧张部的撕裂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认定
这法医学鉴定中尤为重要。鼓膜穿孑l有外伤性与
非外伤性的区分,而非外伤性鼓膜穿孑l又以中耳炎性
穿孑l最常见,两者鉴别主要依据穿孔形态的观察。新
鲜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根据穿孔形态特点来鉴别比较
容易。但在实际检验鉴定工作中,法医检验常常不会
在伤后立即进行,甚至在伤后几十天或几个月后才进
行检查,有的穿孑l已愈合。有的小裂隙穿孑l愈合后没
有任何可见的改变,还有的案例在鉴定前鼓膜穿孔已
继发感染,与中耳炎穿孑l无多大区别。显然.医院原始
病历记录和伤后治疗记录对认定是否为外伤性鼓膜
穿孑l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有时甚至是惟一的依据。
作者考虑,认定外伤性鼓膜穿孑l必须具备下列条
件:
1.耳部或头部外伤史,耳部外伤可伴有外耳损
伤,尤其挫伤;仅有头部外伤者须伴有颅骨骨折.且骨
折线波及鼓膜环沟。
2.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孑l的特点.穿孑l位于紧张
部,呈裂隙状,三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锐利,
附有血痂。对于受伤当时由于经治医生检查记录不
清,鉴定时检见穿孑l的形态符合中耳炎性穿孑l的案
例,在确定是否为外伤性穿孑[]l时有两点经验可供参
考:(1)注意对侧耳是否有中耳炎改变,因为外伤性穿
孑l多为单侧,而中耳炎性穿孑l多为双侧,可据此鉴定
穿孑l的性质;(2)拍乳突线片,观察有无乳突炎改
变。因为乳突炎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
性发作时,炎症扩散到乳突气房,使粘膜或骨质化脓
坏死【3】。拍片时间应
在伤后1个月内才有鉴定意义,如
拍片距受伤时间过长,则不能排除外伤性穿孑l感染的
可能;(3)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孑l边缘增厚形状呈类
圆形或圆形,有的有分泌液。
3.鼓膜录像检查、该检查客观,真实可信,并可随
时为法医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4.凡有头面部外伤的病例,都应考虑到有否鼓膜
受损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自发生外伤后至认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时最好不超过3天,这有益于保持外伤性鼓膜穿孔的
特征性形态改变。曾有文献报道穿孔呈圆形或肾形,
此系非外伤所致.应注意。
三、外伤性鼓膜穿孔听力损失程度的判定
听力损失程度与穿孔的程度成正比,与穿孔部位
也有关系。国内曾有医院对若干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
者的听力图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听力呈传
导性聋,听力损失在中低频率(0.125 2 khz),存在气
骨导间距,平均听力损失28.8 dbhl。这部分患者鼓膜
穿孔的面积均小于全鼓膜面积1/3(又称鼓膜小穿
孔):另一部分患者听力则呈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
聋,其听力损失除中低频外.高频亦有损失(0.125
8khz均有损失),平均听力损失为43.1 dbhl,平均骨
导损失为33.3 dbhl,鼓膜穿孔的面积均大于全鼓膜
面积1/3以上(又称鼓膜大穿孔)。分析其原因,前者
主要伤及鼓膜,而后者不仅伤及鼓膜,还可能伤及听
骨链,引起听骨脱位及骨折,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迷路
挫伤或震荡.损害内耳。文献报道,轻度外伤性鼓膜穿
孔由于快速的中耳压力变化可使内耳出现纯音性聋
外,还伴有可逆的高频区4.8 khz感音性聋, 而重度
外伤性鼓膜穿孔则文献报道不多。
四、损伤程度评定的认定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外伤性鼓膜
穿孔属轻伤,由于外伤性鼓膜穿孔一般穿孔边缘为新
鲜创面,通过复合鳞状上皮增生移行长人,使穿孔缩
小、闭合,有自行修复能力,而且该修复能力与穿孔大
小、形状、穿孔部位、伤者年龄、乳突气化程度和治疗
方式有关。显然大穿孔较小穿孔需要较长的愈合时
间。依据lmho~r的计算,自行愈合所需时间范围为
1~6周。有人还发现,如果伤后10—15天仍无愈合征
- 59 ·
象,进一步的愈合将不会发生。随着穿孔时间的延长,
自愈的可能性将降低。笔者认为,鼓膜外伤性穿孔修
复愈合后.耳镜检查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客观指标提示
听力障碍,对于单纯性鼓膜穿孔,无继发感染,两个月
内自行愈合,愈合后听力在40 dbhl以下者评为轻微
伤。另外单纯性鼓膜外伤性穿孔伴有听骨链中断引起
的传导性聋,在鉴定实践中.电测听不能作为评定依
据,必须采用客观测听方法.以验证纯音测听结果是
否准确,并进行br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听
力在41 dbhl以上者评定为轻伤。鼓膜外伤性穿孔后
继发感染听力客观检查在9l dbhl以上者可评定为
重伤。外伤性鼓膜穿孔经手术修补,听力恢复正常,可
考虑评定为轻伤。
笔者建议,由于鼓膜自身愈合能力较强,多由鼓
膜损伤后上皮细胞的核丝分裂加速引起.有人[4】曾通
过鼓膜切片发现伤后第一天的穿孔缘有白细胞和纤
维蛋白出现,72小时穿孔缘有白细胞堆积,而愈合则
发生于伤后5至7天。因此对鼓膜穿孔的鉴定.最好
在伤后不少于1个月后复查,再下结论,个别严重者
可推迟6个月后,以求稳妥准确。这是由于鼓膜小穿
孔多在3周左右自愈.而穿孔面积在25%以下多可在
3个月内愈合,继发感染者多在6个月后基本定型。
参考文献
[1] 萧轼之.耳气压性损伤[hi.见:萧轼之,胡振叶.创伤性耳鼻喉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3.57-69
[2] 史晓瑞.董民生.轻度外伤性鼓膜穿孔4-8khz频率区听力下降 .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6,20(3):162
【3] 董民生.耳外伤[】.见:武汉医学院主编.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4.212
[4] 周章保.l~#f伤性鼓膜穿孔的早期修补[j】_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
学分,1983,7(1):6o
(收稿:2004—05—16)【关键词】鼓膜;穿孔;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4;r7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o1—0057—03
外伤性骨膜穿孑l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经常遇见,
如何与疾病性骨膜穿孑l及如何确定损伤程度,是法医
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作者对相关
的
案例进行收集、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及方法
对我所1997-2003年符合系列条件的案件进行
统计分析:
1.诊断外伤性鼓膜穿孔.有耳部明确的外伤史,
伤后不久即在医院检查,排除非外伤性鼓膜穿孔。
2.鉴定档案资料齐全。鉴定均依据相关急诊病历
及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原始检查记录,并有脑干听觉诱
发电位等客观听力测试报告佐证。
符合条件共318例。
结 果
一
、
一般情况
· 58 ·
318例中,男245例,女73例:平均年龄32.8岁
(16~57岁);均为单耳鼓膜穿孑l,其中左耳287例.右
耳31例
二、专科检查及致伤物
318例中293例为殴打所致,25例为交通事故.
致伤方式以手掌掴耳或拳击多见。293例中掌击耳部
217例(74%),拳击耳颞部39例(13_3%),足踩踢耳颞
部22例(7.5%)其他致伤物(木板、棍棒、砖头等)拍击
耳颞部15例(5。2%)
三、鼓膜穿孔部位及形状特点
穿孑l部位多位于紧张部,而以前下象限发生率最
高。穿孑l形态多呈裂隙状和三角形.穿孑l边缘锐利.周
边附有血痂,常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见表1,2。
表1 骨膜穿孔形态与患者的症状
表2 鼓膜穿孔部位发生率
讨论
一
、外伤致鼓膜穿孔的机制
鼓膜常受到损伤,其损伤发生率占耳病的0.4%~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108医院收治的外伤
病人中听力损伤的占5.8%,其中鼓膜穿孑l占36.7%.
每年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孑l发生率估计为1.4—8.6人/
10万。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间,其面积50~90 mm2.
厚约0.1 mm,呈椭圆形半透明膜,中央与锤骨柄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把外耳道的声波变成振动,经听骨链传
递入内耳。鼓膜因其菲薄而易受冲击波激烈震荡致破
裂,有人在尸体上实验发现,鼓膜受压36-36~52.52
kpa的冲击波即可破裂,其破裂穿孑l多在中央部及前
下部,可能与该处紧张及中央部连听骨链有关,穿孔
多发生在负压期。穿孑l后可有耳痛、耳鸣、耳聋.部分
可有耳出血,听力下降一般较轻,在26 db左右【1】。纪
丽颖报道为46 dbh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鼓膜外伤穿孑l的机制因致伤原因的不同而异。本
组318例中256例为掌掴击、拳击耳部所致。其机制
为,当掌击或拳击耳部时,外耳道口被封闭,外耳道气
压形成高压,当压力超过鼓膜的弹性极限时.即可造
成鼓膜穿孑l。实验研究发现,当鼓膜受压2.25 kg/cm2
的压力时,可使其破裂,在6.75 kg/cm 的压力下.将使
50%成人的鼓膜发生穿孑l。【1】本组有6例因颅骨外伤
骨折波及鼓膜环沟处直接导致鼓膜紧张部的撕裂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认定
这法医学鉴定中尤为重要。鼓膜穿孑l有外伤性与
非外伤性的区分,而非外伤性鼓膜穿孑l又以中耳炎性
穿孑l最常见,两者鉴别主要依据穿孔形态的观察。新
鲜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根据穿孔形态特点来鉴别比较
容易。但在实际检验鉴定工作中,法医检验常常不会
在伤后立即进行,甚至在伤后几十天或几个月后才进
行检查,有的穿孑l已愈合。有的小裂隙穿孑l愈合后没
有任何可见的改变,还有的案例在鉴定前鼓膜穿孔已
继发感染,与中耳炎穿孑l无多大区别。显然.医院原始
病历记录和伤后治疗记录对认定是否为外伤性鼓膜
穿孑l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有时甚至是惟一的依据。
作者考虑,认定外伤性鼓膜穿孑l必须具备下列条
件:
1.耳部或头部外伤史,耳部外伤可伴有外耳损
伤,尤其挫伤;仅有头部外伤者须伴有颅骨骨折.且骨
折线波及鼓膜环沟。
2.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孑l的特点.穿孑l位于紧张
部,呈裂隙状,三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锐利,
附有血痂。对于受伤当时由于经治医生检查记录不
清,鉴定时检见穿孑l的形态符合中耳炎性穿孑l的案
例,在确定是否为外伤性穿孑 12全文查看
延伸阅读:
外伤性鼓膜穿孔面积测定方法及41例分析【摘要】目的 探索外伤性鼓膜穿孔面积大小的测量方法并分析41例病例。方法 用图像分析软件photoshop分析耳内 窥镜获得的外伤穿孔鼓膜照片,计算穿孔与鼓膜面积比例并分析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