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读后感]笔者闲暇的时候喜欢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 《菜根谭》...+阅读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延伸阅读: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读后感 (一) 好久没有写了,其实想写的东西很多。还是太懒, 最近的床头书是《菜根谭》(明朝洪应明著),就谈点读后感,先聊这“欲擒故纵宽之自明”。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
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 (一)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
中国经典《菜根谭》读书笔记《菜根谭》读书笔记一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他的名作是《菜根谭》,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人评为处事三大奇书。不过,就文学的艺术而论,其余...